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 疾病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性和发展性等风险的共性。
也有区别于其他风险的特性:①疾病风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②疾病风险补偿方式的不确定性;③
疾病风险的群体性的社会性;
2.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①保险的性质不同;②保险对象不同;③保险关系不同;④保险费的负担程度不同;⑤保险金的给付及其标准不同;
3. 社会医疗保险的性质:福利性、强制性、经济性和公益性。
4. 社会医疗保险的特征:
1) 社会医疗保险对象的普遍性;
2) 社会医疗保险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3) 社会医疗保险赔付的短期性和经常性;
4) 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形式的多元性;
5) 社会医疗保险费测算的复杂性;
5. 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
(一)基本功能:①稳定社会生活;②再分配功能;③扩大有效需求;④保障社会生产;
(二)特殊功能:①保障居民健康;②规范卫生服务供方和需方的行为;③促进医疗
卫生服务社会化;
6.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基本构成:①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②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③医疗机构和药店;④政府;
7. 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①逆向选择;②“道德损害”;③风险选择;④三角交换关系;
8. 社会医疗保险评价的原则:①全局性原则;②客观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④可操作性原则;⑤公平性原则;⑥效率性原则;
9. 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P261
1)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2)“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3)“有-无”政策对比分析;
4)“对照组-实验组”对比分析;
10.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
1)减轻国家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2)减轻个人医疗负担:
3)调节社会及个人收入分配:
4)满足更大范围不同人群的需要;
11.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①性质不同;②作用不同;③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④待遇水平不同;⑤立法范畴不同;
(二)联系:①两者目标相同,都是旨在保护人群的健康,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解除参保者的后顾之忧;②两者都是运用大数法则原理来分散疾病风险所造成
的经济损失;③两者费用的支付都遵循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订的“两个定
点机构”和“三项基本目录”的要求来支付医疗服务费用;④筹资原则相同,
都采用单位和个人共同付费原则;12.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原则:①相对自愿性原则;②补充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针对
性原则;⑤动态性原则;⑥多样性原则;⑦多方筹资的原则;
自费药品主要包括:
1)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如十全大补膏等;
2)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如鹿茸、蝎子、海马、胎盘等;
3)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如杜仲酒等;
4)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如果味维生素C、阿司匹林泡腾片等;
5)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如冻干血浆、人血白蛋白等;
6)社会保障部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药品;
二、计算题P179
某统筹地区的起付标准为800元,最高支付限额为12万元,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个人负担比例为10 %,乙类药品反而首先自付20 %。
现在假定该市某一职工一次住院发生医疗费用
3 万元,其中,药品费用1 万元,6000 元为使用甲类药品的费用,3000 元为使用乙类药品
的费用,1000 元为非《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费用,则该职工医疗费用支付办法如下:
(1)职工首先个人自付的乙类药品的费用为:
3000×20 % =600元
自付非《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费用1000元
(2)甲类药品6000元、乙类药品费用在个人自付后余下的2400 元与其他医药费用
一并共28400 元,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起付标
准以上费用为27600元,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
——起付线以下由个人自付或个人账户支付:800元
——起付线以上由统筹基金支付27600×90 % =24840元
个人自付:27600×10 % =2760 元
根据以上计算,该职工发生的30000 元住院医疗费用中,个人自付和个人账户支付总额为:1000+600+800+2760=5160元,统筹基金支付为248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