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文化
唐代雕塑
回顾:
圆
雕 雕
雕塑的分类(按形态): 浮
陵 墓 雕 塑
雕塑的分类(按用途): 宗 教 雕 塑
。。。。。。
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 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 色、时代特色。 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 动生活及民俗雕塑。 雕刻材料也丰富多采,除了青铜、石、砖、泥、 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浮雕(半立体)
圆雕(全立体)
雕塑的主要形式
雕塑具有多种形式,通常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 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它是独立地、实在地存在于一定 的空间环境中,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的雕塑作品。观众可以 从四面八方、每一个角度去观赏它。
兵 马 佣 二 号 坑 出 土 的 跪 射 佣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 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 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 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 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 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 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 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 属于陵墓雕塑。
乾 陵 神 道
萧 景 墓 前 辟 邪
昭 陵 六 骏 之 一
陵墓雕刻
在陵墓前建设雕刻也是中国古代盛行厚葬的表现,现在比较 典型而具艺术性的陵墓雕刻有汉朝霍去病墓雕刻(如卧马、 跃马等石雕)、南朝帝王墓雕刻以及唐乾陵雕刻和“昭陵六 骏”雕刻。 南朝陵墓石刻以石兽为多,在造型手法上除了重视整体感, 更注意夸张和变形。这些陵墓的麒麟、天禄、辟邪,造型高 大厚重、气势逼人,不仅显示了矫健有力的外形,更给人以 形式美的感受。 唐代代表性的石刻有乾陵石狮和“昭陵六骏”,乾陵石狮是 在写实基础上突出其威严和凶猛而大胆变形的,“昭陵六骏” 虽为浮雕,但由于马的体形近乎圆雕,加上它以曾经驰骋沙 场的骏马作蓝本,因此造型极为生动有力。
《马踏匈奴》(西汉) 《马踏飞燕》(东汉)
南 朝 石 雕
貔貅(辟邪)
什么是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 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 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 塑艺术成就最高。
佛教造像
佛教造像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必然产物,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从云冈早期的威 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 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逸的刻画,使佛教 造像达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唐代雕塑特别注重将佛教的幻想世界和人间生活紧 密联系,雕塑形象健康丰满而且颇有性格特征,如 龙门石窟中奉先寺雕像中的菩萨(卢舍那佛)的端 庄矜持,弟子的顺温虔诚,天王的坚毅威武都表现 得淋漓尽致。
霍去病是西汉 著名将军,墓 前十四件石雕 中以动物为主, 仅马的形象就 有:马踏匈奴、 跃马、卧马三 件,作者运用 寓意的手法, 用气宇轩昂, 傲然屹立的战 马来象征这位 年青将军的英 姿。
卧 马
跃 马
伏虎
霍去病墓伏虎
霍去病墓前石刻ຫໍສະໝຸດ 伏 虎《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桀 骜的“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 蓄力量,好像随时会扑向猎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纹 虽没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却异常生动。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充满 生气,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的特征。
中国雕塑艺术与审美 鉴赏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 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绘画是 平面的,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空间。 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 (如粘土、胶泥等)或可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 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中国雕 塑作品
乐山大佛 俗称“游峨眉必朝大 佛,朝大佛多游峨眉”, 所以乐山大佛是峨眉风 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 分。“佛是一座山,山 是一尊佛”,大佛通高 71米,头高14.7米,发 髻有1021个,耳长6.72 米,鼻长5.33米,眼长 3.3 米 , 肩 宽 24 米 , 手 的 中 指 长 8.3 米 , 脚 背 宽 9米,长 11米 ,可 围 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 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 佛像。
雕塑艺术的鉴赏方法
一、注意雕塑本身的形象和神态之美
欣赏中国的雕塑艺术,应注意品味雕塑本身的形象之美和神态之美。 例如大肚子开口笑的弥勒佛各庙都有,但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石壁上的 宋刻弥勒佛最为完美。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石壁上的宋刻弥勒佛、五台 山南禅寺的唐塑。
二、注意雕塑与周围环境(或空间)的关系 注意把握雕塑与周围环境(或空间)的关 系,并品评二者是否和谐。如四川乐山大 佛、洛阳龙门石窟。
三、注意雕塑随时代产生的风格演变
从雕塑艺术史上看,中国雕塑艺术审美经历了古朴与狞厉 (先秦、春秋战国)、雄犷与生机(秦汉)、阳刚与阴柔 (南北朝)、成熟与圆融(隋唐)、文弱与温婉(宋)、 腐熟与衰退(明清)的历史演变。具体来讲,时代风尚、 审美心理等艺术观念的变化,往往能在雕刻上反映出来。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一艺术史上的趣谈就很能说明 此问题。 此外,雕塑艺术的鉴赏还要注意雕塑的色调、背景、最佳 视角、最佳视野距离等。
跪射俑
跪射 俑大 多 数 出土 于二号坑。二号兵马俑 坑是一个多兵种的曲尺 形军阵,分阵心和阵表 两部分。阵心由八路身 穿铠甲的跪射俑組成 。 他们身穿齐膝长襦,外 披铠甲。头綰圆形发髻。 双目凝视前方,两手做 持弓弩状。
1、敦煌石窟 2、云冈石窟
3、龙门石窟 4、麦积山石窟
3、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阵容庞大, 总计8000多件,但每一件都表现的 栩栩如生、细致入微,这说明在艺术 上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
秦汉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 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与青铜器神秘 怪异的风格相反,兵马俑充满崇高阳刚之美。 这数以万计的兵马俑,显示出对人的力量的肯 定。人物、战马都与真实的一样大小,毫无夸 张之处。以体量的巨大、数量的众多、形象的 真实,产生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陵兵马俑2号坑 秦朝
1、圆雕
大 卫 曹 诗 图 摄
2、浮雕
浮雕是介于圆雕与绘画 之间的类型,是在平面 上雕出或深或浅的凸起 的图像。它主要用于建 筑物的装饰或装饰大型 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它 与圆雕最大的不同点就 是观众不能从四周观看, 只能从正面欣赏。
昭陵六骏
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什么是陵墓雕塑?
中国雕 塑作品
秦始皇陵将军俑
一号兵马俑坑出土,高 1.97米,位于战车后(车 为木质,已朽),是指挥军 队的高级将领。此俑身穿双 重长衣,外披彩色鱼鳞甲, 双手交垂于腹前作拄剑状, 身体强壮,长方面庞,两颊 各有一撮浓须,面容严肃, 气质威武。
秦代雕塑
陶跪射俑
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
将军俑
将军俑,大都身材高大 魁梧,头戴双卷尾冠,足穿 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 外披彩色魚鳞甲,或著长袍 不披甲,長髯飘洒,昂首挺 胸。有的显得威武大度,雄 风逼人,勃发出阳刚之气; 有的显得满腹韬略,气宇轩 昂,表现出儒将之风。
8、下面属于宗教雕塑的是:(多选)
A、秦兵马俑
C、麦积山石窟√ E、龙门石窟 √ G、《马踏飞燕》
B、云冈石窟√
D、敦煌石窟√ F、《伏虎》 H、山西晋祠彩塑√
I、《昭陵六骏》
9、《秦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 雕群》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尝试采集生活中的材料(石块、 泥巴、树根、肥皂等),学习霍去病 墓石雕刻手法,尝试因材施艺,制作 小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