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癌诊治

肾癌诊治

亢进/心肾衰竭/MM患者易发生危险
• 逆行肾盂造影
优点:清晰 缺点:需插管、产生逆流
鉴别诊断
• 肾脓肿 • 肾坏死 • 肾囊肿 • 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良性肿瘤) • 嗜酸细胞瘤 (良性肿瘤) • 肾腺瘤 (良性肿瘤) • 肾转移瘤 • 转移性黑色素瘤 • 肾肉瘤
2010 7th ed. AJCC TNM分期
区域淋巴结清扫从肠系 膜上动脉根部至主动脉分 叉水平 左肾包括主动脉旁、主 动脉表面以及主动脉后淋 巴结 右肾包括腔静脉表面、 腔静脉后、主动脉腔静脉 间以及主动脉前淋巴结
扩大的淋巴结清扫(双 侧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区 域淋巴结清扫的合集
五、肾癌的治疗
肾癌的治疗
局限性肾癌 的治疗 (I/II期)
局部进展性 肾癌的治疗
(III期/ IV期无远转)
转移性 肾癌 的治疗 (M1)
• 手术
• 免疫治疗
• 靶向治疗
• 放化疗不敏感 (姑息治疗)
1.局限性肾癌的治疗(I/II期)
• 部分肾切除手术 (T1首选)
根治
先天性孤立肾
对侧肾功能不全或无功能者
遗传性肾癌患者
双侧肾癌
根治性肾切除手术(T2/不能行部分肾切术T1)
• Time 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of <1 year
• Corrected calcium above ULN • Haemoglobin <LLN • High serum LDH level>1.5ULN
• 手术治疗
转移灶的治疗(完全切除改善生存)
适应征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
• 手术治疗
原发灶的治疗:减瘤术
适应征
➢体能状态好 ➢低危险因素 ➢转移灶有限 ➢原发病灶大 ➢症状明显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 risk model
•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PS) <80%
右肾
4级
MayoClinic静脉瘤栓
膈肌
的五级分类法
3级
2级
2c m
1级
0级:瘤栓局限在肾静脉内;
I级:瘤栓侵入下腔静脉内,瘤
栓顶端距肾静脉开口处2cm;
左肾
ll级:瘤栓侵入肝静脉水平以下

的下腔静脉内,瘤栓顶端距肾

静脉开口处>2cm;

III级:瘤栓生长达肝内下腔静脉

水平,膈肌以下;
高分次剂量改 善放疗抵抗
➢ 缓解骨/脑转移症状(2/3缓解症状,20-25%完全缓解)
➢ 局部不可切除/复发者改善局控
六、预后
影响预后主要因素
Ø 病理分期(Fuhrman核分级)、组织学因素(嫌色细胞癌优于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癌)
➢ 体重减轻 (33%) ➢ 高血压 (20%); ➢ 发热 (20%) ➢ 夜汗 ➢ 不适 ➢ 精索静脉曲张 (2% of males) - Usually left sided
副瘤综合症(免疫系统反应/抗体、Tcell、激素、酶、细胞因子等)
➢ 高钙血症 (5%) ➢ 红细胞增多症 ➢ 非转移性肝功能不良(stauffer syndrome)
射频或冷冻消融术
不能手术且最大径<4cm(特别<3cm) 且位于肾周边
积极观察
部分有严重合并症或预期寿命比较短的高龄且肿瘤最大径<4cm
肾动脉栓塞
仅用于缓解症状的姑息治疗,无生来自受益细胞因子、放术后辅助治疗 化疗均无推荐
2.局限进展性肾癌的治疗
(III期/IV期无远转)
根治性肾切除术
同侧肾上腺切除术: 如受侵或转移
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
内容
• 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 组织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临床分期 • 治疗 • 预后 • 常见遗传性肾癌综合征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流行病学
•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_3% (男性7th,女性9th) • 高发年龄50_70岁 • 男/女 1.83; 城市/农村 4.31 • 分为散发和遗传性
2012 ISUP Vancouver RCC classification
Clear cell 70-85%
papillary 7-15%
others
chromophobe 5-10%
Fuhrman核分级 ➢ 高分化 ➢ 中分化 ➢ 低分化
常见病理类型特征
三、临床表现
• 肾癌三联症:血尿、腰痛、腹部肿块(10%) • 其他症状:
➢ 遗传性或家族性肾癌占2%_4%
病因学
化学物 暴露 NSAIDs
高血压 血透
抽烟 肥胖
危险因素
抑癌基因 散发和遗传性肾癌均有
染色体3p结构改变 VHL/TSC
基因
(遗传性肾癌)
癌基因 MET
二、组织病理
l 起源于肾实质 泌尿小管上皮系统
l 多单侧、单发 • 多位于上下两极 • 多有假包膜
2004 WHO 分类
➢体能状态好

➢肾切除术后DFS长
切 除
➢易切除/孤立肺转移灶
➢可切除腹腔孤立转移灶

➢可切除骨转移灶

➢对免疫/靶向治疗有效
全 切

不用辅助治疗
➢ 免疫治疗 ➢ 靶向治疗
改善生存 临床试验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
• 全身治疗(主要依据肾透明细胞癌临床试验做出推荐)
➢ 免疫治疗
➢ 靶向治疗
• 放疗(不改善生存)
四、诊断与临床分期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 必选影像学检查项目
胸腹部CT 参考影像学检查项目
骨扫描:症状、ALP 、≥III期 头部MRI:症状 腹部MRI:瘤栓
肾肿瘤穿刺活检
➢ 消融治疗前明确病理诊断 ➢ 靶向或放化疗前明确病理诊断 ➢ 对小的肾脏占位进行积极监测
• 静脉尿路造影
优点:简单,无需插管/感染危险 缺点:碘过敏史、严重甲状腺功能
IV级:瘤栓侵入膈肌以上下腔静 脉内。
总结:局限性及局限进展性肾癌的治疗
3.转移性肾癌的治疗
常见转移部位(30%肾癌初诊转移) ➢ 肺(75%) ➢ 软组织(36%) ➢ 骨(20%) ➢ 肝(18%) ➢ 皮肤(8%) ➢ 中枢神经系统(8%)
手术治疗
➢原发灶的治疗 ➢转移灶的治疗
全身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如影像学或术中发现肿大 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仅对分期有益
肾静脉/腔静脉瘤栓:T3bN0M0的患者 行肾和(或)腔静脉瘤栓取出术
根治
术后辅助治疗
无标准辅助治疗方案 TKI临床试验(2015) 手术未能切干净者可选择放疗
新辅助治疗
仅限于临床试验(肿瘤缩小,无DFS获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