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金奁集》入“南吕宫”。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它的风景我曾经就很熟悉。

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

我难道能不想念江南么?
想念江南,最想念的就是杭州。

月下在山中寺里寻找桂子观赏,
躺在杭州郡衙亭子里看潮。

什么时候能再游玩一次呢?
想念江南,第二想念吴王宫殿。

饮下一杯吴酒,看成对起舞的吴国美女,就像醉酒的芙蓉一般美艳。

迟早我还会再次遇见。

注释
①《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②谙:熟悉。

③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④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⑤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⑥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⑦竹叶:酒名。

⑧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⑨早晚:犹言何时。

【赏析】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
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在杭州,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灵隐寺。

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

”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

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

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

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

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

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

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
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

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

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

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

“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

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

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

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