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悼亡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独特类型——悼亡诗(词)及其概念内涵。
二、了解悼亡诗的特点和常用的抒情方法。
三、熟知悼亡诗的起源与著名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悼亡词的不同风格;对悼亡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
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
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
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二、《诗经》中的悼亡诗
悼亡诗《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此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三、魏晋南北朝悼亡诗
悼亡诗三首(之一)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千百年来,男人值得一夸的最高褒赞就是“才过宋玉,貌赛潘安”——潘安就是潘岳。
“掷果盈车”、“傅粉檀郎”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这位倜傥男儿。
潘岳与结发妻子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四、唐代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选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离思五首(选一)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首,半缘修道半缘君。
五、宋代悼亡诗词
悼亡三首(选一) 梅尧臣
结发为夫妻,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多已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鹧鸪天(选一)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六、清代悼亡诗词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早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
还怕两人都薄命,到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作者生平: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讳改,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洲正黄旗人,父明珠,官大学士、太子太傅,母爱新觉罗氏。
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今存词348首。
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
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
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
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
怕幽泉、还为我神伤。
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
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
现代悼亡诗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