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取水工程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过滤器类型的选择: A、松散含水层——颗粒大小及分选程度; B、基岩含水层(带)——基岩的稳固程度、裂隙、孔隙中 疏松充填物的粒度和分选性
要求:钢管一段不受井深限制,铸铁和钢筋混凝土管的应用深度一般
不能大于150~200m。 直径:井管的应按水泵类型、吸水管外形尺寸等确定,其内径一般应 大于水泵下部最大外径lOOmm。 分类:异径井管和同径井管两类。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1.1管井构造
(3)过滤器 过滤器的作用、组成与类型 作用:是保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延长使用年限。 组成:过滤器由过滤骨架和过滤层组成。 过滤骨架分类:管型和钢筋型。 按管型分类:按其上孔眼的特征又分为圆孔及长条 (缝隙)型两种。 过滤层:分布于骨架外,有缠丝和滤网及砾石充填层等种类,它和 不同骨架组成各种类型的过滤器。
1.1管井构造 (1)井室 作用:安装水泵,并维护其正常运行。 水泵类型:深井泵、潜水泵和卧式水泵。 井室的形式:地上式、地下式。
第六章 取水工程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1.1管井构造
(2)井管(井壁管) 材料:钢、铸铁、钢筋混凝土、石棉水泥、塑料等材料制成。
选择时,既要充分考虑能否满足长期持续稳定开采的需 水要求,也要考虑它的地质环境和利用条件。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一、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一)、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1.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1)首选条件:取水地段含水层的富水性。
(2)其次:补给条件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一、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一)、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4)避开易于使水井淤塞、涌砂或水质长期混浊的 沉砂层和岩溶充填带;
(5)在滨海地区,应考虑海水入侵对水质的不良影 响,为减少垂向污水入渗的可能性,最好选在含 水层上部有稳定隔水层分布的地段。 (6)此外,水源地应选在不易引发地面沉降、塌陷、 地裂等有害地质作用的地段。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一、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一)、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1.1管井构造 定义:俗称机井,是地下水构筑物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适 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
分类:按其过滤器是否贯穿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 完整井。 组成:通常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2. 水源地的地质环境 (1) 新建水源地应远离原有的取水点或排水点,减少相 互干扰。 (2) 为保证地下水的水质,水源地应选在远离城市或工 矿排污区的上游; (3) 远离已污染(或天然水质不良)的地表水体或含水层 的地段;
第六章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2. 水源地的地质环境
一、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关键是确 定取水地段的位置与范围;对于小型分散供水,则是确 定水井的井位。它关系到建设投资,也关系到是否能保 证水源地长期的经济和安全运转,以及避免产生各种不 良的环境地质问题。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一、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一)、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一、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二)、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
(1)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
(2)但在基岩山区,由于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水井布 置主要取决于强含水裂隙带及强岩溶发育带的分布 位置; (3)此外,布井地段的地下水水位埋深及上游有无较大
的汇水补给面积,也是必须考虑的条件。
第五章 水资源开发工程
取水工程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 要组成分。本章将就水源特征、取水点的布 置原则、取水构筑物的类型、结构及取水量 计算给予讨论。
第五章 水资源开发工程
地表水资源供水特征与水源选择 地表水取水工程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第六章 取水工程
第二节 地下水开发工程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类型: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和水平渗渠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各种类型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
(1)管井——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300m以内,最深可达 1000m以上; (2)大口井——广泛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
成一定级配关系的砾石层,以人工反滤层加大井管外围的渗透性 能,其过滤器骨架的进水孔尺寸应等于所填砾石的平均粒径,它
适用于各种砂、砾、卵石含水层,是最好的一种过滤器。
D、笼状砾石过滤器和筐状砾石过滤器,用于井径较大的浅井。 E、 贴砾过滤器,用胶结材料将规定级配的石英砂粘。结在穿孔骨架 上制成,具良好的透水、滤水性,对解决粉、细颗粒的涌砂和深 井填砾不匀效果较好。
3.水源地的经济、安全性和扩建前景
(1)在满足水量、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为节省建设投资,水源地 应靠近用户、少占耕地; (2)为降低取水成本,应选在地下水浅埋或自流地段; (3)河谷水源地要考虑水井的淹没问题; (4)人工开挖的大口井取水工程,要考虑井壁的稳固性。
(5)当有多个水源地方案可供比较时,未来扩大开采的前景条件,
(3)辐射井——用于汲取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浅层地下水,它比大口井效率高,
但施工难度大。 (4)复合井——常常用于同时集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 压水。在一些需水量不大的小城镇和不连续供水的铁路给水站中被较多 地应用。 (5)渗渠——主要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 流河床下的地下水,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应用较多。 第六章 取水工程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A、 缠丝过滤器:效果好,制作简单、耐用,适用于颗 粒较粗的岩石与各种基岩。 B、 滤网过滤器:阻力大、易堵塞腐蚀,逐渐被填砾过 滤器取代
第六章 取水工程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管井
C、填砾过滤器:是可以上各种过滤器为骨架,用填与含水层颗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