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轧钢原理》复习练习题答案

《轧钢原理》复习练习题答案

《轧钢原理》复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金属之所以能够进行压力加工,是有因为金属材料具有塑性。

2、作用在变形体上的外力有作用力和约束反力。

3、塑性变形中拉应力将不利于金属塑性的提高,而压应力则有利于金属塑性的提高。

4、选定坯料尺寸计算轧件轧后长度可根据体积不变定律来进行计算。

5、弹-塑性共存定律是指金属在发生塑性变形的同时有弹性变形存在。

6、、轧制生产中采用工艺润滑的意义有降低工具的磨损、降低变形能耗和冷却工具及改善产品质量。

7、在确定变形制度时,除了塑性图以外,还需要配合引用合金状态图和再结晶图以及必要的显微组织检查。

8、塑性变形后仍然存留在变形体内的附加应力叫残余应力。

R 。

9、变形区的长度(L)是指接触弧的水平投影长度,其表达式是L=h10、咬入的必要条件是咬入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咬入角等于摩擦角是咬入的极限条件;如果咬入角大于摩擦角则不能咬入。

11、改善咬入的措施归纳起来有:减小咬入角、提高摩擦系数和施加顺轧制方向水平外力。

12、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后果是使金属变形抗力增大、使金属塑性降低、使产品质量下降及使技术操作复杂化。

13、秒流量相等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连轧机组中各架轧机的金属体积相等。

14、连轧机可通过调压下、调辊速和配辊调整三种方法来保证秒流量相等。

15、影响宽展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压下量、摩擦系数和变形区形状。

16、电机力矩由轧制力矩、附加摩擦力矩、空转力矩和动力矩四部分组成。

17、没有宽展轧制的变形图示为B(+ 0 -),孔型轧制的变形图示为B(+ - -)。

18、最小阻力定律可分析质点的流动规律,也可定性确定质点的流动方向。

19、提高塑性的主要途径有控制金属的化学成分、控制金属的组织结构和选择适当的变形温度—速度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变形力学状态。

20、正确计算前滑值,可防止在连续式轧机生产中出现堆钢和轧件拉断。

二、判断题1、约束反力和反作用力都是作用在工件上的力。

(×)2、变形体内的应力状态随变形条件的变化是会发生转化的。

(√)3、当变形体的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则每一质点沿阻力最小方向移动。

(√)4、只要外力足够大,就能够轧出无限薄的钢材。

(×)5、根据体积不变定律可知,金属在压力加工前后其体积保持不变。

(×)6、板带材轧制后的厚度等于空载时设定的辊缝尺寸。

(×)7、随变形速度的增大,摩擦系数下降。

(√)8、随变形速度的增大,金属的塑性下降。

(×)9、单相组织的钢塑性较好,而多相组织的钢则塑性较差。

(√)10、柔软性好的金属,其塑性也一定很好。

(×)11、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金属的塑性随之提高。

(√)12、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金属的变形抗力随之降低。

(×)13、附加应力的存在会使金属的变形抗力增加,使变形的能耗增加。

(√)14、在钢辊上进行轧制时的宽展比在铸铁辊上的要大。

(√)15、采用大直径的工作辊,不仅可提高轧辊强度还有利降低轧制力。

(×)16、静力矩包括附加摩擦力矩、空载力矩、轧制力矩。

(√)17、轧制时,某两个道次的压下量相等,他们的压下率也相等。

(√)18、薄板轧制时,出现浪形的部位是其受拉应力作用的结果。

(×)19、轧机效率高,说明该轧机的生产率也高。

(×)20、摩擦会加快轧辊的磨损,所以在轧钢时应消除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接触摩擦。

(×)三、选择题1、沿工具和工件接触面切线方向阻碍金属流动的力是( C )。

A、主动力B、正压力C、摩擦力2、对于低塑性的材料在压力加工时尽可能采用( A )应力状态图示的加工方式。

A、T(- - -)B、T(+ - -)C、T(+ + -)3、要轧出2mm厚的板带钢,你设定的辊缝尺寸S值应是( C )。

A、S>2mmB、S=2mmC、S<2mm4、200~400℃温度区某些夹杂物析出渗入晶界使金属塑性降低称( B )。

A、冷脆B、兰脆C、红脆5、对金属塑性发挥最有利的应力状态图示是(C )。

A、T(+- -)B、T(++-)C、T(- - -)6、森吉米尔轧机采用小直径工作辊的主要目的是(A )A、降低轧件变形抗力B、改善轧件的咬入条件C、提高轧辊强度7、一般来说,细晶粒的( C )。

A、塑性好、变形抗力小B、塑性差、变形抗力大C、塑性好、变形抗力大8、在总的压下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轧制道次,可以使碳钢的塑性( A )。

A、提高B、降低C、不变9、钢锭初轧的头几道次,由于变形不渗透,可能出现的是(C )A、矩形B、单鼓形C、双鼓形10、连轧时,若将前滑估计的太大,则可能出现(B )的轧制事故。

A、拉钢B、堆钢C、既不堆也不拉11、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系数的(B )。

A、之和B、之积C、之差12、变形速度和轧制速度,两者之间(C)A、两者是同一个概念,存在一定的联系B、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也不存在一定的联系C、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但存在一定的联系13、随压下量增大,变形区长度增大,因而宽展也(A )。

