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这部悲剧小说因经法国音乐家比才改编成同名歌剧而
取得世界性声誉,“卡门”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
的一个典型。
卡门
• 卡门对文明社会的仇视往往 被阐释为对资产阶级伪善的 反抗,其实这里也触摸到人 类内心最隐秘的一面,即原 始本性中追求强力和渴望自 由的欲望。所以,这位狂放 不羁且反复无常的江湖女子 竟也如此令人着迷,成为有 史以来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 的女性
第二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9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出现 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后来被称为现实主 义文学流派和思潮,它迅速取代浪漫主义,发展
成全欧性的文学潮流。
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 系,解剖性的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 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高尔基
• 卡门性格中最突出的是她的“恶”,她是一个丝 毫没有法律、道德约束的女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干的又都是偷盗、抢劫、走私、杀人的邪恶勾当。 这个形象心地之恶和行为上的不择手段,表现出狡诈 多变、残忍无情和厚颜无耻的特点,显示了性格上的 邪恶与玩世不恭。
• 但嘉尔曼的性格中还有着“真”的内核。她是一 个敢说敢为、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的角色。当 然,她撒谎、行骗,走私犯罪。但这些只是她“工作” 的“方法”,她在对待自己的感情和生活选择上,是 一个真实的人——尽管这真实显现出来某种内心世界 的邪恶。她珍视自由,蔑视法规,从不掩饰自己真正 的好恶,从不装假以适应别人。
• 巴黎公社的诗歌是巴黎公 社革命史的艺术纪录,是 公社英雄的纪念碑。公社 的作家和诗人都是工人、 公社领导人和战士。他们 在创作中善于借用诗歌形 式,政论性和抒情性有机 结合,使诗歌短小精悍, 充满战斗激情。
《国际歌》的诞生
《国际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 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16年后的1888年6月 16日,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彻夜不 眠,谱成了那首气壮山河的曲子。从此,这首战 歌响遍了全世界。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可以分 为两个时期: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实主义文 学产生、发展时期。在法国出现了司汤达、 巴尔扎克;英国出现了狄更斯;俄国出现了 果戈理等一批伟大作家。60、70年代以后到 20世纪初,是现实主义由繁荣逐渐趋于衰落 的时期。此时,西欧虽然出现过一些著名作 家,但他们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力量已经减 弱了。
小仲马,代表作《茶花女》
都德
• 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 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 代表作: • 长篇小说《小东西》 • 短篇小说集《月 曜 日的
故事》(《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 巴黎公社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在公社运动中产生发展起 来的,是在法国巴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尝试中诞生的。
(1823—1825)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过渡阶段
–斯丹达 梅里美
• 古典现实主义阶段
–巴尔扎克
• 转向阶段:对客观、科学原则的强化
–福楼拜
梅里美(1803-1870)
• 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
• 资产阶级的全面胜利 劳资矛盾 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左拉《妇女乐园》 慕雷 黛尼丝
• 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 细胞 能量转化 进化论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 空想社会主 义
• 文学原因 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摹仿说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举起镜子照自然 启蒙文学 以文学作为工具 浪漫主义文学 细节描写
在俄国,由于兴起了反对专制农奴制度 的人民解放运动,现实主义仍在发展和深化, 出现了象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 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伟大作家。 此外,现实主义文学在北欧和美国也取得了 突出成就,出现了易卜生、马克·吐温等杰 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法国 •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
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1. 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 地反映生活
2.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 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 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4. 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走向成熟
与繁荣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第一,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 实地反映生活。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 义色彩;同情苦难,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 人的生存处境问题。人文主义向人道主义转变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 的新了艺术表现手段。
改编成歌剧,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小
说塑造了“恶之花”嘉尔曼的形象。
《卡门》
• 卡门引诱无辜的士兵唐·约瑟(堂何塞),使他陷入情网, 舍弃了原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并被 军队开除加入自己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同时,卡门又爱上
了斗牛士吕卡。于是,约瑟与卡门之间产生了日益激烈的
矛盾。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约瑟的爱情,终于死 在约瑟的剑下……
• 卡门具有独立不羁的个性,以同社会作对为乐事, 深深任何形式的拘束,追求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一种 恶的、以损害他人为基础的“自由”。为了这种维护 这种“自由”,她不但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不 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率真大胆的个性,赋予了嘉 尔曼形象动人的光辉,使这一形象因此具有了蓬勃的 生命力量,和火一样的热情色彩。她与堂何塞的爱情 悲剧,正是野性与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暗示了嘉尔 曼式的、带原始意味的自由,与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 格格不入。但她性格中的极端自私的无政府主义内涵, 却表现 了资产阶级的某些特点。
• 代表作《高龙巴》、《嘉尔曼》(《卡门》)
• 《卡门》独特的道德、反正统的道德
梅里美与《嘉尔曼》
•
梅里美是法国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
义作家。创作风格是在现实主义的精
细描写中,带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想
像。善于描写欧洲资本主义城市文明
之外的“蛮族”生活和不同于资本主
义法律的行为方式。《嘉尔曼》又译
作《卡门》,被法国作曲家比才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