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摘要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能够引起观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对影片能否顺利开拓国外电影市场起着重要作用,也深刻影响着能否创造新的电影票房纪录。

文章以电影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心理期待为出发点,阐述了英语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和原则,并通过丰富的译例详细地叙述直译、意译、音译、补译和创译等主要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语电影电影片名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近些年来,“外国电影的引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展了我们的眼界,架起了一座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方便、快捷的桥梁”(王焰、郑贤贵,2005)。

英语电影吸引观众的,除了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拍摄画面、配乐以及演员阵容等,电影的片名翻译也渐渐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好的电影片名翻译符合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心理期待,能够瞬间抓住观众的好奇心,得到观众的认同。

因此,翻译后的片名应该与英语片名实现功能对等。

“既要忠实于原文,反映原影片的主题,突出原影片的风格,又要言简意赅,便于记忆;同时还要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适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谭宝全,1997)。

一英语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1 简洁性作为影片内容的浓缩,不论是发音还是拼写,片名一般采用凝练、简洁的语言。

讲求精当、言简意赅。

常常是一个或者几个词。

唯有简洁明确,片名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也容易被观众记住。

谢丽娟和李琳对1487部英语电影片名做了精确统计,得出以下数据“四个字的电影译名占45.33%,出现的频率最大;其次是五个字的译名占20.58%;第三位是三个字的译名,占总数的13.58%”(2009)。

2 通俗性所谓通俗性是指译者翻译的电影片名要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理解。

电影这种大众传媒,是普通百姓消遣娱乐的艺术,电影观众在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上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在文化背景方面。

因此,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尽量少用晦涩生僻、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术语,尽量使片名翻译大众化、通俗化。

3 吸引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商业产品,电影必须考虑到市场反应和票房收益,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影市场。

因此,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其吸引性。

也就是说,电影片名的翻译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人们都有一种好奇心,见到新鲜、奇异的事物都会乐于知晓,易受感染。

观众一看见好的翻译片名,就有购票欲望,想进入电影院里一睹为快。

这样,既提高影院的上座率,又实现商业价值。

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1 信息价值原则翻译讲究的是一种对等,信息上的对等或者功能上的对等。

对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首先要实现信息上的对等。

要忠实传递与影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的片名与影片内容相统一。

具备信息价值的电影片名能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影片的剧情,将影片的重要信息简洁地传递给广大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故事背景、情节、思想内容以及影片的主旨。

何跃敏(1997)认为,“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醒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2 文化价值原则中西方由于在历史、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不同,双方在文化认同和理解上就难免存在诸多差异。

电影鲜明地体现出了这种文化的个性特征。

英语片名翻译的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英语片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及电影观众的可接受性,避免由于翻译不当而破坏文化价值的传递,导致观众对影片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

“具备文化价值的片名能满足译语观众对原语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吸收异域先进思想文化意识要求,从而进一步消除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隔阂,以达到沟通与合作的目的”(何焘,2010)。

3 艺术价值原则翻译的任务不只是把意思翻译出来,还要翻译到位,使翻译之后的电影片名具有音美、形美、词美、句美、意美。

电影片名虽然寥寥数字,但要求精悍凝练,尤其对文字有更高的要求。

有的时候,片名的翻译要摆脱原文的束缚,这就要求译者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以艺术家的眼光对待原片,进行新的艺术再创造。

用本族语言的表达习惯传达原作的精神、情感和艺术美,从而将美感传递于观众。

正如许渊冲的观点,“译文不但要传递原文的美,更要通过文字的音韵美、节奏美、简约美等各个方面来体现。

所以,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利用创造维度来迎合观众的审美情趣,以配合电影作为艺术而存在的理念”(1984)。

4 商业价值原则就制片商的目的而言,他们拍摄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用来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换言之,电影必须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也要考虑其商业价值。

作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片名翻译是否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票房的成功与否。

“醒目新颖的电影片名确实能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认同,迎合其口味,满足其视听需求,提高票房的收益”(何焘,2010)。

