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解读
3
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 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
第一篇 总 则
4
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5
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6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7
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 度、“一通三防”的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
第一篇 总 则
2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
定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建立 的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15种。其中的安全技术审批制度,要确 定各类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方案等安全技术审批的内 容、程序、标准、时限、审批级别;审批人员职别和资格,编制、 审核、审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安全技术审批应保证依据充 分、正确,内容全面、具体,安全措施可靠,能够有效指导生产施 工、作业和操作。
第一篇 总 则
规 范 要 求
2、工作面作业规程不仅仅是只需要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看 懂就行,更需要符合现场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让现场 操作人员看得懂、会操作。在编制作业规程时使用规范用语,统 一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和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规范图例, 文字要清晰流畅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某矿区以前往往采用“上 起”、“下起”、“峒子”等地方土语来称呼某些倾斜巷道,用 “溜子”来称呼刮板输送机都是不规范的。编写组在总结全国煤
第一篇 总 则
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 2 级办法》中的规定。 根据《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 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 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 推荐性标准。 为提倡科技进步,《标准化法》还规定:对已有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各企业应遵照执行;同时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 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而《煤矿作业规 程》中所规定的工程质量等应看成是企业标准。因此在编制作业规
场实施才能得以体现。煤矿通过采用学习、考试、执行、安全检查等
方式来贯彻落实煤矿作业规程。 管理环节:主要包括对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规程的复查、补充 措施、总结和安全检查等环节,从而保证作业规程得到有效落实。
第一篇 总 则
5
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要做到: 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要求,采用规 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 号;采用计算机编制。
合了有关技术法规的要求,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公式和案例,自动
生成格式规范的作业规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作业规 程的编制、贯彻学习和补充修改、监督检查工作。
第一篇 总 则
6
编制煤矿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资料:
1
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础工程等设计) 文件、资料。
2
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 质条件变化的勘察资料。
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的准则,是煤矿贯彻安全生产方 针、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体现。作业规程编制和实
施责任制,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事故隐患
排查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之中,因此《指南》指出必须建立并 实施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制度和实施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在煤矿作业 规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责任,可以保证煤矿作业规程得以有效地 贯彻实施。
规 范 要 求
1、煤矿企业作业规程的编制由谁具体负责编制,全国不同 煤矿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单位由技术科的相关技术人员编制, 有的单位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指南》规定的 “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是 考虑了全国情况确定的。对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小煤矿、施 工单位没有配备技术人员的,可以由煤矿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本条要求最根本的理解是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
第一篇 总 则
4
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落实、管理等环节形成一个完 整的系统。此间缺一不可。 编制环节:可参考第五条解读。 审批环节: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分工,对作业规程进行严格审查, 查漏补缺,同时要签署审查意见。 贯彻落实环节:贯彻落实《煤矿作业规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 节。作业规程的一切内容均是为现场生产服务的,最终也只能通过现
3、作业规程应采用计算机编制。考虑到手写规程的可读性较 差,不便于修改等诸多缺陷,《指南》建议“作业规程应采用计算 机编制”。编写组建议采用Word办公软件或专门的作业规程编制软 件来编制规程,版面采用A4纸张,主要文字采用仿宋小四或宋体小 四号字体,分章节来编,并附相关图表。 全国各重点矿区多采用作业规程编辑软件来编写规程,软件系统融
法等工艺。目前采用的掘进工艺一般为:放炮掘进和机械化 掘进(综掘)等工艺。
第一篇 总 则
因此,采掘作业规程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是要与不同的地质 条件,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不同的采煤、掘进工艺相适应。此前, 煤矿在进行“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时,没有统一的编制规
定,各自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在许多方面都有不规范、不全
第一篇 总 则
2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的单位。
我国现有煤矿,除少数采用露天开采外,主要采用地下 开采的方式,工作环境复杂,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 板、冲击地压、高地温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同时煤矿采用的 采煤和掘进工艺也多种多样。目前采用的采煤工艺一般为:
炮采、机采、综采、水采、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法、充填采煤
制,使以前繁杂的工作程序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篇 总 则
9
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后,应征求施工单位负 责人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
◆需要单位施工负责人签字
完成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后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可以进 一步确认编制的作业规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便于现场操作。同 时,施工单位负责人也可对作业规程中描述的各施工环节和特殊 条件以及安全措施提出建议和意见,施工单位负责人同意并签字 后,再履行上报审批程序。
确保作业规程更加符合现场实际。
第一篇 总 则
8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对工 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中的规定。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应参照《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中 的样本。
1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 煤矿技术人员应该紧密结合作业环境条件,根据所采用的施工 工艺和施工方法来编制作业规程,使其符合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 才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进行。绝对不能为了应付检查,照搬 照抄其他作业规程,也不能原版套用本书的案例。如在对某煤矿安 全监察中发现,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单从规程的编制本身来 看,应该说比较完美,对于一个乡镇煤矿来说,能够编写出这样的 规程来实属不易。但通过下井检查发现,现场作业根本与规程是两 码事:规程规定的是采用正规的壁式采煤、采用正规的落、装、运、 支等工艺,但现场却采用残采工艺。后来通过了解得知,其看似完 美的“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照搬某矿业集团公司某煤矿的,根 本不能用这本规程去组织现场施工。
矿作业规程编制特点时发现,不少国有煤矿的作业规程内容比较
齐全,也实行了微机处理,但有的条款仍与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相符。有的作业规程中的安全技术
措施没有针对性,只是简单的抄写《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条款,
有的是抄袭别人的规程条款,这些都是不符合本条规定的。
第一篇 总 则
规 范 要 求
第一篇 总 则
3
煤矿企业作业规程的编制由谁组织、由谁具体编制,全国不同
的煤矿有不同的做法。多数煤矿认同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区 队)人员对规程进行会审,并最终由总工程师签署意见。目前有的 省(市)已经明确了相关的规定。专家建议:采掘作业规程必须经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必须对作业规程编制质量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会审。对于 已经明确了相关规定的省(市)所辖煤矿,要严格按照所在省(市) 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一篇 总 则
3
编制煤矿作业规程的原则是:
1
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 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 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广、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 经济效益。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 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 规程组织施工。
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第一篇 总 则
7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 场勘察。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 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 做好准备工作。
解读
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进行现场勘察,已经 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编制作业规程之前,由矿井分管领导或主管 部门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及有经验的工人 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既可以检查现场的施工条 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 同时又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程时,规程确定的工程质量等标准,均应高于或等同于《煤矿安全
规程》、安全监测监控标准、机电设备等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行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