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城墙文字介绍

西安城墙文字介绍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以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都城建设总设计师,开始修建宫城和皇城。

第二年完工。

继之营筑郭城。

唐王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首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

外部城墙周长36.7公里,其宽9~12米,高5米多。

其时,全城面积84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

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五风来仪,俨然世界文明中心。

唐末,黄巢起义,于公元881年攻占长安。

后唐政府军很快收复长安。

史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

然而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

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长安的宫室。

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唐城沦为废墟。

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改建长安城;舍弃了原来的郭城和宫城,以皇城墙为新的长安城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

在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命令下,洪武三年〈1370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8年之久。

明城墙南城墙和西城
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

明隆庆年间〈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明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

清乾隆年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城楼,增砌包砖,并完善了排水系统。

至此,这座城墙才得以延存下来。

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