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象岭停车场【施工II标】室外通讯管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象岭停车场施工Ⅱ标项目经理部二O 一六年四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01.1、工程简介 01.2、参建单位简介 0二、编制依据 (1)三、地质水文概况 (1)四、施工组织管理 (2)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配备情况 (4)六、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5)6.1、测量放样 (5)6.2、基、沟槽开挖 (5)6.3、管道安装 (7)6.4、检查井砌筑、盖板安放 (8)6.5、基槽回填、沟槽回填 (8)6.6、各管线施工工艺 (9)七、质量保证措施 (11)八、安全生产体系 (11)九、安全保证措施 (12)十、安全用电措施 (13)十一、消防安全措施 (13)十二、防雷安全措施 (14)十三、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4)十四、各主要施工工序安全措施 (15)十五、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5)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象岭停车场选址位于二十一号线线路的东部,场址位于增城市山田村东侧,外环路西侧,广汕公路南侧,规划南大路北侧地块,呈南北向布置,地块东西宽约156米,南北长约1100米,用地面积.48平方米。
象岭停车场施工II标工程项目涵盖停车场站场、道路、房屋、轨道、通信、信号、供电、接触网、低压配电、给排水、通风、空调制冷、机电设备安装、气体灭火、防灾报警、自动监控及综合监控、计算机网络、门禁、防迷流、工艺及起重设备、厨房设备、电梯和绿化等众多专业工程。
停车场综合管线是对段内有关生产、生活所需管线进行综合布置,包括:雨水排水管、雨水排水沟、给水管、消防水管、中水管、喷淋管、污水管、废水管、主变电缆、供电电缆、电缆隧道、低压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安防管线,弱电电缆及燃气管等。
工程项目建设工期:本工程合同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合同竣工日期为2017年3月9日,合同总工期731天。
实际开工时间为2015年3月10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7年3月9日,总工期731天。
1.2、参建单位简介建设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质量监督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设计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本停车场±0.00以下工程已实施完成(±0.00场地平基面为广州城建高程23.03米),本停车场±0.00以上施工图设计包括上部工程相关建、构筑物的土建施工,机电设备安装等。
此次施工方案阐述象岭停车场的通信室外管道的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专家组审查意见;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3、《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4、《象岭停车场室外综合管线设计》5、《象岭停车场通信室外管道施工图》6、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象岭停车场【施工Ⅱ标】施工合同文件、设计图纸;7、国家、相关部门及现行的地铁设计、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8、业主的相关文件要求及广州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三、地质水文概况根据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编写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钻探揭露的场区范围内各岩土分层依次为:1、人工填土层;2、中层;3、粉质粘土;4、淤泥质土;5、残积粉质粘土;6、砂质粘性土;7、全风化花岗岩层;8、强风化花岗岩层;9、中风化花岗岩层;10、微风化花岗岩层。
全风化层及强风化层较厚。
根据现场开挖揭露有部分孤石。
地下水埋藏浅,地下水丰富。
场地范围内砂层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停车场范围内原有一条人工修建的水渠从停车场中部穿过,水渠位置位于停车场咽喉区处,水流自东向西南方向流,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雨季时流量成倍增加,现已施工成箱涵。
四、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管理组织网络组织机构图计划4月上旬开始进行隧道口处室外通信管线的施工,再根据整个站场的其他施工部位的施工进度综合考虑规划,见缝插针式的进行室外管道工程的施工,计划2016年7月底完工。
2)施工材料所有进场的施工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及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按照送检计划执行。
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3)质量等级确保所有分项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4)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确保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工伤频率控制在广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定的指标要求范围内,确保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广州市相关规定要求;以文明施工的标准进行管理,做到“工完料清,人走物清”。
2、施工前准备1)技术资料准备开工前需有相关技术资料总平面图,场地控制点坐标表,本工程坐标表,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等。
2)在施工前应准备的技术资料有施工方案、质量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坐标定位记录、基线复核记录、施工日志及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等相关资料。
3)施工前管理方面准备有:工地现场晴雨表、工程进度计划、材料机械数量及进场时间计划,人员配备及管理架构计划,工程量统计表,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图表,工程形象进度图等。
3、施工技术准备1)组织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全面撑握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做好图纸会审准备。
2)熟悉和了解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预见性的研究,并确定对策,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
3)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的疑点进行释疑和沟通,明确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4)申请和会同业主、监理做好现场的轴线坐标、单位工程坐标、工程基线和标高控制点的复测。
5)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核后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交底、施工方案交底;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每一个工序的技术交底及三级安全教育。
确保施工目标的实施。
7)进行施工工程量、施工机械及施工的材料分析,做好施工机械、施工的材料进场计划及劳动力计划;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及保证工期。
4、现场施工准备1)做好现场“三通一平”、降水、排水及障碍物的排除工作。
2)对所测定的坐标控制网桩及轴线桩进行复查保护,并对施工区进行平面位置定点放线,随时准备作业施工。
3)做好加工场的布置:计划设置木工和钢筋加工场,同时便于场地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
5、材料准备1)钢筋准备:钢筋提前到场后在监理现场监督下进行取样送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如有问题应及时报监理申请材料退场,重新组织材料。
2)模板准备:提前购进、制作好模板、木枋与其它支撑材料,并在材料堆场整齐堆放,以备待用。
3)现浇混凝土:由合格的搅拌站供应商品砼。
4)管材、水泥、砂、石、砖、盖板等其它材料准备:做好相关材料的供需联系工作。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配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测量及土工试验设备表工1人,模板工2人,钢筋工1人,电焊工1人,杂工2人。
六、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6.1、测量放样施工前,首先由测量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定线放样,开挖原始断面,测放开挖轮廓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管道中线及高程。
6.2、基、沟槽开挖(1)开工前,对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管线等均应拆除、清理或迁移。
做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路线,开辟合适的工作面,确保安全、有序施工。
基、沟槽土方均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基的方式。
注意事项:土方开挖前应对开挖边线、轴线和高程进行反复的校核,做到准确无误后方可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好槽底高程,不得超挖。
同时槽底标高应预留20~30cm进行人工清底,并做好基、沟槽排水、降水工作。
计算好开挖后的余土方量,将余土就近堆放,为不影响最终回填工序的施工。
(2)管道基、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下式计算:B=D1+2×b1式中 B----基、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D1---管道的外径;b1---管道一侧的模板及工作面宽度;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06MS201-2”里的要求,根据不同管径、埋深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开挖宽度的确定。
(3)开挖边坡坡度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06MS201-2”里的要求进行,边坡外侧必须设置必要的防护、警示措施,防止人员跌落。
挖土时要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应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不得在陡坡下行走或站立。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度在5m 以内边坡不加支撑。
本工程土类别主要为I标处理过的回填土及更深层次的原状粉质粘土,施工地质条件好。
当坡顶有静载,基、沟槽边坡坡度应为(高:宽选为1:0.5)。
(4)挖土要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
(5)基、沟槽两侧临时堆土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6)开挖基、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7)基、沟槽开挖时宜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土方时,槽底高程偏差应为±20mm。
(8)人工挖土,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5m,纵向间距不小于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9)挖掘机挖土,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车身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
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挖掘机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多台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大于10米。
向汽车上装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
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严禁铲斗从运土车的驾驶室顶上越过。
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
(10)机械在基边、沟槽边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使轮胎(履带)压在坚实的地面上,并随时观察边坡的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11)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应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驾机人员必须且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但对于任何人发出的立即停止信号均应执行。
(12)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辅助工作应与机械作业交替进行。
机上、机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业。
当必须在机械作业范围内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应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