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试行)修改说明省交通厅制定的《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下称《验收标准》)自2006年颁布实施以来,不仅为汽车客运站的站级验收工作提供了工作依据,而且为各类投资主体提供了站场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实现我省汽车客运站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省汽车客运站场的规划和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验收标准》在体例上和相关指标上的不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及功能上的滞后等亦逐步有所显现,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站级验收申请表》等材料之间的指标项目差异,也给管理部门、汽车客运站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带来了一些不便。

为引导我省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向以人为本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同时,增强《验收标准》的可操作性以进一步做好站级验收等管理工作,省厅根据近两年《验收标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委托省道路运输协会组织修订了《验收标准》。

经多次组织专题研讨,征求有关企业、专家意见后,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于2008年七月在全省运输站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提交各市讨论通过。

修订后的标准着重在引导站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要求方面,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补充,现具体说明如下:第一部分有关指标调整内容一、最高聚集人数《部标》对站场的基础设施的多数指标是依据站场运行过程中的“最高聚集人数”这一指标为基础测算的。

而最高聚集人数又以“设计年度日旅客发送量”乘以一个“计算百分比”。

本次修改,主要根据多数地方的反应,适当降低“计算百分比”的取值。

原则上取《部标》表A.2中的中间值。

即: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10000人次的,“计算百分比”取9%;5000人次的,取11%;3000人次的,取12%;2000人次的,取12.5%;300人次的,取20%。

从而得出各站级的“最高聚集人数”为:一级:A 类900人次;B类 550人次;C类 360人次;二级:A类550人次;B类 360人次;C类 250人次;三级:250人次;四级:60人次;五级:30人次;一至三级站的“最高聚集人数”适当降低。

二、站前广场现行《标准》只要求一、二级站有“站前广场”,本次拟将三级站的“站前广场”也作为强制性要求。

根据一、二级站“站前广场”按“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2平方米;三级站每人1.0平方米计算,得到各站级“站前广场”的面积(平方米):一级:A类1100;B类660;C类430;二级:A类 660;B类430;C类300三级:250站前广场的面积相应减少了一点。

三、发车位数发车位数仍按现行《标准》的计算办法,它与“最高聚集人数”、客车平均定员有关。

由于“最高聚集人数”降低,发车位数会有所下降。

但根据生产实际,现行的发车位数基本还是切合实际的,故调整综合系数K,统一取1.7,使发车位数与现行《标准》基本持平,从而得到各站级的发车位数:一级:A类17个;B类10个;C类7个;二级:A类10个;B类7个;C类5个;三级:6个;四级;2个;五级;1个;简易:仅要求有发车区域,没有具体数量要求。

四、停车场面积停车场面积仍按现行《标准》确定的办法计算,并对尾数取整而得,计算结果与现行《标准》相差不大。

五、候车厅|候车厅面积是以“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0平方米计算,故其数值与“最高聚集人数”相同。

由于“最高聚集人数”指标作了适当的降低,故候车厅面积指标也相应降低。

六、售票厅面积和售票窗口数售票窗口数主要取决于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及售票速度。

现行的《标准》中,一、二级站的“售票窗口”没有按A、B、C分类,与站场的实际规模不匹配,故本次修正对一、二级站的售票窗口、检票口和候车室座椅也按A、B、C类分类给出数值,使其更切合实际。

一、二级站每窗口每小时售票张数取120张(电脑售票),三级以下取100张,得出各站级的售票窗口数:一级站:A类8个;B类5个;C类3个;二级站:A类5个;B类3个;C类3个;三级站:3个;四级站:2个;五级站:1个;售票厅面积由购票室和售票室两部分组成,均与售票窗口数相关。

现场验收时重点是核查购票室的面积,故将购票室面积和售票室面积分列,便于核查。

七、行包托运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业的兴起以及班车小件快货的开行,旅客随身携带的大件需托运的行包量已较少。

现行《标准》对行包托运处设定的指标,企业和站场普遍反映脱离实际。

按《部标》,行包托运处包括托运厅、受理作业室和行包库房三部分。

一般行包托运处均在候车厅内,考虑到业务量较少,占用候车厅作为托运厅未尝不可;在业务量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受理作业室堆存行包也是可以的,所以本次修改,将行包托运处的指标仅列出“受理作业室”的面积作为强制性指标,根据各站的业务量自行设置行包库房更为切合实际。

