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八 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蛋白质(14)
实验八 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蛋白质(14)
实验步骤
1、洗净玻璃板,蒸馏水冲洗3遍,吹干并安装电泳槽。 3、制作12%分离胶。按下表中所列顺序加试剂,轻轻摇 匀,加入两块玻璃板间。 4、用1mL蒸馏水封住分离胶液面,室温聚合约15min, 至分离胶与水之间出现一条清亮的分界线,倒掉水层,用 滤纸条吸干残余的水。 5、倒出水并用滤纸吸干,配好5%浓缩胶,轻轻摇匀,加 入浓缩胶,迅速插入样梳,静置约20分钟。
第二部分 SDS-PAGE检测目标蛋白
实验目的
掌握SDS-PAGE检测蛋白分子量原理
和方法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SDS按1:1.4比例形成复合物,消除了 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
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分子大小。 在15-200KD之间,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 数呈线性关系:
亲 和 层 析 原 理
GST亲合层析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26kd,与谷胱 甘肽GSH特异结合) GSH作为配体,共价结合在葡聚糖上, (Sepharose 4B) GST融合目标蛋白 葡聚糖上的GSH与GST融合蛋白结合 用还原型GSH洗脱GST融合蛋白
GSH- Sepharose 4B
亲和层析 分离纯化目标蛋白
实验目的
掌握GST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目标蛋白的原 理和实验方法(第一部分) 掌握SDS-PAGE检测目标蛋白原理和方法 (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GST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目标蛋白
亲和层析原理
生物大分子与配体特异非共价可逆结合
酶-底物 酶-底物类似物(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抗体-抗原 激素-受体 外源凝集素-多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 核酸-互补核苷酸序列(Oligo-dT)
实验试剂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 兔磷酸化酶B MW=97400 牛血清白蛋白 MW=66200 兔肌动蛋白 MW=43000 牛碳酸酐酶 MW=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 MW=20100 鸡蛋清溶菌酶 MW=14400
30%丙烯酰胺(Acr) 10%SDS 1.0mol/L pH8.8 Tris-HCl缓冲液 1.0mol/LpH6.8Tris-HCl缓冲液 10%过硫酸铵(AP)(现配现用) TEMED(四甲基乙二胺) 2样品缓冲液 10电极缓冲液母液(pH8.3) 染色液
样品制备
待纯化蛋白:GST标记的纤维素酶 来源:重组大肠杆菌 提取方法:超声波破细胞释放GST-纤维素酶 条件:超声处理3秒,间歇5秒,共15分钟。 4000rpm离心5分钟,取上清(混合蛋白质溶液) 上柱。
SDS-PAGE样品制备
1号样: 过柱前的蛋白溶液25uL,加5uL 5X上 样缓冲液。 2号样: 洗脱的蛋白溶液(2号管)25uL,加5uL 5X上样缓冲液。 3号样: 洗脱的蛋白溶液(3号管)25uL, 加5uL 5X上样缓冲液。 点样前沸水中加热3-5min。
※水封的目的是为了使分离胶上沿平直,并排除气泡。 ※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样梳需一次平稳插入。梳口处不得有气泡,梳底需水平。
12%分离胶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 (29:1) 1.5M Tris-HCl(pH8.8) 10% SDS TEMED(加速剂) 10% APS(催化剂,最后加) 总体积
实验步骤
6、将胶板放入电泳槽,加入1×Tris-Gly电泳缓冲液,拔掉梳子, 液面应该完全没过电极。
7、点样(Marker和待测蛋白样,加入样品缓冲液)每个点样孔点 30ul样品,每板胶点5ul Marker。
加样前,样品在沸水中加热3分钟,以除掉亚稳态聚合
8、80V电泳20min,等蛋白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调节到120V;
GSH- Sepharose 4B
GSH- Sepharose 4B
实验步骤
一、装GST柱
1、清洗和装好层析柱,封闭出口。 2、加入2 mL PBS。 3、取1 ml GSH- Sepharose 4B填料,加入 柱子中。 4、打开柱子出口,使PBS缓慢流出。
注意:始终保持柱内的液面高于填料
logMW=K-bm
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 胶浓度相同。 电荷、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 缓冲液离子成分、pH、 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
浓缩效应
(三个不连续性) 1、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2种孔径的凝胶)
2、缓冲液离子成分及pH值的不连续性(2种缓冲体系,3 种pH):浓缩胶,pH6.8,蛋白质分子的迁移率比Cl- 低, 比Gly高。 3、电位梯度不连续性:快离子( Cl- )后面形成高电位 梯度区,慢离子(Gly)前面形成低电位梯度区,高电位 梯度和低电位梯度之间的地方,形成一个稳定而不断向阳 极移动的界面,蛋白质分子在界面处浓缩成一个狭小的中 间层。
12%分离胶
2.5 mL 3.0 mL 2.0 mL 75 uL 10 uL 75 uL 7.5 mL
5%浓缩胶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 (29:1) 1M Tris-HCl(pH6.8) 10%SDS TEMED 10%AP(最后加) 总体积 5% 1.7 mL 0.43 mL 0.31 mL 25 uL 10 uL 25 uL 2.5 mL
二、纯化目的蛋白
1、用5 ml PBS缓冲液洗柱床,重复3遍。
2、将混合蛋白质溶液加到柱子中。 3、用5 ml PBS缓冲液洗柱子,重复3遍。 4、加入1ml 洗脱液。 5、用1.5 mL离心管收集洗脱液,每管收集 0.2ml(约4滴)。 6、PBS 缓冲液洗柱子3遍,关闭出口。 7、将第2管和第3管用于目的蛋白的检测。
9、溴酚蓝接近胶底部时,关闭电源。电泳结束
10、撬开玻璃板,将凝胶做好标记, 放在塑料盒内,加入染色液, 染色30min左右。 11、染色后的凝胶用蒸馏水煮沸脱色。
实验结果分析
绘制标准曲线:log MW Fra bibliotek K - bm
蛋白质区带中心至分离胶上沿距离 相对迁移率= 溴酚蓝至分离胶上沿距离 以每个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数作纵坐标,相对迁移 率作横坐标,作标准曲线,然后在计算出待测蛋白的迁 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