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德育实践报告
调研内容: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大学生德育实践报告——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建议我国特殊儿童现状:
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残疾人口5164万,其中0-18岁的残疾儿童数量为1074万,0-14岁的残疾儿童有817.5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1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总数306474人,其中视力残疾43127人,听力残疾54226人,智力残疾87972人,肢体残疾66433人,精神残疾17178人,多重残疾37538人。
我国的自闭症儿童数量则达到了100多万,也不容小视。
特殊儿童已是社会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帮助,尤其重要的是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的教育关乎社会和民族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
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与关注不够。
2.政府与社会对小型特殊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3.特殊儿童检测机构的不完善。
4.特殊儿童就读普通学校的政策及具体教育方法还需要改善。
5.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配备急需改善。
6.特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中西部地区比较缺乏。
7.许多残疾儿童的家长,知识水平较低,缺乏维护残疾儿童受教
育权利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调查目的: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到特殊儿童的世界,关心特殊儿童的教育,督促特殊儿童教育场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且尊重、帮助特殊儿童。
调查方式:
以调查星为工具发布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地址链接发布到各种类型的QQ群(如:70后聊天群(428471085),80后的天空(280731984),90后(433342560)等等),贴吧(大学吧,李毅吧,80后吧等等),共有587个人参与调查。
调查问卷:
Q1:您的性别?
Q2:您的文化程度?
Q3:您的年龄阶段?
Q4:您身边是否存在特殊儿童?
Q5:您是否了解特殊儿童教育?
Q6:您所在城市是否存在特殊教育学校?
Q7:您是否支持特殊儿童教育场所的建设?
Q8:您是否愿意为建设特殊儿童教育场所捐款?
Q9:(可选)您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建议和意见?
调查结果:
年龄阶段 15--25 26--35 36--45 45++
年龄占比
15% 46% 37% 2% 了解特殊儿童教育
10% 27% 51% 60% 支持特殊儿童教育场所的建设
90% 98% 97% 92% 愿意为建设特殊儿童教育场所捐款
65% 76% 79% 80%
转换为更加直观的图表:
0%
20%
40%60%80%
15--2526--3536--4545++
是否了解特殊儿童教育
年龄阶段了解/百分比
调查结果表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人对于特殊儿童及其教育的了解程度不高,这与社会氛围有关。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非常支持特殊教育设施的建设,并且愿意为其捐款,恰恰说明人们对特殊儿童还是非常关心的,只是没有机会及时了解到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加深人们对于特殊儿童及其教育的了解,引导人们加入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列中来,也使政府更加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使特殊儿童拥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特殊教育面临问题及处理:
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
加强普法执法与管理:从《宪法》到《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无一不渗透着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而当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说明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理顺特师生就业体制:大陆目前仅有4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50人)、两所大专层次特教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不到400人),另一方面,由于特师生就业体制问题,许多特师毕业生到特教机构就业难,从而造成许多专业人员流失。
为了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需要,国家诸多相关法令明文要求在普通师范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但目前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屈指可数的几个师范学校在实行。
特殊教育服务需面向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现今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还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如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儿童、情绪情感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行为困扰儿童、品行问
题儿童、纪律问题儿童、交往障碍儿童、身体病弱儿童、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等也需要特殊的帮助。
提高现有特殊教育的办学质量:残疾儿童解决了入学问题不等于是受到了适合其身心特点与需要的教育,目前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不仅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存在较多问题,而且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亟待改进。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特别是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办一定数量的满足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学校;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质量,壮大师资队伍;组织专门的教材编写小组,设计与当前社会状况相适应的残疾儿童专用教材。
重视家长参与的权利。
以家长为依托,辐射带动特殊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立法。
地方各级残联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在特殊儿童家长中普及特殊儿童教育常识和法律常识,定期组织特殊儿童家长交流会,形成特殊儿童家长团体,共同参与有关特殊儿童教育的各项决策。
全社会关注参与特殊教育工作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因为特殊教育是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枣它是该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保健、康复、社会保障、福利等水平的窗口,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得不正视他们、关注他们。
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标志。
20世纪中期以来,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能否给予特殊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也成了一个国家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关注每一个特殊儿童,给予每一个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二)特殊教育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特殊儿童中,有80%是属于轻度残疾的儿童,特殊教育能开发他们的潜能,补偿他们的缺陷,能让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掌握知识,学到生存的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而中重度的特殊儿童,在接受适当的教育与训练以后,也能做到生活自理,从而减轻对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减少抚养他们的经费。
(三)特殊教育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特殊教育工作者会努力营造有利于特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他们尊重每一个儿童,对每一个特殊儿童都会满怀期待和信心,这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发展。
特殊儿童的教师,要具备诊断鉴定儿童障碍程度、评估儿童学习水平、设计教育方案的能力;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儿童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者,还要帮助特殊儿童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特殊儿童的教师不仅需要知道应该给他们传授什么知识,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更要知道针
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完成教育任务。
特殊儿童的教师面对的都是不同的个体、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手段、教育措施能适合所有的学生,需要不断研究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适应特殊教育的要求,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有效地展开。
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结语:
特殊儿童,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
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主流社会,需要家长的努力,需要老师的教育,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有人的帮助。
特殊儿童是我们群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
虽然他们在心理上或者在身体上,与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爱护,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特殊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天真好动的天性,纯真无邪的话语,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天使。
只不过他们由于先天的缺陷,有时候不能够很快的理解我们惯用的表达方式,不能够很快的接受我们认为很简单的知识,不能够很快的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恰当方式。
我们应该给他们多一份耐心,多一点关爱。
中国的特殊教育只是刚刚起步,今后中国特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