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 常见问题及策略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 常见问题及策略


写作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主题深度分析,切 忌就例讲例;分析时要就着讲,跳开说,注意 总结和提升;案例不必完整无缺。
(二)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叙述流畅、情节生动、感情 真挚、语言优美、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写 作时要注意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 不散;深度描写细节,深度揭示故事中深 藏的教育意义;夹叙夹议,清新隽永。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杂志文献:作者名+文章名+[J]+杂志名,年份(月份). 【1】钟启泉. 论“学科”与“学科统整”[J].教育探究,2006(4). 2.著作文献: 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份:页码. 【2】杨桂青主编.英美精彩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 3.报纸文献:作者名+文章名+[N]+报纸名,年-月-日. 【3】王洁.在教育教学行动中自觉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9-08-28.
投稿。 特别注意文章篇幅。
3.投稿前多做润色修改
一篇学术价值也许很高的文章,如果语句不通、 错字连篇、阅读时艰涩晦深,很容易使期刊的编辑、 审稿人产生情绪,不愿意继续花时间在文章上。
专业研究领域有很高成就的学者,其行文如流水 ,读来一气呵成,有时竟无一字、一标点可改。
有位著名的学者是这样谈论自己的论文写作之道 的:“写好论文后放在桌上,搁置几日后通读一遍, 发现文笔有误,竟又有新思路,稍作修改后再搁置桌 上;几日后再通读一遍,又发现文笔有误,还有新思 路,稍作修改后搁置桌上……如此循环,数易其稿, 直至无法再改,方慎重投稿出去。‛
4.参考文献:为撰写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 息资源。
参考文献一关乎学术价值,二关乎学术诚信,非常重要。 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搜索性,即可使用搜索工具或图书馆一键查询; (2)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编排要求或目标期刊编 排要求编排,做到编排准确,无遗漏; (3)参考文献最好是近5年核心或权威期刊或该研究方向权威 人士刊载的文章; (4)以期刊为主,尽量不要把著作作为参考文献,。
问题分析:从实践调查中分析,从日常现象中总结 从理论上分析 解决策略:实践中的做法,论述中夹叙夹议,论述与 举例相结合,举例精当,能充分说明问题
四、论文的表达
1.文风与内容匹配; 2.语句简明、准确、生动;
3.用词规范、科学;
4.文风前后一致、统一;
五、论文关键点的打磨
(一)论文标题 1.直接表明观点
5. 定义式
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做中学: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平台
学情:有效教学的指南针
教育意识:备课的灵魂
论文标题的拟定应遵循准确、简 明、生动、有意蕴的原则,不追求 花里胡哨以夺人眼球,也不应哗众 取宠以标新立异。
(三)三级标题的提炼 对称、明白, 常见并列式 渐进式 结构式
(四)结尾 不重复 不续貂 有总结 有提升
语文教学,别只为少数孩子
老师,请不要害怕科学课
自主感悟 真实对话 和谐构建——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 认识与追求
2.点明写作范围 (具体性)
试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几处“有争议的问题”
谈数学课堂中的抑、扬、顿、挫
3.力求新颖 (独特性)
对“儿童是小科学家”隐喻的教学思考
课程:为未来领跑者铺设青春起跑线——南京师大附 中课程改革的要义与特点 4.简明准确 (明确性)
小学语文课堂“情感失真”困局检视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课堂中儿童感性认 识这个角度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体包括 从当前存在的儿童情感体验的问题着手,对课堂 教学求真如何更好地实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以 教学理论和课堂实例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健康、 快乐地成长,使学生的智慧之花在语文的世界中 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方式
(1)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 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但教学叙事不只是将课堂教 学进行“录像”。
(2)生活叙事
“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 “生活事件”的叙述,体现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 ”等,故统称为“生活叙事”。 (3)自传叙事 “自传叙事”主要以自传的形式来表述生活事件及思考 。从中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
【关键词】一起说真话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儿
童化的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研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摘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开展的教学研究 具有基于‚小现象‛、基于实践体验、指向‚教 师专业行动能力‛等鲜明特点,并往往会历经‚ 惑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得之‛三个研究 阶段。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对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 的意义,让教学研究进入自己的日常工作状态, 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是教 师有效开展教学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研究 专业实践能力
,渗透对特定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并将教育思想隐含
其中。 “它所提供的各种来自实践的相关的原始资料, 可以成为建立各种教育假设的基础,也可以作为验证教 育理论及推理的来源,以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 一步发展。”
教学案例是集理念、实践与反思于一体的教学 事例,这个事例不仅包含对教育情境的描述和教 学过程的记叙,还包含对案例发展变化及结果的 深刻反思。它用叙事的方式记叙、挖掘和展示教 育理论,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 的专业成长。 从教学案例的文本结构看,一则完整的案例 通常包含背景说明、情境描述、分析讨论、总结 提炼几个部分。
1.了解刊物风格和定位
不同类别的期刊,收稿范围、栏目设置、 刊文风格和读者群体均不同 。因此,在投稿前 必须对目标期刊的定位有深入了解,确保所投
文章与目标期刊的收稿范围、栏目设置、刊文
风格等相符合,不可盲目投稿,否者很可能出 现初审退稿情况。
2.明确投稿要求
不同的学术期刊对投稿要求不同,作者应
该按照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修改好文章后再
写作,让自己活得明白,让自己活出精彩。
二、论文写什么?——论文的选题范畴
1. 从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聚焦寻找
例:农村小学生科普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2.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3.从收获感悟中总结提炼
4.网络资料:网址+日期 [4] https:///?fr=hmpage,2017-4-5.
