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试卷讲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篇一:高三物理物理试题评讲教案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评讲教案一、命题基本策略:1.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今年高考选择题将分成单选和多选两大项,但考试说明没有对题量作明确规定。
我们参照了各大市的模拟试卷,吸取了二调的教训,觉得还是以总题量、总分数不变的原则进行思考为妥,因此确定单选题为5题,每题4分,多选题为5题,每题4分。
在平时训练时也要注意另一种可能,即单选题为8题,每题3分,多选题为4题,每题4分,总分还是40分。
2.选择题的内容选择,主要参照近三年来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和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的特点,针对非重点章节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章节中计算题未考到的知识进行考查。
注意降低题目的难度,使学生在答题时能尽快地入手,稳定情绪,以便于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
选择题中的每道题都是常规题,学生的得分率应该达到90%以上。
3.实验题是本次命题中最难把握的题型,我们立足于以基本实验原理为基础,以课本实验为依据,同时融入新课程的理念,注意加强其探究性和开放性,在操作和原理的设计和论述方面都提出的一定的要求。
第12题是根据课本中的素材命制的一道实验设计探究题,力求体现《考试说明》提出的有关要求,但还不够新颖。
4.计算题部分一方面注意以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为基础,另一方面注意题目的新颕性,六道计算题全部是原创或改编的,能够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和可再生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学完高中物理后所具备的科学素养,具有很高的区分度。
命题时我们十分关注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论述、说理进行考查的要求,在第14题中设计一小问,让学生用文字说明解题依据,这在以往的考试中比较少见。
二、重点评讲的问题:1、选择题整体上比较容易,不需要作过多的讲解,要在对光电阅读的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击,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扣紧《考试说明》。
2、实验题中第12题要引导学生对考试中出现的所有答案进行分析,把各种方法通过投影让学生讨论,使他们能在别人的好方法中得到启发,同时对出现错误的方法及其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3、注意强化对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的整理。
新课程对2006年的高考肯定有影响,但试题的稳定是主流,况且新课程也不可能脱离物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所以对计算题部分的评讲仍应从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入手,引导学生找到突破口,然后逐步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第14题从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入手,第15题从画轨迹、找圆心、构建直角三角形、求半径和圆心角入手,第16题从对活塞的受力平衡入手,第17题从两导体棒受力平衡入手,第18题从微粒做简谐运动的特点入手。
4、注意对学生进行审题和建模能力的提升。
正确理解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是正确解题的保证。
对于14、16、17、18四题,审题、建模更显重要。
14题的第二问要将实际提供的向心力与需要的向心力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则向心,反之则离心。
16题要理解题中“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比热为CV=3.1J/g.℃,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比热为CP=5.2J/g.℃”的含义,并将其与内能的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相联系。
17题要注意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安培力方向不沿轨道。
18题则要进行全面的过程分析,并找出各运动阶段的特点和关系,并将它们组织好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5、注意督促培养学生规范化解题。
计算题的解题规范化是学生解题的薄弱环节,从学生解答中找出好、中、差各种样板进行对照评析,可促使学生提高认识,同时也可使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三、关于试卷评讲的拓展:1、高考试卷的稳定是主体,所以整个试卷评讲和后期复习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为主线。
2、注意以新教材和新课程的理念包装物理内容。
例:实验桌上有外形十分相似的发光二极管和电容器各一只,它们的性能均正常。
⑴现在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分别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
测量结果如下:测甲元件时,R正= 0.5kΩ,R反=100k Ω;测乙元件时,开始时指针偏转到0.5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上。
则甲、乙二个元件分别是▲、▲。
⑵若想测量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标有“0.5V 1W”的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使之正常发光,在发光二极管的同一水平面、正对光线方向放一个光强探头,以测定与光源间距为d时相应的光强值I(单位面积上光的照射功率)。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并用一数字图象处理器将表内数据分别在I-d、I-d-1、I-d-2坐标平面内标得如下数据点,如图乙所示。
-2×10m(甲)-1 /×102m-1 (乙)/×103m-2①根据图中三个数据点图,可以将I与d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写为▲,其中的常量为▲。
②若把发光二极管看成点光源,在与点光源等距离的各点,可以认为光源向各个方向发出的光强大小几乎相等。
此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点光源散射光的模型,从而求出光源的发光功率P0、光强I及相应的与光源距离d之间的关系式:P0。
