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三)_202004192051201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三)_202004192051201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三)一、判断题(对下列各题判断对错,正确的请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T )2、根据教育的内容可以把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F )3、《学记》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T)4、教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T )5、教育只能适应学生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F )6、老鹰教雏鹰学习飞行和学觅食,这就是教育。

(F )7、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取消考试。

(F )8、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

(T )9、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T )10、学校的产生促进了教育活动的专业发展。

(T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强调学思结合和学行结合的教育家是(A )1、我国古代倡导“学而时习之”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B )A 培根B 夸美纽斯C 卢梭D 洛克3、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C )A 康德B 洛克C 卢梭D 杜威4、被誉为“教育学的圣经”是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著作(D )A 《大教学论》B 《教育漫话》C 《爱弥儿》D 《普通教育学》5、强调定量研究成为20 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的是(C )A 文化教育学B 批判教育学C 实验教育学D 实用主义教育学6、杜威提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主张被称为(A )A 现代教育派B 传统教育派C 形势教育派D 实质教育派7、学生按照一定规则来选择学习的课程属于(B )A 必修课程B 选修课程C 直线课程D 螺旋课程8、18 世纪在格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的德国哲学家是(B )A 卢梭 B 康德C 赫尔巴特D 裴斯泰洛奇,说明教育的(B )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10、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B)A 决定作用B 生理条件C 外在作用D 主导作用11、首创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捷克教育家(B )A 杜威B 夸美纽斯C 卢梭D 洛克12、把规划好的计划、方案和标准等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C )A 课程规划B 课程评价C 课程实施D 课程开发13、教育对社会文化做出肯定和否定的评价属于文化的(C )A 传递功能B 选择功能C 批判功能D 交流功能14、对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与安排的预期设计属于(D )A 教学目标设计B 教学策略设计C 教学内容设计D 教学时间设计15、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是(C )A 讨论法B 问答法C 发现法D 实验法三、名词解释题1、产婆术1、产婆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

对年轻人的教导不是直接将思想、观念或结论告诉他们,而是采用讨论问题的方式与他们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认识。

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3、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平衡各方教育利益、协调教育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4、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5、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立教学全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系统策划过程.四、简答题1、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价值何在?(1)教育学的理念与实践意义。

教育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对于促进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引领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2)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灵魂,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

(3)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必要前提。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和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检。

(4)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合格的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举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哪些表现?(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教育在向人类新生代传递以往智慧结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后人传承着保守的文化因素。

(2)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教育一直承担着锻造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使命,结果在人的头脑深处逐渐浇铸出唯科学是真、是善的思维模式。

(3)强化种族中心主义每个国家都强调爱国教育,其结果一方面巩固了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却使人类社会走向逆向发展,造成分裂和蒙昧主义。

(4)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结果出现了一方面极需人才,一方面又出现了教育过度和大量的教育浪费,这一由教育引起的负向效应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有哪些?(1)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更加普遍和直接的具体体现。

2)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

实现弹性化,开放性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世界各国学制发展的共同选择。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遍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遍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日益明显。

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学校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5)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共同的目标。

4、简要回答教师应履行的基本职责。

(1)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更加普遍和直接的具体体现。

2)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

实现弹性化,开放性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世界各国学制发展的共同选择。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遍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遍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日益明显。

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学校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5)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共同的目标。

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的工作任务。

5、青少年儿童具有那些合法权利?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享有作为一个人的全部权利。

一般而言,青少年儿童享有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为五种:(1)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定的生命权、健康权和医疗保健获得权。

(2)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保护。

(3)发展权:每个儿童都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包括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

(4)参与权:每个儿童都有处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并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5)受尊重的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受到尊重的权利。

五、辨析题1、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就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个说法是片面的。

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可以能动地调整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还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施加系统的影响,促进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进步。

但是,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受制于受教育者的先天遗传因素和身心发展特点,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但是,洛克过分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先天遗传因素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影响。

因此,此观点是片面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2、目前,在中小学课堂上经常出现以下倾向:一是“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讲得过细,面面俱到;二是“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找题单,上课用题单,讲解对答案;三是“一问到底”,满堂问,常常将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截成几段,老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指导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的框子里才肯罢休;四是“一看到底”,满堂看,自由看书,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

请结合相关教学原理分析这样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吗?教师应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1)我认为上述四种教学法都是无效的。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交互的过程,是学生知识有意义地建构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要少讲,要让学生通过对话、思考来进行知识的学习。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了在课堂上实施教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的教学观念的冲突,不少教师只是机械地贯彻实施。

只是改变了教学的方式,而完全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如此,不仅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

如:“一讲到底”就是讲得过多,讲得过细,面面俱到,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自己消化的时间;“一练到底”,满堂练的结果自然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徒耗学生精力,事倍功半;而“一问到底”,“问题教学”离不开“问题”,但课堂提问并不等于“问题教学”,课堂提问要有限度,不能滥用,不能整堂课从头问到尾,要适时而止。

(2)提高传统讲授法效率的途径有:1.讲清知识脉络,引导学生自觉探索2.课堂教学由枯燥乏味变为主动有趣3.讲授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

六、论述题1、结合某一课堂教学实例谈谈你对一堂好课标准的认识。

(1)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用与生活联系的方法导入课题,在课堂上跟学生讲述地球运动的原因、方向、周期。

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堂上学生能否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且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投入,既有教学活动的温度也有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

(2)课堂上能否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能不能同伴合作、互相交流,共同研究问题。

教师要营造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氛围。

高效率的课堂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教师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程序;师生活跃的思维活动;最大限度的目标达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