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No.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No.2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
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
——郭应祥《传言玉女》
No.3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贾谊《吊屈原赋》
No.4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
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王迈《念奴娇》
No.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No.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
No.7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
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
——黄公绍《潇湘神》
No.8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杨无咎《蓦山溪》
No.9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王充《满江红》
No.1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杜甫《端午日赐衣》
【篇二】
No.1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
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
骚人洒墨香浓。
幽情要眇,雅调惺松。
——赵以夫《芰荷香》No.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No.3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文天祥《端午》No.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
No.5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张耒《端午》
No.6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许文通《端阳采撷》
No.7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范成大《如梦令》
No.8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
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No.9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
无雨。
不比寻常端午。
——陈三聘《如梦令》
No.10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文天祥《端午感兴》
【篇三】
No.1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No.2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六幺令》No.3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
——文天祥《端午感兴》
No.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竞渡诗》
No.5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苏轼《少年游》
No.6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张榘《念奴娇》
No.7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陈子龙《五日》
No.8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No.9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
莫忡忡。
——姜夔《诉衷情》
No.10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文天祥《端午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