③根据以上条件和有关数据,可以算出这个发光二极管的电——光转换效率约为η(不考虑光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例:右图中的实线所示是某同F/N105-5-10 B CAD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知道该砝码的重力约为N,A、B、C、D四段图线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的为,处于失重状态的为.3、实验部分要以课本上的基本实验和基本实验原理为基础,启发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同时要对学生强化回答和论述的完美意识和规范意识。
例:市面上的电子秤由于内部的力电转换结构不同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m(原理类似于天平或杆秤);另一类测量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的大小(原理类似于弹簧秤),再利用关系式m=G/g将测量值显示成质量m.这两类电子秤从外表上很难区分,在同一地点测量同一物体质量m的测量值也可以做到相差很小.现有一台内部力电转换结构不知的(说明书也没有注明)、但能正常使用的电子秤,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别一下这台电子秤其实质是测量物体的质量m、还是测量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的.要求:(1)简要说明实验依据;(2)简要说明实验步骤.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有多种解答.示例:(1)在竖直向上加速的电梯中,用天平测量,天平的平衡不会被破坏,测量值不会变化;而用弹簧秤测量,其测量值会发生变化。
(2)分别在静止的电梯和加速向上的电梯中用该电子秤测量测量同一物体,观察并比较其读数是否相同。
3、要注意外地试卷中出现的今年高考有可能要涉及的但在我们三次调研考试中都没有出现过的问题。
例1: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方向,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镜面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以固定方向入射到镜鼓的一个反射面上时,由于反射镜绕垂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以在屏幕上扫出一条水平线.依次,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0 ~450 ,且每秒钟扫描48 次,那么镜鼓反射镜面的数目和镜鼓旋转的转速分别为A . 8 ;3 60r / minB . 12;240r / minC . 16 ;180r / minD . 32 ;360r / min注:这是一道几何光学与圆周运动相结合的试题,题目背景有实际价值,考查内容都属于主干知识,考试中学生对此不太适应,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例2: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氢原子的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1)氢原子可能发射几种频率的光子?(2)氢原子由量子数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多少电子伏?(3)用(2)中的光子照射下表中几种金属,哪些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大?附:几种金属的逸出功注:在计算题中考热光原方面的大题目比较有可能,在我市二调中考了太阳辐射,三调中考了热力学第一定律,量子初步的综合还没有考查过,要引起重视。
例3:真空中有一个电荷量为Q 点电荷固定不动,另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质点(其重力可忽略不计),在点电荷Q 对它库仑力的作用下,绕Q 作半径为r、周期为T 的匀速圆周运动.r3kqQ试证明:2?.2T4?m注:推理证明题是今年《考试说明》中比较重视的一种题型,要有适度训练,确保学生不生疏。
例4:一个质量为m、直径为d、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在范围很大的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下落,磁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竖直方向的分量By的大小只随高度变化,其随高度y变化关系为By = B0(1 + ky)(此处k为比例常数,且k>0),其中沿圆环轴线的磁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下落过程中金属圆环所在的平面始终保持水平,速度越来越大,最终稳定为某一数值,称为收尾速度。
求(1)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2)圆环的收尾速度的大小。
注:电磁感应是高考必考内容,平时考试中切割类考得很多,感生类学生不够熟悉,要加强练习。
例: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
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境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光点P,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3。
(1)作出后来的光路示意图,标出P,位置(在答题卡上作图)。
(2)透明体的厚度为多大? (3)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多长? 注:几何光学作为计算题,在三次调研考试中没有出现,要把光路分析作为重点进行训练,确保高考中不失分。
例:右图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上海磁浮列车,运行路程31.5km,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即119.4m/s),走完全程只需8min,它是靠磁体间相互作用浮离轨道约15cm,被誉为“飞”起来的交通工具,根据车厢内显示屏上显示的时刻和速度值,整理后如下表所示(从起动至中途)假设列车的总质量为3×104kg,列车以较高速度运行时仅受空气阻力作用,且空气阻力与速2f?kv,式中k?2kg/m 度的平方成正比,即(1)使列车浮起要做多少功?(2)画出列车在0~240s内的v-t图像。
(3)估算列车在最大速度运行时的牵引力。
(4)估算100s 这一时刻,列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篇二:高中物理试卷讲评的教学模式高中物理试卷讲评的教学模式嫩江县海江中学廉国友高中物理试卷讲评的教学模式我校高中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
高中物理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试卷评讲。
通过讲评,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通过讲评,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在学与教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