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练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
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据此完成1~4题。
1.PQ线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2.下列四项中,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A.盛行东北季风B.降水较多C.时逢干季D.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4.Y地所在国()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的稻米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读下面“某地区海陆分布图(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6.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营造农田防护林B.发展混合农业C.东水西调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2010年2月15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迎来了25岁生日。
长城站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让人们不禁忆起中国科学家在这片冰雪世界里的努力和奉献。
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数字代号代表长城站的是()A.①B.②C.③D.④8.长城站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在多数日子里,旗帜飘向的方向是()A.东南 B.西北C.东北D.西南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10.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启程,经过长达173天的考察,圆满完成昆仑站建站等48项任务,于2009年4月10日载誉归来。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A.19小时B.21小时C.22 D.24小时13.有关M地关于地心对称点附近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属于白色人种分布区C.有寒流经过 D.有大面积针叶林分布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昆仑站位于80°25′S,70°06′E,海拔4 087米。
读图,回答14~16题。
14.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
昆仑站选址靠近()A.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B.南极极点C.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D.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15.已落成的南极昆仑站设计寿命只有10年,主要是考虑了哪个因素的影响()A.积雪B.干燥C.烈风D.严寒16.当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时,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A.昆仑站的气温达到一天的最大值B.长城站处于极昼期间C.昆仑站“日不落”,太阳始终位于正北方D.各国南极科考活动最频繁17.澳大利亚出口量占世界首位的农矿产品是()A.羊毛、煤、铁B.小麦、肉类、铁C.羊毛、小麦、煤D.羊毛、肉类、煤18.关于澳大利亚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首都堪培拉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B.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太平洋沿海的主要城市C.珀斯是澳大利亚东北沿海的主要城市D.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19.澳大利亚与日本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似之处是()A.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不大B.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对外贸易C.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D.都是矿产品出口大国读下图,回答19~21题。
20.下列岛屿,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是()A.古巴岛B.火地岛C.塔斯马尼亚岛D.新西兰南岛21.与其他大洲相比,南极洲的优势资源是()A.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C.淡水资源D.太阳能资源22.当中山站(73°E,71°S)五星红旗旗杆影子朝正北方向时,北京时间是()A.3:08 B.15:08 C.12:52 D.20:52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长城站(62°13′S,58°55′W)、中山站(69°22′S,76°22′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据此判断22~23题。
23.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长城站于中山站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4.黄河站所在地成为湿润地区的原因是()A.降水多B.降水少C.蒸发强D.蒸发弱二、综合题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6.读下面“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在C的________方向,若由A沿图中直线到C处,其前进方向有何变化?________。
(2)B是________海峡,海峡的中央水道是一些重要的地理界线,这些界线包括________与________的界线、________与________界线和________与________的界线。
据研究,1万年前印第安人和________人就是踏着该海峡上的冰桥从西伯利亚来到美洲的。
(3)C、D两国均以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F是________半岛,其西侧有许多幽深的峡湾,是由于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H海区是世界海水盐度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港口是________,该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请在图中画出飞机从D飞到C的航线。
27.澳大利亚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小麦出口国,也是世界著名的羊毛出口国。
读澳大利亚气温和降水的等值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其成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因和气候特征与此地相同的地域还有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
试分析其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8.下图甲、乙分别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两极地区相比,年均温更低的是________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极地区之所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宝地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环境。
我国建在两极地区的科考站甲、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1)海洋:A________洋,由里向外的三组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洋。
(2)大陆与岛屿:C________大陆、D________岛、E________、F________。
(3)山脉、河流:G________岭,H________河;I________盆地,该处的地下水多属________水,有盐分不适于________饮用与农业灌溉,但适于________饮用。
(4)城市与职能:J________,是________;K________,是________;L________,是________;M________;N________。
(5)甲地洋流________,乙地洋流________,新西兰南、北两岛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塔斯马尼亚岛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
30.(1)字母A代表的城市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字母B代表的城市是该国的政治中心。
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2)该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3)该国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特征,原因是。
(4)印度尼西亚一艘油轮欲驶往A城市,途经该国东北部海域时应注意什么问题?(5)我国沿海著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钢铁厂从该国部进口优质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