A、增大B、减小C、不确定14、当轧制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宽展量(A )。

A、基本保持不变B、随提高而提高C、随提高而降低15、把在同一轧机上轧制低碳钢的孔型用来轧制合金钢,孔型中的金属将发(A )。

A、过充满B、充不满C、不确定16、当弹跳值大到一定数值时,板带钢(A )继续轧薄。

A、不能B、可以C、不一定17、在平辊上轧制矩形轧件,可能产生的宽展是(A )A、自由宽展B、限制宽展C、强迫宽展18、在平坫上镦粗或平辊上轧制较厚而较窄的轧件的变形图示为(B )。

A、B(+ - -)B、B(+ + -)C、B(+ 0 -)19、轧制力是指(B )的作用力。

A、轧辊给轧件B、轧件给轧辊C、以上答案都对20、轧后轧件宽展的结果(⊿b)可能(A )。

A、﹥0B、﹤0C、以上答案都可能四、名词解释1、应力状态图示答:在一个微小的正六面体的三个互相垂直的主轴上用箭头定性地表示有无主应力的图示,叫:应力状态图示。

2、最小阻力定律答:变形体内,每一个金属质点总是向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叫最小阻力定律。

3、塑性答: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叫:塑性。

4、秒流量相等原则答:连轧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连轧机组各机架的金属体积相等,叫秒流量相等原则。

5、前滑答:轧制时,金属的出口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叫:前滑。

6、压力加工答:对金属施加外力,使其形状、尺寸、性能发生变化的加工方式,叫压力加工。

五、简述题1、什么是内力?内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在外力作用下,物体运动受到阻碍,或由于物理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引起物体内原子间距离发生改变,而在物体内部产生的相互平衡的力,叫:内力。

内力的产生原因有:1)为与外力保持平衡而产生内力;2)由于物理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引起内力。

2、影响外摩擦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影响?答:影响外摩擦的因素有:1)工具的表面状态:表面光洁度↑→摩擦系数↓;2)金属的表面状态:表面光洁度↑→摩擦系数↓;3)变形金属和工具的化学成分:C↑→摩擦系数↓;p ↑↑→摩擦系数→常数4)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p):p ↑→摩擦系数↑;p ↑↑→摩擦系数→常数;5)变形温度(t):t↑→摩擦系数↑;t↑→摩擦系数↓;6)变形速度(v): v↑→摩擦系数↓;3、影响轧件咬入的因素有那些?是如何影响的?答:影响咬入的因素有:1)轧辊直径(D)及压下量(⊿h):D↑→有利于轧件咬入;⊿h↑→不利于轧件咬入;2)轧辊表面状态:表面光洁不利于轧件咬入;3)后推力:施加顺轧制方向水平外力→有利于轧件咬入;4)轧制速度(v ):v ↑→不利于轧件咬入;5)轧件前端的形状:头部呈楔形状态的轧件→有利于轧件咬入;6)孔型侧璧斜度(y ):y ↓→有利于轧件咬入;7)轧制温度(t ):t ↑→有利于轧件咬入;t ↑↑→不利于轧件咬入;8) 轧辊材质:钢轧辊→有利于轧件咬入;铸铁轧辊→不利于轧件咬入;4、影响轧制力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影响?答:影响轧制力(P )的因素及影响的结果如下:(一)金属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1)化学成分:C ↑→P ↑,合金元素含量↑→P ↑;2)组织结构:单相组织→P ↓;(二)摩擦系数(f )(或外摩擦):f ↑→P ↑;(三)轧辊直径(D ):D ↑→P ↑;(四)轧件高度(h ):h ↓→P ↑;(五)轧件宽度(B ):B ↑→P ↑;(六)压下率(ε):ε↑→P ↑;(七)轧制温度(t ):一般来说,t ↑→P ↓;(八)轧制速度(v ):热轧,V ↑→P ↑;冷轧,V ↑→P 略有下降或保持不变;(九)张力(q ):q ↑→P ↓;六、计算题1、一个矩形轧件,轧制前尺寸为H ×B ×L=90×90×150mm ,轧后尺寸为h ×b=70×97mm ,计算该道次的绝对压下量、相对压下量、绝对宽展量和延伸系数。

解:1)绝对压下量 ; Δh=H-h=90-70=20mm2)相对压下量 ; ε=Δh/H ×100%=22.2%3)绝对宽展量 ; Δb=b-B=97-90=7mm4)延伸系数 ; μ=Fo/F 1=B ×H/b ×h=90×90/97×70=1.192、将120×1500×2000的板坯轧成8×2900规格的钢板,试求轧后钢板的长度及总的延伸系数。

(已知:烧损为2%,不考虑切损)解:设轧后钢板长度为L,总的延伸系数为μ。

根据体积不变定律:V0=Vn ,有120×1500×2000×(1-2%)= 8×2900×LL=15.2(m)μ=15.2÷2=7.6答:轧后钢板的长度为15.2(m),总的延伸系数为7.63、若某初轧机轧辊工作辊径为1000mm ,摩擦系数为f =0.45,试计算咬入时可能的最大压下量?解:设咬入时可能的最大压下量为⊿h ,根据公式: ⊿hmax =D(1—1/21f +)=1000(1—1/245.01+)=88mm答:咬入时可能的最大压下量为88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