另外将“托运单元数”,取其下限计算。

即:一、二级站(除二级C类)“托运单元数”取2,二级C类取1。

八、综合服务处《部标》将问讯、小件寄存、邮电通讯、失物招领和信息服务合为“综合服务处”。

实际上,站场一般还是将问讯与小件寄存分设的,另外信息服务的内容也不明确,故建议在“综合服务处”下分“问讯”和“小件寄存”两项。

“问讯处”含“失物招领”,面积在10至20平方之间;“小件寄存处”的面积按95年的《部标》计算,并将0.25件/人次调减为0.1件/人次计算;“邮电通讯”“信息服务”不作具体的核查。

如此得到的数值比较切合实际。

九、站务员室《部标》将站务员室的每人占用面积由1.5平方米提高到2平方米没有太大的意义。

故建议还是按95年的《部标》,每人占用为1.5平方米计算。

相应调低站务员室的面积。

十、广播室一、二级站的广播室面积全部调减为10平方米。

十一、饮水室(处)一、二、三级站均设“饮水室(处)”,但面积上不做要求。

候车室面积比较大的,在多个位置设“饮水处”可能更加方便旅客。

十二、男女厕所厕所的面积按《部标》的标准计算,并男女厕均取5%这一比例。

相应增加厕所的空间。

针对一些站场女厕的面积较小的问题,故将男女厕面积分列,使女厕的面积稍大于男厕。

《标准》(设施部分)中的“办公用房”、“汽车尾气测试室”、“汽车维修车间”、“材料室”“锅炉房”、“门卫、传达室”项目不再列出。

汽车尾气测试用的仪器放置在车辆安检槽附近即可。

第二部分有关增加内容修改版分别对场地设施、站台与发车位、消防与环保以及智能系统等方面的建设、设计,增加以下内容。

一、场地设施1.站前广场应明确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

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级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进站口、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米。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

3.残疾人通道凡是有台阶的站前广场、候车室、站台、发车位等区域均应设置符合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规定、方便残疾人员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并标有无障碍标志牌。

自站房入口至问讯处应铺设盲道。

4. 停车场的客流、车流、行包流应避免交叉干扰,各功能区(落客区、停车区、洗车位、汽车安检台(槽)等)分布合理、明确。

通向洗车位及汽车安检台(槽)前的通道应保持不小于10m的直道。

5.停车场的进、出通道如为单车道时,车道净宽应不小于4M,双车道时,车道净宽应不小于6M,因地形高差,通道为坡道时,双车道应不小于7M。

站前广场明确应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等二、站台与发车位1.发车位与检票口之间宜设置站台,站台的净宽度应不少于2.5M。

2.发车位为露天时,站台应设置雨棚。

雨棚净高应不低于5M,向前伸展须完全遮蔽客车车门。

3.发车位与站台前沿之间应设有车轮限位装置。

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发车位宽度应不小于 3.5M;发车位与停车区之间的出车通道净宽应不少于12M。

三、消防、环保1.汽车客运站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站场洗车污水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入下水道系统。

3.停车场周边宜种植常绿乔木绿化环境及降低周边环境噪声。

四、智能系统(一)用房基本要求1.环境要求1.1基本要求空调系统,保证24小时温控;防潮防尘;合格的电源系统(主要是电压及电流的稳定);相应的消防设备。

1.2推荐要求不间断电源(UPS)配电系统;防雷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2.网络要求本单位的局域网建议采用5类或超5类的双绞线(或光纤)构建骨干带宽100M或以上的局域网,客运站智能系统室须有2个以上的网络接入点。

3.硬件要求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1 机柜(1.2米或以上) ≧12 PC服务器 ≧13 网络交换机(100M或以上,12口) ≧14 防火墙≧1如与互联网联接,推荐使用(二)功能要求1.整体要求智能系统的各子系统间应有效实时联接,建立相应业务逻辑关联机制,如:票务系统应根据车辆调度情况进行相应售票,财务系统应按照实际售票情况予以结算,电子显示系统应显示实时的班次、票价等信息。

2.具体要求2.1票务信息系统应提供站内售票、异地售票、联网售票、网上售票和自动化售票等各种票务方式,还应尽量向旅客提供票价信息、车辆信息、行车路线信息、出行前乘车信息、换乘信息和行车时刻表等信息。

2.2车辆调度系统应包括车辆进站报班及回场检等功能,并应充分利用营运车辆IC卡电子证件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等科技信息技术,实现科学的运营调度和公共服务。

2.3监控系统应有效覆盖站场及周边区域,并提供与行业管理部门的监控数据接口,实现与运政视频监控执法管理等系统的有效联接。

第三部分验收表修改内容对照表一、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表对照表(设施部分)单位:m²二、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设备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