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计5分)
1、张天翼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后收入其短篇小说集《》。
2、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和。
3、戴望舒是三十年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成名作是《
》。
4、被称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新的《儒林外史》”的小说是的。
5、1936年夏衍的《》和宋之的《》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成熟。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句诗出自卞之琳的。
(1)《光明与黑暗》(2)《风景》(3)《断章》
2、袁水拍,抗战后创作了约三百首政治讽刺诗,后结集。
(1)《马凡陀山歌》(2)《赶车传》(3)《黎明》
3、散文《囚绿记》的作者是
(1)茅盾(2)丰子恺(3)陆蠡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
(1)1930年3月2日(2)1931年3月2日。
(3)1932年4月10日
5、《野玫瑰》的作者是
(1)宋之的(2)陈铨(3)胡风
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鲁迅后期的杂文集有。
(1)《坟》(2)《热风》(3)《华盖集》(4)《准风月谈》(5)《秋夜》
2、郭沫若四十年代创作的历史剧有。
(1)《屈原》(2)《上海屋檐下》(3)《卓文君》(4)《王昭君》(5)《虎符》
3、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有。
(1)《华威先生》(2)《围城》(3)《虾球传》(4)《王贵与李香香》(5)《暴风骤雨》
4、曹禺的《日出》中塑造的“有余者”形象有。
(1)潘月亭(2)方达生(3)黄省三(4)张乔治(5)李石清
5、下列人物中哪些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艺术形象。
(1)郭全海(2)张裕民(3)程仁(4)赵玉林(5)钱文贵
四、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家》
2、“九叶诗派”
3、简析茅盾《子夜》的思想艺术成就。
4、说说《雷雨》中繁漪的性格特征。
五、论试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左翼十年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2、谈谈你对张爱玲小说作品的认识。
六、作品分析(15分)
附: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计5分)
1、《华威先生》《速写三篇》
2、祥子虎妞
3、现代主义《雨巷》
4、钱钟书《围城》
5、《包身工》《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3)
2、(1)
3、(3)
4、(1)5(2)
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3)(4)
2、(1)(5)
3、(2(3)(5)
4、(1)(4)
5、(2)(3)(5)
四、名词解释及简答(每题5分共计20分)
1、《家》
以20年代四川高家青年一代觉新、觉慧、觉民的爱情遭遇为主线,展示了高家四代人的悲欢离合和家族盛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对青年的摧残,对人性的扼杀,及其自身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同时也表现了一代青年觉醒、挣扎、斗争的叛逆精神。
2、“九叶诗派”:
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受到西方现代诗歌影响而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在诗艺上继续和发展了3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特色,在思想主题上具有明
显的现实性。
诗人有穆旦、郑敏等九位。
3、《子夜》思想艺术特色:
(1)创作意图:以一个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的身份传达政治主张、宣传革命道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出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2)演绎主观命题、图解抽象观念。
(3)社会分析的创作方法:用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理性思维,分析、阐释先验主题。
(4)作家深入情节、人物命运时,既成的艺术气质和感受体验不可遏制地要发生作用,甚至压倒政治意识。
(5)女性形象:女性的放浪、对肉体魅力的展示、女性心理。
4、繁漪形象分析:
《雷雨》中最成功的形象。
她以乖戾、阴骘、极端的性格,反映出那个可怕的环境是怎样把一个要求自由,渴慕爱情的女性逼到一条绝路上去的。
繁漪聪慧、美丽,爱好诗文书画,受到过新思潮的影响,有反抗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可望自由与爱情。
但命运却并不好。
她和周朴园矛盾的实质是要求做人与不许做人,要求自由与不给自由的矛盾。
她敢爱敢恨,死死抓住周萍不放,是他追求爱情与自由的表现,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秩序的蔑视与反抗。
是她直接动摇和破坏了周朴园一手建起的封建秩序的家庭,是个充满悲剧力量的成功的艺术形象。
五、论试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左翼十年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文学与社会革命进一步密切结合,文学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加强,出现了一批反映实际革命斗争的作家作品;
②出现了文学丰富多样的格局,显示了文学发展有了更加开阔发展的自由空间,表现现代文学不断走向成熟。
2、谈谈你对张爱玲小说作品的认识
张爱玲作品:
(1)作品描写对象:大都市里的小市民(小资产阶级女性)。
1)“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如白流苏,薇龙等;2)日益没落的精神上存在苦难和恐慌的小市民淑女,如王娇蕊等。
(2)思想内涵: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从而显示出时代沉落中人的荒凉的生存状态。
(3)艺术特色:“古典小说的根底”与“市井小说的色彩”。
六、作品分析(15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1942年春,戴望舒在香港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
在牢狱里写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
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描写沦陷区阴暗,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面缀连。
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摩,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章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
可以说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并不回避直接抒发和对事物进行直接评价的陈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还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
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象祖国辽阔土地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幻觉的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真挚的情感。
诗人在虚拟性的整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做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
这一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
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之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象”的手法: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
至于写到蘸着“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以及在写到对解放区的热爱时,说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则是在想象性的虚拟中,结合着隐喻和明喻。
尤其是“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一比喻的贴切,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