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语大全之刊物百期寄语

寄语大全之刊物百期寄语

刊物百期寄语【篇一:创刊100期寄语】《今日锦溪》创刊100期寄语《今日锦溪》编辑部不经意间,《今日锦溪》已走过了1600多个日日夜夜,刊出了整整100期!在此,我们向始终关心、支持和帮助《今日锦溪》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今日锦溪》是我们锦溪人自己的第一份刊物,创刊于2006年元月1日,至今,已展现了百期的迷人风采。

她倾注了锦溪公司决策者的关怀,凝聚着采编与创作人员的汗水,更寄托了锦溪员工对未来的憧憬。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今日锦溪》就紧密伴随着锦溪发展的每一段历程,忠诚记录下公司前行的每一步深刻印迹,共同见证了锦溪人追求理想的每一个辉煌瞬间。

如今,走过百期的《今日锦溪》已经褪去了创刊初时的稚嫩,正以成熟大方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从二线竣工到余热发电投运,从节日晚会到十周年庆典,从生产操作到文娱生活,有严寒酷暑干劲冲天的场景,也有吹拉弹唱轻歌曼舞的画面……细细翻阅百期报纸,我们不难发现,她不仅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印精致,而且在报道内容上求真务实,真正做到了弘扬锦溪特色文化,塑造“青溪峰”商标品牌,反映员工与客户心声,增强公司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展示锦溪发展方向,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以企业传媒特有的亲和力成功筑起了公司与员工交流的平台,架起了公司与客户沟通的桥梁,成为连接锦溪与社会各界的纽带;通过高品位、全角度、多层次的表现形式,成功打造公司对外宣传的“名片”,成为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今日锦溪的“窗口”。

小报纸,大空间。

根据新时期下《今日锦溪》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宣传平台,进一步创新办报手段,强化宣传通联工作,提升办报质量,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让《今日锦溪》伴着墨香,顺畅地走向员工、走近客户、走入社会。

100期,凝聚着既往的成绩,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起点。

六月,一个绚丽多彩、歌声飞扬的季节,我们又上路了,所幸的是有您与我们一路同行。

【篇二:百期寄语】百期寄语1、愿《学生工作》有更多的百期圣诞,等到第二个百期时,我们这些记者还能聚在一起吃我们自己包的饺子!(陈泽民)2、百期这样一个历程,总是不易,能有幸在这里工作并能尽一定的绵薄之力,是一种荣幸。

祝《学生工作》越来越得大家的喜爱。

(陆梦婷)3、《学生工作》百期校刊“文以载道,思传千古”。

(黄虹)4、送上我的祝福吧,在校刊的这一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将使我受益终生的东西,或是知识或是经验。

衷心祝愿校刊在今后能越办越精彩。

(钱凯)5、鸟儿在天空亲吻湛蓝的晴空,鱼儿在海里感受大海的温度,我们在《学生工作》吮吸新鲜的乳汁!(张林琳)6、在未来的日子里,祝校刊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出更美的花,结出更硕的果!(徐珊珊)7、希望《学生工作》的平台能搭得越来越高,并有一批自己的fans。

(王艳萍)8、100期,15年,比我们每一位记者都年长呢!寿星,生日快乐哦!期待200期,300期。

(王洁)9、一百次的开创与不断改进,一百年的努力与不断收获,我们坚信今后会有无数个一百等待我们。

祝校刊一百期生日快乐!(姜飞云)10、希望200期的校刊更加成熟和丰富,也就是25年后回到母校还可以翻阅她的成长!(王晶)11、一百期,我们停留匆匆的脚步,回首展望:回首,我们有收获,也有不;展望,我们勾勒出清晰的远景。

(黄仁武)12、期待《学生工作》有更好的东西献给大家,也祝福她有更精彩的明天。

(姚静静)14、愿校刊在阳关下像花儿一样绽放!(徐静)15、愿校刊带着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心愿展翅翱翔吧!(陈菲)16、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校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内容覆盖面也较广,只是有时候依旧会感觉太过单一。

(谭水桃) 17、100期,100个成长的脚印,我们有幸见证便更加珍惜每一次思想的闪光!(吴昉昉)18、在坚持自己创刊宗旨的基础上,从内容和形式上出彩,从内涵和品位上提升,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洪梅)19、愿校刊是干旱的雨露,给每个生命旅途中的人带来生命的滋养。

我们的笔是露珠的点点滴滴。

(葛静雯)20、愿校刊是东方之神起,沧桑回顾百年。

(读者:湘云逐雪)21、要做就做最好,一百期的积淀,带来的是丰富的经验,延伸的是新的起点和机遇。

(读者:潇香妃子)22、作为我们学校的指导性刊物,学生工作一直在用心做到最好,我翻阅过,体会到这一点,衷心祝福她越走越好。

(读者:白云飘飘) 23、精益求精方可脱颖而出,创新是前进的生命力,愿百期校刊在不断创新中青春永驻。

(读者:未来战士)24、百期是成熟的标志,也是前进的动力,校刊永远的承诺:最好的永远在后面。

(读者:窗边的豆)25、关注一份校刊的发展就像看一个小孩在成长,越来越多的惊喜和收获。

(读者:阿童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工作》迎来了她的百期华诞,有丰收的喜悦,更应是新的起点,希望在全体编辑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工作》能越办越好!——校刊主编袁秀静【篇三:创刊100期贺词】《德生天地》100期回想仓管部:蒋海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内刊《德生天地》就已经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历程,走过了12个春秋,编辑到了第100期。

