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非常有用固体物理实验方法课第7章_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非常有用固体物理实验方法课第7章_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子吸收线半宽度:10-3nm。如图: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
10-3 nm
2x10-1nm
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灵
敏度极差。 理论上:
nm
连续光源 原子吸收线
的通带宽度对比示意图
Kvdv
πe2 mc
N0
f
讨论
Kvdv
πe2 mc
N0
f
10-3 nm
2x10-1nm
如果将公式左边求出,即谱线下 所围面积测量出(积分吸收)。即可 得到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
2.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
(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 量分析
三、谱线的轮廓与谱线变宽
Kv K0
K0/ 2
0
V0
吸收线轮廓
v0
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
收产生自吸现象。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5)场致变宽: 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
场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的现象;影响较小;
在一般分析条件下ΔVo为主。
四、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
1.积分吸收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nm。而原
0
峰值吸收
A
lg
e
0
I0d
I e d e
-K L
0
0
Alg e-1 K Llg eK 0L0.4 3 K 0L 4
在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则:
K0
2 πln2
D
e2 mcN0
f
2πln2 e2
A0.434D mN c0fLkL0N
上式的前提条件:
a
(1) Δνe<Δνa ;
J.B.Willis(威立斯)氧化亚氮 乙炔火焰
从30多元素
60到70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检出限低,10-10~10-14 g; (2) 准确度高,0.1%~0.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第7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7.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7.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T M
(3) 压力变宽:由于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分子、原子、 离子和电子等)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谱线变宽,统称为压 力变宽。压力变宽通常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在压力变宽中, 凡是同种粒子碰撞引起的变宽叫Holtzmark(赫尔兹马克) 变宽;凡是由异种粒子引起的变宽叫Lorentz(罗伦兹)变 宽。此外,在外电场或磁场作用下,能引起能级的分裂,从 而导致谱线变宽,这种变宽称为场致变宽。 (4)自吸变宽:
§7.3 干扰的类型与抑制
interferences and elimination
§7.4 操作条件选择与应用
choice of operating condition and application
§7.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原子吸收现象: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的现象; 原子吸收现象1802年被人们发现,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起来;
1955年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 Walsh A(瓦尔西)发表了著名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
1961年 1965年
在荷兰C.T.J.Akemade和atz 同期独立设计仪器
火焰作光源
苏联 Б.В.Львов 非火焰原子吸收法
e
(2)辐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发射线
吸收线
e< a
nm
连续光源 原子吸收线
的通带宽度对比示意图
基态原子数N0。 这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
(△λ=10-3,若λ取600nm,单色器分辨率R=λ/△λ=6×105 )
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难题!
能否提供共振辐射(锐线光源),测定峰值吸收?
2.锐线光源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需要使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
将 It=I0e-Kvb 代入上式:
I
e
0
I0e-KLd
则:
A
lg
e
0
I0d
I e d e
-K L
0
0
a
采用锐线光源进行测量,则
e
Δνe<Δνa ,由图可见,在辐射线宽度
范 围 内 , Kν 可 近 似 认 为 不 变 , 并 近
似等于峰值时的吸收系数K0
发射线
吸收线
e< a
峰值吸收
v
吸收线轮廓与半宽度
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中心频率0 (峰值频率):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
中心波长: (nm)
办宽度:Δ0
吸收峰变宽原因:
(1)自然宽度 :没有外界影响,谱线仍有一定的宽度称 为自然宽度。它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平均寿命 越长,谱线宽度越窄。不同谱线有不同的自然宽度,多数 情况下约为 10-5nm数量级。
缺点:
(1)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测多元素 (2)每测一个元素需要一个空心阴极灯,比较麻烦
二、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formation of AAS
1.原子的能级与跃迁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吸收线) 吸收光谱
第一激发态基态 ,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发射线(称为第一共振发射线) 发射光谱
吸收,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一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发射线的Δν1/2小于吸收线的 Δν1/2。
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
空心阴极灯
10-3 nm
2x10-1nm
nm
连续光源 原子吸收线
的通带宽度对比示意图
3.峰值吸收
A lg I0 I
I00 eI0 d; I0 eId
(2)多普勒变宽:由于辐射原子处于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
因此,辐射原子可以看作运动的波源。这一不规则的热运
动与观测器两者间形成相对位移运动,从而发生多普勒效
应,使谱线变宽。这种谱线的所谓多普勒变宽,是由于热
运动产生的,所以又称为热变宽,一般可达10-3nm,是谱
线变宽的主要因素。
VD7.162107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