电影所具有的商业属性,使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翻译。

三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1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作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是指以语言共性为基础,在译文语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形式的翻译方法。

当原语和译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最佳的,也是最有效的翻译方法就直译法。

这种方法使片名与内容具有高度和谐的美感。

例如,电影brave heart直译为《勇敢的心》,这个译法鲜明地传递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人格品质。

译名凝炼生动且与原片内涵和外延基本一致,保持了原片的风格,忠实地转达了原片的意境神韵,在形式和意义等方面都达到了近似原名的效果。

其他的直译影片有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dance with wolves《与狼共舞》、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slum 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the last song 《最后一支歌》、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the old man and sea 《老人与海》、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等。

2 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意译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时,为了保持原文的内容而不能完全再现其表层形式的风格”(王焰、郑贤贵,2005)。

陈宏薇(1998)认为,意译法是“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的相似”。

意译并不是胡译或者乱译,是译者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以影片内容为依据,把握原文的意义,舍弃原文的形式。

这一翻译方法赋予了译者极大的发挥余地,经常能产生令人出乎预料的效果。

例如,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的片名就可以意译为《当幸福来敲门》,远比直译为《幸福的追求》要好。

前者译法较好地把握了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基调,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再以英文电影the englishpatient为例,如果直译为《英国病人》的话,中国电影观众很可能会误认为电影的主题是“病人”,但看过电影的人会明白,其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是“爱情”。

因此,意译为《英伦情人》较好。

其他的意译影片如:catch me if you can《逍遥法外》、music of the heart《弦动我心》、it’s not me,it’s him《冒名顶替》、the legend of the fall《燃情岁月》、the others《小岛惊魂》、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等。

3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音译法就是根据原语的发音方式直接转化为译语语音形式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观众一目了然,既保留了原文的音韵节奏,同时又能保留影片的独特风格。

译语观众在看到翻译后的片名时,能够获得与原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

不过,这种翻译方法使用起来虽然比较方便,但在众多的片名翻译方法中,它的使用频率较低。

这种方法主要涉及一些专有名词,常见的有人名和地名。

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应尽量采用已有的固定翻译方式,不要重译。

例如:avatar《阿凡达》、elizabeth《伊丽莎白》、harry porter《哈里·波特》、jane eyre《简·爱》、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chicago《芝加哥》等。

4 补译法(complementary translation)如果采用直译、意译或音译的方法不能够完整表达意思,那么译者可以采用补译法来补充电影片名的信息量,以此完整地表现影片的主题,使之从内容上或形式上更加符合译语观众的心理接受和文化期待,使观众对影片的题材和内涵一目了然。

采用补译法进行片名翻译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美国迪士尼动画片tarzan被译为《人猿泰山》。

这样的译法既保留了主人公tarzan的音译,又突出了其半人半猿的身份,可谓形神兼备。

比起单纯音译为《泰山》要好,也避免了中国观众误认为电影是关于我国名山“泰山”的纪录片。

其他的例子有alexander《亚历山大大帝》、chocolate《浓情巧克力》、garfield《加菲猫》、patton《巴顿将军》、piano《钢琴别恋》、shrek《怪物史莱克》、the three musketeers《豪情三剑客》、robin hood《侠盗罗宾汉》等。

5 创译法(creative interpretation)创译法也被称为变译法,是指当原片名的文化联想在译语观众心中不能唤起共鸣时,译者把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放在首位,根据影片的主要情节和重点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从而最大限度地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和审美情趣。

英文电影the bridge in madison country是一部关于家庭伦理题材的电影,按照创译法译为《廊桥遗梦》。

这一翻译方法使电影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其翻译效果远远超过直译为《麦迪逊郡的桥》的译法。

其他比较经典的例子有:first knight《剑侠风流》、halloween《月光光心慌慌》、rebecca《蝴蝶梦》、top gun《壮志凌云》、pinocchio 《木偶奇遇记》、pretty women《风月俏佳人》、pocahontas《风中奇缘》、sideways《杯酒人生》、speed《生死时速》、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返老还童》等。

四结语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了解不同文化的有效途径。

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