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新时代、 新变化和新体系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新时代、 新变化和新体系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8, 8(3), 226-234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mmhttps:///10.12677/mm.2018.83027The New Era, New Change and New Systemof China’s Electricity System ReformJiaxiong Wei1, Yongxiu Bai2, Yuan Wang3*1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Xi’an Shaanxi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3School of Management of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ShaanxiReceived: May 13rd, 2018; accepted: May 28th, 2018; published: Jun. 5th, 2018AbstractChina’s Electricity System Reform (CESR) started in 1980s, experienced some development stages, such as fund-raising operations, government-enterprise separation and etc. Now CESR has entered to a new era of electricity system reform. New Electricity System Reform (NESR) centered on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which triggered a series of new changes and formed a new opera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review of GESR proces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market entities, pricing mechanism, electricity trading and electricity regulatory before and after NESR, discovers some new changes, and builds a new system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operation based on PDCA. At last,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ring to the close.KeywordsNew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Electricity Market, Electricity Regulatory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新时代、新变化和新体系韦加雄1,白永秀2,王渊3*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西安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3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收稿日期:2018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8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5日*通讯作者。

韦加雄等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等发展阶段,现已进入电力体制改革的新时代,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放开售电市场为核心,引发了一系列新变化,形成了新的运行体系。

本文基于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的梳理,从市场主体、定价机制、市场交易、电力监管等方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其中的新变化,基于PDCA构建了电力市场运行的新体系。

最后,针对新体系运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电力监管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指导意见》(中发[2015] 9号),拉开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在经历过集资办电、政企分开、早期电力市场化后,开启了以新一轮电改为代表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新时代。

2.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入新时代1949年10月,我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1,归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2管理,下设电业管理总局,电业管理总局下设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大区电业管理局。

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政企合一的电力管理体制,各大区电业管理局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分区域管理电力的生产运营。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力基础设施出现短缺,社会发电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解决电力短缺问题,我国开始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探索[1],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早期电力市场化三个阶段后,迈入电力体制改革新时代。

2.1. 集资办电(1978~1987)1982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征集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通知》(中发[1982] 49号文),从各地区、各单位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用于能源与交通基本项目的建设。

在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华能汕头燃机电厂、华能大连电厂、华能福州电厂等众多独立电厂纷纷建成。

1985年5月,《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 72号文),提出集资办电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集资扩建或新建电厂;二是集资单位向各电网买用电权,把这部分资金转为电力建设资金。

同年8月,华东地区首先试行“二分钱办电政策”,即每度电征收二分钱电力建设基金用于办电,极大地缓解了华东地1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1949年10月成立,归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管理。

1954年9月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同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撤销,其工作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全国燃料工业生产建设。

2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49年10月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负责。

1954年9月,依据宪法规定,政务院改为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韦加雄等区电力短缺的问题。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征收电力建设资金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7] 111号),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征收电力建设资金并以地方政府名义投入到电力建设项目中,推动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步伐[2]。

总体来看,“集资办电”政策使我国电力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独立电厂纷纷建成,缓解了当时全国电力短缺的问题,但在政企合一的电力管理体制下,中央垄断问题依然存在,地方独立电厂并未受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对待。

2.2. 政企分开(1988~2001)1988年7月,华东地区开始进行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成立华东电力联合公司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电力公司。

同年12月,各大区联合电力公司成立,由能源部3直接管理,各省电力公司成立,由能源部和省人民政府管理。

1991年12月,各大区联合电力公司分别改组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电力集团,负责各区电力的生产、建设与经营[3]。

1993年3月,国务院撤消了能源部,重组电力工业部主管全国电力工业建设工作。

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与电力工业部双轨制运行,电力工业从形式上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被撤销,国家电力公司承接了电力工业部下属的全部资产,作为国务院出资的企业独立运营,电力工业正式从中央层面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8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1998] 146号文),正式开启了各省电力工业政企分开改革试点工作。

截至2001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完成了电力工业的政企分开,但国家电力公司依然集发电资产、电网资产于一身,在电力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

2.3. 早期电力市场化改革(2002~2013)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 5号文),确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任务,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国家电力公司的资产分为发电类和电网类。

电网资产被重组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发电资产被重组为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至此,厂网彻底分开,发电侧初步形成五大集团竞争局面。

国务院将原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四个规划设计与水电施工类单位直接改组为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电力工业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主辅分离。

201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电力工业彻底实现主辅分离。

总体来看,电力体制改革实现了电力工业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同时在发电侧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发电市场运行效率,但输、配、售环节依然由电网企业垄断。

2.4.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启(2014~)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 2379号文),率先在深圳市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指导意见》(中发[2015] 9号文),确立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

本次电力体制改革旨在打破垄断,改变电网企业统购统销电力的现状,推动市场主体直接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

同年11月,电力体制改革六大核心配套文件出台,分别从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改革推进、燃煤自备电厂监督方面,明确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及实施路径,至此,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总体来看,售电侧的放开是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未来售电公司将包括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独立3能源部:1988年5月成立,统管全国能源工业建设工作,1993年3月撤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