4.标点的运用(各级标题后的标点与注释 中的标点) 一级标题数字一后用顿号一、 二级标题数字1后用圆点1. 三级标题(1)后不用标点(1)
五、投稿指南
学术质量是决定作者文章是否可被学术期刊 采纳的决定性因素,但有些非质量因素如果作者 不加以重视,认真处理,有时甚至会超越质量因 素作用,左右作者文章的录用与否。 注意以下相 关事项,可以提高作者投稿的录用率。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改进之探究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指导策略浅探
(二)题目的几种常用形式 1.比喻式
语文教学,请放慢脚步
老师,您不妨当回“月老”
让课堂散发生活的芳香 情感教育——孩子的心灵鸡汤
2.追问式
是什么,让孩子们难忘?——从七篇考场作文去 理解生活世界里的孩子
教师要不要读教育理论?
小学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研究? 有效教学“教”什么?
4.清晰美观打印
漂亮、规范、合乎期刊要求的排版也能增加
文章的印象分。因此,作者在完善论文的时候,应
登录目标期刊的网页查询期刊的排版要求,对照该 刊最新刊登的论文认真修改版面。
3.意象式
揽得春风入山野 姹紫嫣红开遍——谈开放性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 是盲人摸象还是一览众山——谈历史教学中 的宏观思维
乘着校本研修的翅膀飞翔——南京市力学小 学校本研修回眸与思考 课堂,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4.结构式
尊重 鼓励 引导——浅谈教师在幼儿科学教 育活动中的作用 从“被科研”到“享受科研” 入语境 品意境 悟心境——例谈小学散文教 学的教学策略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常见问题与策略
一、为什么要写论文?
1.爱好
2.职业要求
3.实质性需要
……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写作是交流分 享的需要
最早研究并发明电磁现象的是法拉第,由于他写 的介绍自己研究成果的论文篇幅太长且字句艰涩难懂, 很少有人能读明白,因此影响了这一成果的大范围快速 推广。后来麦克斯韦在研究时理解了法拉第的论文并写 出新的论文发表了,大家接受了,这项成果才得以在大 范围内推广,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写好教育叙事的关键
(1)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
层影响的故事; (2)要把对事件的考察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 联系起来; (3)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 掘题材,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4)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三)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是:摆观点、讲道理、 举事实、说方法。 基本结构为:写作缘由——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写作缘由: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聚焦研究与论 述的范围
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能写出来才 是最高水平。”
著名学者、被誉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的薛涌先生告 诉我们,“在美国的教育中,你从小就被告知,不管你做 什么,写作是成功的基石。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几乎决定 或表明了他的全方面能力和水平。”
写作会使你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明世事,去捕 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会自觉地去积累 学识和生活。
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是改 变与超越自我的需要。
写,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进一步思考 的动力。写作,令"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思想与细节,在头 脑中一次次地重现,沉淀,并逐渐变得清晰,把困惑变成 收获,把收获变成反思,在反思中稳步前行。 杜甫有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写作让你 走出平时的麻木、惯性和迟钝状态,在写作中发现“陌生 的自己”, 让自己的思考向纵深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