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一、组织领导
组长:姜凤岚(书记)
副组长:邸生文(副院长)朱加鹏(业务院长)
成员:果淑芝邱化民吕全新陈正国韩冬华刘宇宏
楚永玉杨喜武王井学刘志彬徐丽霞刘玉平
二、治理制度
1、设立预检、分诊处,选派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该项工作。

2、分诊时及时发觉危重病人并做出相应处理。

3、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有专人引导到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就诊。

需转院者,工作人员应将患者的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相应医院。

4、准确、快速地从就诊病人中预检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转送到感染性疾病科,做到早就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5、预检、分诊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按分诊流程工作,熟练掌握分诊业务,做到合理分诊。

6、预检、分诊护士,要服务热情,询咨询病史详细,并做好登记工作。

若发觉有流行性疾病倾向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7、加强预检、分诊人员的个人防护,加强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毒隔离制度的降实。

8、在预检、分诊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的宣传。

传染病预检分诊人职员作制度
为有效安全地做好流行病、传染病预检、分检工作,有效操纵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躯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流行病、传染病的监测、操纵、诊疗工作,特制定本院工作制度:
1、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咨询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并做好接诊记录。

2、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及时进行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对病情严峻别适合在本院隔离治疗的患者,医师应及时报告,按传染病人转诊要求向县医院传染科就近转诊。

4、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治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仔细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医务人员应自觉做好个人的防护安全,增强防护安全意识,轮换工作,工作后注意歇息,对工作中的别脚、疏漏,相互提醒、监督。

6、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传染病普通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幸免浮现社会恐慌。

林甸县中医院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打算
1、挂牌设置流行病预检分诊室(条件相对独立,通风良好)。

2、预检分诊人员的配备:成员:韩冬华、王明星、黄天博、邱化民。

3、预检分诊治理制度:具体内容制定。

4、疫情报告治理工作:由果淑芝、邱化民、刘玉平、王晓花四人负责,甲类2小时,乙类6小时,丙类24小时内报卡。

5、打算免疫工作:按上级要求指示完成打算免疫,由果淑芝主任和护士刘玉平负责。

6、消毒治理工作:由各相关科主任负责做好室内空气消毒、医疗器械、紫外线消毒、医疗废弃物品消毁工作,并做好记录。

7、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由张淑芹负责。

8、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治理工作:做到专诊室、专静点室、隔离室。

9、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有培训打算、内容、定期。

10、病员微生物实验室治理:由张辉负责,做到无遗失、无扩散,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补充:会诊由邸生文、张英院长负责;分诊室消毒由李香、马荣负责。


2011年中医院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打算
一、目的:
为使用本医疗机构更习惯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治理、协调工作,依法发挥本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操纵、诊疗工作,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躯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有重点地打算安排工作。

二、目标:
1、巩固完善有效的组织治理制度。

2、每月一次培训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诊疗、报告工作的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

3、科主任负主责,每月一次培训医务人员传染病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筛查能力、诊治能力。

4、定期检查、别定期抽查医院各科室的消毒治理工作,医疗废物处理,疫情报告治理工作,传染病人治理工作,疫苗接种工作,业务学习。

5、医院有打算地配备操纵传染病防护用品知识。

6、学习《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国家应急预案》,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指令,积极灵便应对卫生突发事件,尽职尽责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预备打算与应急预案(试行)》实现重点由治到防的转变。

传染病诊疗常识巩固考核
科室:姓名:
一、挑选题:
1、造成传染病漫延的要紧来源是 a传染源 b别良日子适应。

2、呼吸道传染病的要紧传播途径是 a水源 b空气。

3、春季要紧流行的传染病是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4、发觉别明原因的传染,责任医师应该 a马上报卡并要求上直报 b对患者采取有效隔离的并且上报医院领导,待上级专家组确诊后,责任医师按法定时限报卡。

5、本医疗机构乙类传染病报卡时限为12小时,而本市卫生行政部门依照疫情,将乙类中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规定发觉后责任人2小时内报卡,责任人4小时后报卡,责任人有无责任。

a有责任 b无责任
6、麻疹、风疹前驱可共有症状体征 a 卡他症状 b眼结合膜炎
二、对错题:
麻疹:(埋伏期:618天)()
1. 临床表现:发热34天出疹,34天后皮疹逐渐消退,有麻疹粘膜斑。

()
2. 皮疹特点:红色斑丘疹,大小别一,疹间皮肤正常。

()
3.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脚心。

()
4. 疹后特点:先出先退,遗留色素沉着和糠肤样脱屑。

()
5. 隔离期:病人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隔离至疹后10天。

()
6. 治疗:应及时可采纳被动免疫,其它对症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
7. 预防: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
风疹:(埋伏期:1021天)()
1. 临床表现:发热12天出疹,24小时内遍及全身耳后可伴有枕后淋巴结肿大。

()
2. 皮疹特点:散在斑丘疹。

()
3. 出疹顺序:面部颈部躯干四肢。

()
4. 疹后特点:无。

()
5. 隔离期:出疹后5天。

()
6. 治疗:应及时可采纳被动免疫,其它对症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
7. 预防:疫苗接种。

猩红热:(埋伏期:25天)()
1. 临床表现:发热14天出疹,疹期37日达高峰。

()
2. 皮疹特点:全身皮肤布满性充血发红的基础上,存在密集而细小的鲜红色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
3. 出疹顺序:最早浮现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躯干四肢。

()
4. 疹后特点:发病7日后皮疹开始消退,持续24周,伴脱屑或脱皮,先出先退,无色素沉着。

()
5. 可伴随体征: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渗出性扁桃体炎。

()
6. 治疗:抗细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及时治疗并发症。

()
7. 隔离期:症状消逝,咽试子培养了3次阴性后。

()
8. 预防:紧密接触者,检疫712日,对有咽峡炎或者扁桃体炎表现者需隔离,用青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治疗35日。

()
流行性腮腺炎:(埋伏期:1420天)()
1. 临床表现:病前12日,有发热纳差,乏力症状,--浮现下颌、耳垂下部酸痛,张口进食加重腮腺肿大。

()
2. 体征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布满肿大,边界别清,触之有弹性感及压痛,可见腮腺导管口红肿,有时伴颌下,舌下腺肿。

()
3. 隔离期:腮腺肿大消退或发病后10天。

()
4. 治疗: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1015gkg.d57天;板蓝根、普济消毒饮,浮现并发症及时治疗。

()
5. 预防:接种腮腺炎疫苗。

()
林甸县中医院2011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打算
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全国卫生防疫规范》、大庆市传染病工作打算的要求,现将我院二0一一年防治传染病工作打算如下:
一、目标
1、建立疫情治理组织,完善制度建设;
2、加强宣传,对全院职工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
3、建立健全门诊工作日志;
4、建立健全疾病监测档案;
5、每月对传染病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工作;
6、严格按照传染病治理和要求及时报卡并登记;
7、对上级要求的各种电话零报告、周报告、月报告要及时;
8、及时地进行月总结,年终进行全年工作总结。

二、措施
1、医务人员仔细填写传染病卡并及时报到预防保健科,经过医务科传染病治理人员进行上直报,并且向县疾控中心报卡。

2、对甲乙丙类传染病要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出方式、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甲类传染病在城镇别超过6小时,乙类传染病除甲类治理外应是城镇在12小时内,丙类要求在24小时内传染病报卡。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