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手套一但被污染、刺破、损坏应立 即更换
手套不要反复使用或戴着手套洗手
职业安全防护 隔离衣
可能发生大面积飞溅、喷射医疗 过程中要穿具有: 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职业安全防护 口罩、防护镜、面部防护罩
可能发生飞溅、喷射医疗过程中使 用防护镜、面部防护罩、口罩
动脉穿刺要戴面罩 接触经空气、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 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 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 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发热患者
挂号导医分诊 预检分诊处—发热
发热门诊 查体、病史、症状和体征
初步分诊
专职人员一定引导做检查
排除
可疑 排除
临床诊断病疑例似病例
专用车 传染病医院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四条
预检、分诊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传染病的
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
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传染病预检分诊
在接到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 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 分诊工作。
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 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 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 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
戴手套 穿隔离衣:透气、不渗水、合身 带口罩帽子、眼罩 锐器的正确处理 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
的正确处理 洗手
职业安全防护 手 套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 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手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 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 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 法
传染病预检分诊要求
第二条 制度、感染性疾病科职责
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 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 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 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 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飞沫传播的疾病要戴口罩
职业安全防护 洗手
洗手 *接触病人前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进入重点科室时 *带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 *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 *脱手套后
洗手液 无水洗手 液(以酒 精为主)
抗菌皂液
普通皂液
洗手方法
组成
作用
应用
70%酒精 杀死、降低 直接擦洗、 +(洗必泰+ 皮肤上的菌 不需要流 护肤剂) 落,无去污 动水冲洗
防护用品
防护眼镜:视野宽阔、透明度高、 有较好的防溅性能,弹力带佩带。
手套:医用一次性乳胶或橡胶手套。 医用工作服。 医用工作帽。 鞋套:防水防污染鞋套。 消毒用品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三条 预检、诊断
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 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 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 染病的预检。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
.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突法事件收治点医院感染管理
卫生部令第 41 号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部长 吴仪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一条: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 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 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 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及有关工督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
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应当依 法查处。
传染病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管理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职业安全防护
在治病救人时 ,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 施,遵守有关规范 ,加强职业防护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设置
标识明确 相对独立,通风良好 流程合理 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必要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
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
防护服:一次性使用的防护服应该 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2-2003。
防护口罩:应该符合《医用防护口 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
定处理医疗废物。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九条 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
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
病流行动态、 诊断、治疗、预防、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传染病预检分诊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 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和有关规定, 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五条 特殊传染病病人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 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 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
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 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 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六条 转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 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 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空气传播预防 沫传播预防 接触传播预防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日常媒介物传播 病媒传播
标准预防
特点
要防止血(非)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 相应的隔离措施
适用于
医院内的任何已知或未知的传染 源
标准预防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 体液污染的物品(包括羊水、心包 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 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 疗机构。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七条 转诊车辆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使用专用车辆。
传染病预检分诊
第八条 防护、消毒、医疗废物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
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 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
预防和杜绝HBV、HCV、HIV的医 院内传播的途径
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和实施医 疗安全操作和防护指南。
加强传染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 的宣传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落实好各项职业暴露的安全操作 和个人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
标准预防 按疾病传播途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