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轨道交通工程3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3合同段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03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六年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目的 (2)三、适用范围 (2)四、概况 (2)4.1工程基本情况 (2)4.2地质水文及气候情况 (2)4.3主要技术标准 (5)4.4主要工程内容 (6)4.5参建单位 (6)4.6工程重难点 (6)五、质量方针和目标 (34)六、质量保证体系 (34)七、质量职责 (38)7.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38)7.2项目副经理质量责任制 (39)7.3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40)7.4工程部质量职责 (41)7.5工程部部长质量职责 (42)7.6测量负责人质量职责 (43)7.7工程师质量职责 (44)7.8安全质量环保部质量职责 (45)7.9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质量职责 (46)7.10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量员质量职责 (46)7.11物机部质量职责 (47)7.12物机部部长质量职责 (48)7.13试验工程师质量职责 (49)八、质量管理制度 (50)8.1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 (50)8.1.1主要检测试验项目(送检测机构检测) (50)8.1.2主要检测试验措施 (51)8.2、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52)8.3、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52)8.4、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53)(一)质量信息内容 (53)(二)质量信息上报 (53)8.5、资料管理制度 (54)(一)资料管理的分工 (54)(二)资料管理标识 (54)8.6、合同支付管理制度 (56)九、质量控制程序 (57)9.1、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 (57)(一)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57)(二)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58)9.2、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58)(一)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 (58)(二)材料设备质量控制 (59)(三)工艺方案的质量控制 (59)(四)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60)(五)施工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 (60)9.3、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61)(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61)(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62)9.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3)(一)工序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63)(二)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程序 (64)(三)施工作业质量的检查 (67)9.5、质量纠偏与持续改进 (68)(一)质量成本评估 (68)(二)质量意识 (68)(三)纠偏行动 (68)(四)奖励机制 (69)(五)建立岗位培训的现代方法 (69)(六)建立现代监督方法 (69)(七)打破障碍多沟通 (69)(八)衡量任务与资源的对等性 (69)十、质量检测检验方法及措施 (69)10.1、质量检测检查的方法 (69)(一)目测法 (69)(二)实测法 (70)(三)试验法 (70)10.2、质量检测试验措施 (72)(一)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 (72)(二)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 (73)十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4)11.1 组织保证 (74)11.2 思想保证 (75)11.3制度保证 (75)11.3.1工程试验及检测管理制度 (75)11.3.2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检查验收制度 (81)11.3.3工程质量例会制度 (84)11.3.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85)11.3.5质量资料(信息)管理制度 (91)11.3.6质量管理教育制度 (94)11.3.7关键岗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 (95)11.3.8项目创优规划管理制度 (97)11.3.9样板工程引路管理制度 (98)11.3.10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99)11.3.11质量问责及奖惩制度 (103)11.3.12质量保修、回访及后评估管理制度 (107)11.3.13特殊季节质量管理制度 (109)11.3.14工程成品保护制度 (111)11.3.15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113)11.3.16工程质量举报制度 (115)11.4技术保证 (117)(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措施 (117)(二)钻孔灌注桩技术措施 (121)(三)高压旋喷桩技术措施 (122)(四)降水施工技术措施 (125)(五)立柱桩技术措施 (126)(六)土方开挖技术措施 (131)(七)钢支撑技术措施 (132)(八)防水施工技术措施 (133)(九)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质量保证措施 (139)(十)盾构掘进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40)(十一)同步注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42)(十二)管片安装质量技术措施 (142)(十三)测量控制技术措施 (143)(十四)监控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44)11.5施工保证 (144)质量管理体系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建设部有关地铁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2.现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3.现行的国家与地区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各类标准等;4.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5.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施工设计文件;6、中铁二局股份公司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编制本管理办法。
7、地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8–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二、编制目的(一)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三标中正常运行。
(二)强化和规范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贯彻执行南昌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质量目标,促进项目全体管理人员齐心协力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努力。
三、适用范围本体系文件适用于中铁二局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施工03合同段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全过程。
四、概况4.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
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南昌市南昌县与青云谱区境内。
项目合同情况: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合同造价7.15亿元,车站及配套工程 4.08亿元。
合同开竣工时间:2016.1.1~2019.1.24,工期1120历天。
合同形式为单价合同。
工程包含“三站三区间”,分别为为昌南客运站~阳光路站区间、阳光路站、阳光路站~八大山人站区间、八大山人站、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京山站。
车站由六公司承担,盾构区间由城通公司承担。
4.2地质水文及气候情况(1)地质条件阳光路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粉质黏土、中砂、粗砂、砾砂、泥质粉砂岩。
八大山人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中砂、粗砂、砾砂、泥质粉砂岩。
京山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
(2)水文条件1)阳光路站①上层滞水本场地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人工填土层之中,无上覆隔水层,下部粉质粘土层为其隔水底板。
勘察期间,未见到明显的上层滞水水位。
若持续降雨,该层易赋存上层滞水且最高水位可与地面相持平。
②潜水潜水水位埋深与底板持平,粉质粘土为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
勘察期间属丰水季节,初见水位埋深17.68~20.02 m,初见水位标高14.91~15.35m;稳定水位埋深15.38~17.72m,稳定水位标高17.21~17.65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
③裂隙水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质粉砂岩与钙质泥岩层段,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明显的碎屑岩类裂隙水。
2)八大山人站①上层滞水本场地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人工填土层之中。
勘察期间,未见到明显的上层滞水水位。
若持续降雨,该层易赋存上层滞水且最高水位可与地面相持平。
②潜水潜水水位位于底板与中板之间,勘察期间属丰水季节,初见水位埋深12.7~15.84m,初见水位标高16.24~17.85m;稳定水位埋深13.0~15.6m,稳定水位标高17.04~17.32m。
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
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
③裂隙水同阳光路站。
3)京山站①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层之中,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及城区下水管的渗漏补给。
水位随气候变化大,无连续的水位面,水量一般较小,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1.00~2.90m,而雨季持续降雨水位可平地面。
②潜水及承压水京山站地层起伏较大,潜水水位高差较大,其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层中。
粉质粘土为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
勘察期间初见水位埋深1.14~25.84 m,初见水位标高13.25~20.34m;稳定水位埋深2.33~24.34m,稳定水位标高12.22~19.52m,勘察期间地下水为潜水,局部为承压水,具有微承压性,承压水头高度为0.5~5.0m。
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
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
③裂隙水沿线的第三系新余群岩层中富水性不均一,主要受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节理)控制,裂隙(节理)多呈闭合状,一般富水性极差,单井涌水量普遍小于50 m3/d,渗透系数为0.26~0.45m/d。
该地下水与上覆孔隙水直接接触,形成互补关系,一般具统一的地下水位面。
(3)气象条件南昌市位于赣江、抚河下游。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7.8℃,最低气温-9.9℃,最高气温43.2℃。
年降雨量具有分配不均的特征,每年4~6月份(梅雨季)降雨量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51%,为丰水期;10月至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为枯水期,降水量占总量的12.8%。
根据南昌市气象台资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610.08mm(1971~2004年),最大年降雨量2356.6mm(1998年),最小年降雨量1046.2mm(1963年),最大日暴雨量208.9mm,最大时降雨量58.7mm,年平均降雨天数1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