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内容摘要:股指期货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可以加强资源配置效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规避风险、套期保值,另外还有价格发现等功能。

而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内幕交易,欺骗客户,操作市场等行为仍层出不穷。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进行浅析,找出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股指期货、现状、证券市场一、股指期货简介股指期货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指在交易所进行的以某一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割结算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种,其交易流程与其他期货品种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买卖的标的是经过统计处理的股票价格指数,所以它又与股市密切相关。

由于股指期货的价格是股票指数乘以一个确定的数值,其最人的特点就是可以做空。

因此,对于投资股票的机构和个人而言,当大盘走低的时候,可以通过抛空股指期货有效的套期保值。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种,本身具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等功能,对资本市场的完善也有积极的作用。

股指期货的特征:第一,交易对象为标的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而非股票。

商品期货交易的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商品,而股指期货交易的则是无形的股票价格指数,从而可以节省仓储费等。

第二,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具有高杠杆性。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期货,与一般的期货交易一样,采用保证金制。

投资者只需交纳合约金额的10%,就可以买入股指期货,这样就产生了高杠杆效应。

当投资者对股市未来走势预测准确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但是,如果对股市走势预测错误,其损失也是巨大的。

尤其在我国,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最少要50万,这种大额交易使得获利或损失额更大。

第三,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

股票市场上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构建投资组合消除,而系统性风险一般很难通过投资组合消除和降低。

股指期货可以同时规避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一方面,股指期货以一组股票的价格为标的,从而实现了用投资组合的方式规避非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股指期货以合约的方式确定未来某一天股票的价格,这样当股价因系统性风险而波动时,投资者就可以用期货市场上的收益来弥补现货市场上的损失。

第四,可以进行套期保值。

股票价格与股票价格指数是同方向、同幅度变动的。

基于这一原理,若投资者想在将来某一天买入股票,但又担心未来股价上涨,就可以在现在买入股指期货,当股价真的上涨时,可以用期货市场的收益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若投资者想在将来某一天卖出股票,但又担心未来股价下降,其可以在现在卖出股指期货以实现套期保值。

另外,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工具,提高了股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减轻集中抛售对股市价格的冲击,有利于稳定股市。

二、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发展历程及其推出原因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准备与试办(1987-1993年)、治理与整顿(1993-2000年)、规范发展(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

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

随着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大升大降等一系列难题。

这时,能否借助市场机制,提供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价格信号,防范价格变动风险(构建保值机制)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

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92年1月18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开业,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

到1993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将近1000家,我国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的发展局面。

第二阶段:治理与整顿阶段。

1993年11月和1998年8月,国务院先后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

最终,50多家交易所被压缩合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交易品种也减少为12种,经过重新登记与整顿、淘汰,关闭了大批不合格的期货经纪公司。

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

2001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方针,为我国期货市场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画上了句号。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

该文件对期货经纪公司的性质、内部治理结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并提出要把期货经纪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修订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该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商品期货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并将“期货经纪公司”改为“期货公司”。

2000年以后,我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和成交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三家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从 2000年的6个增加到2009年的19个。

2006年9月8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

这对投资者开辟更多的投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出金融期货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

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原因:首先,方便投资者规避风险。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具有市场波动幅度大、整体风险高等特点。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系统性风险的比例很高,约占整个证券市场风险的65%。

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必须以股指期货作为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其次,股指期货是资本市场交易机制多元化的必然产物。

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是单一做多的运行模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

单一做多的交易机制越来越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我同资本市场面临着规避风险方式匮乏,无法通过做空来对冲风险的现实。

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其根本影响在于引入了做空机制,这将改变过去单一做多的股市运行模式。

通过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可以很好的对风险进行对冲操作,同时更为准确地把握股票的价值,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创造一个更健康的股票投资环境。

第三,股指期货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的必然产物。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期货是整个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完善资本市场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显著。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已经有了较深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由此对金融衍生品的强烈需求是极不对应的。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康,但是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因此,沪深300股期货合约的上市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迈出的成功一步。

与此同时,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也必须推出股指期货。

进行金融宏观调控,必须具备足够多的且强有力的市场调控手段和工具,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政府动用巨资充分利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价格的联动规律,对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实施组合运用,这是香港政府市场干预策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凶。

因此,股指期货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机制。

三、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尝试推出以我国股市为标的的期货,如以中国公司在香港和国外所发行的股票和其他权益类证券为标的的股指期货,新加坡推出的以内地股票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新加坡新华富时中国A50股票指数期货。

今年我国酝酿已久的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终于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

作为我国期货市场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市场人士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更好的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然而也不免有些许的担心,鉴于我国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部门对其缺乏管理经验等等现实因素,股指期货的问世也可能导致一些不利的影响。

我国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的问世对我们股市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我们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别探析。

(一)影响的积极方面第一,有利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培育。

上文提及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一大动因是为了调整证券市场的主体结构。

一个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应该是以机构投资作为主流。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散户主导的现状,我国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保险基金,三类企业纷纷入市。

股指期货的开设将为这些机构提供低成本的避险渠道和资产组合调整手段,有利于其多元化发展和证券市场的稳定。

而散户投资者将逐步加入投资基金,增加持股的种类和数目,从而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机构化进程。

第二,有利于推动股票现货市场的发展。

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投资者拥有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这将大大增强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的信心和热情。

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尤其是一些机构的入驻市场,有利于提高股市现有的规模和流动性。

与此同时,期货投资者将为市场带来大量的资金。

由于这些投资者会通过股票市场的交易行为来影响股指期货价格,这在期货到期日将表现得尤为明显。

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市场交易量的同步上升,会促进两个市场的活跃度的提高,形成股市和期货交易量双向推动发展的态势。

第三,为投资者提供双向盈利机会。

在股指期货开设之前,我国股市投资者只有在股价大盘上升的时候才能盈利,如果大盘下跌就会被套或者损失惨重。

这是由于我国股市缺乏做空机制。

而股指期货的启动正式弥补了这一不足,提供投资者必要的对冲产品,在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建立起一种盈亏冲抵机制,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实现锁定成本,稳定收益。

股指期货启动之后,投资者不仅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使得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均有可能获利。

(二)影响的消极方面虽然股指期货已经酝酿多年,但是作为我国新兴推出的期货品种,我国的监管部门对其风险控制方面经验尚浅。

加之我国金融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客观凶素,可能产生各种风险,如交割风险,结算风险等等,影响市场的有效性和股指期货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由于股指期货本身存在着的杠杆效应,即交易者只需交付期货合约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通常为5%-10%)即可进行交易。

这种以小搏大的交易方式也容易引起投机者的兴趣,利用股指期货作为工具进行投资,引发过度投资,即投机。

然而中小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抵御风险是有限的,过度投资必然影响证券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除此以外,有些学者还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加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积聚风险。

金融产品日益多元化的市场,市场操纵风险也随之加大。

这些可能存在的消极方面影响和危险都需要我们仔细检查,防范于未然。

四、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及思考上文对我国股指期货的问世对我国证券市场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浅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