看着公司墙报栏里张贴的“100期大型征文活动”的通知,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见证了《德生天地》从孕育到新生、从策划到创刊一路走来的老读者,我拿起了久违的笔,实在是有太多的话想要一吐为快。

回想1997年金秋,《德生天地》创刊初始,梁总所说的话至今还记忆犹新:“德生一定要创办自己的刊物,要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要将德生人特有的风采和精神面貌永远记录下来。

”当时,几个参加创刊会议的人都被安排了任务,大家分工合作,发动属下员工和干部积极投稿。

其次,《德生天地》当然要体现德生人的故事和德生公司的文化内涵,管理理念和服务宗旨等。

所以创刊首期,由梁总的“全面质量管理中的皇帝论”、“程咬金的三斧论”、“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这三篇管理小论文抛砖引玉。

在这三篇短文中,梁总精辟地点出了德生企业管理的要点:1、定位服务态度:“给你的服务对象提供‘皇帝式’的服务”;2、抓关键问题:“动用5s等手法找关键问题,用三斧利索解决,关键是练成解决问题的三斧”;3、工程技术力量:“企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工程技术队伍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工程技术队伍是企业的财富之一”。

而其他几个负责人也积极参与,有的把自己的打工故事写出来和读者分享,有的将德生同事的先进事迹写出来和读者共勉。

再加上几篇管理文摘、消费者来信等,收编的内容也就齐全了,《德生天地》也终于可以面世和读者们见面了!第一期的内容,给人的总体感觉很好,内容真实,观点明确,可读性强,不仅很好地记述了德生公司的起点和德生人的工作生活状态,还将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刊登了出来,鞭策我们精益求精,做得更好。

有了第一期的良好开头,德生的干部员工们都开始踊跃投稿,把自己的心情故事投向《德生天地》。

同时,《德生天地》也成了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管理经验的窗口,我就是通过这个窗口发表了一些管理上的见闻文章,也从“管理文摘”上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

后来,又先后开办了“车间窗口”、“学习心得”、“人在途中”、“健康之友”等栏目。

为了激发更多的员工投稿和献计献策,公司还特设了稿费,员工来稿一经采用,就会发放稿费以资鼓励。

为了方便员工投稿,公司又专门在车间上下班的楼梯口设了投稿箱,由各车间编委定时收集打印上交编辑,编辑人员再经过筛选修饰后才能登上《德生天地》。

有了丰富多彩的员工投稿,好文章、好主意不断出现,本人也断断续续在《德生天地》上发表了二十来篇稿件。

闲时,登录德生的公司网站,点击“德生天地”,就能回味一下自己写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觉得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德生天地》编辑到第68期以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对她的关注也逐渐减少了一些。

而期间,编委会的人员也几经改头换脸,还聘请了专人,专职负责《德生天地》的编辑和公司内的企业文化宣传。

虽然没有每期都看《德生天地》,但我还是发现,现在的《德生天地》和以前的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内容上,增加了公司每月发生的动态新闻和重大活动的报道,还有德生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专访。

但与此同时,也少了一些公司领导发表的文章,让我们这些希望能从领导们的成功之路里,有所感悟有所成长的人,少了一些学习的机会。

我很喜欢写自己的心情故事,也喜欢看别人写的心情故事。

一路走来,谁会没有自己的故事呢?把那些往事记录下来,也就还原了自己每一步成长的足迹,我想,这对别人多多少少有些借鉴的作用。

《德生天地》是德生的企业文化之一,它反映和记载的是德生人的奋斗史和德生公司的成长发展史。

很多已经离开公司的德生人,不管现在他身在何处,只要登录德生网站,打开“德生天地”,都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曾经的笔迹。

回想过去在德生的岁月,不管是好是坏,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德生人。

今天,《德生天地》已经顺利出刊到了第100期,这离不开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编委会成员们的执着和努力,也离不开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参与和关注。

它是我们德生人信念和精神的升华。

《德生天地》是否有可读性?关键是文章的内容能否对读者产生吸引力!我个人认为,能煽动读者情感的文章才有吸引力。

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有那么多读者,是因为他能结合历史,虚拟出一个个江湖故事,把江湖儿女的侠骨柔情描写得入木三分,让人看了还想看,总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这就是人的好奇心使然。

我幻想着,有一天,《德生天地》是不是也会弄出个关于“德生”的连载故事来?那可有看头了!我看过《联想为什么》和《华为的冬天》等企业管理著作,它们很注重实效,观点新颖突出,读后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给人很大的启发和触动,不愧是优秀企业的优秀文化。

让我们一齐努力,为《德生天地》加油!??我们走在大路上——写在《设计简报》100期之际亲爱的读者,当您看到本期《设计简报》时,您将与我们共同分享《设计简报》迎来出版第一百期的喜庆和愉悦。

中国传统文化,对“百”字有着特殊的偏好。

人们熟知的成语“百花齐放”、“百炼成钢”、“百战百胜”、“百鸟朝凤”等等,都是由“百”引出的赞美和祝福。

从1998年到2012年、从第1期到第100期,这些数字背后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历史时空一轮又一轮创新发展的历史!从不定期到双月刊,这些编码的背后是《设计简报》忠诚与朴实的记录!见证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从小到大的蓬勃、从成长到壮大的快乐。

记忆的快车使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

面对历史的时空,江苏院人心灵深处充满斑斓的情感100期《设计简报》,是企业成立50年的精神传承和发展轨迹的画卷;100期《设计简报》,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14年创业、创新、创优的公开日记。

100期《设计简报》,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健康发展的成长史记。

100期《设计简报》,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光荣与梦想的心灵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