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节能,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低碳节能,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我将从选择确定主题、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活动背景及主题确定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一时间“低碳”、“绿色”等成了热门词汇,气候与环境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低碳生活的概念也渐渐被我们所接受。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有责任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践行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

于是,我们提出了“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如何低碳生活?”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当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自己的日常生活离低碳还有多远,了解长期高碳生活将带来如何严重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提出问题,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同学们多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调查、考察、访问、汇报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活动过程中合作交流的乐趣,对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2)让学生明白环保节能的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也人人有责。

引导学生从现在起逐步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做好环保小卫士和低碳生活的宣传者。

三、活动人员:四年级学生四、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资料(文字与影像);制订方案与要点。

2.学生准备:分组、小组初步分工;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机、活动记录表……五、活动方式写倡议书、开展校园节能活动、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环保时装秀、实地考察写调查、上网收集资料等。

六、成果展示:图片、调查报告、绘画、手抄报、手工制作、节能金点子、节能日记等。

七、活动过程(一)第一阶段:活动动员,设计活动计划。

(10月22-27日)(二) 第二阶段:自主组合,调查分工,教师指导活动(10月27- 10月30日)1.每位学生自选一项活动,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等。

3.相关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第三阶段:活动实施(11月1-11月30日)注:必做部分每位学生都要完成,另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至少完成一项选作内容。

(四)第四阶段:活动评比,成果展示(12月1-15日)1.相关科组评出各项活动的优秀作品。

每项选出作品不少于30个。

2.公布获奖名单。

把获奖作品保存并提交教研室3.展出获奖作品。

交建里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主题名称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二、主要线索和涉及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的三个方面的关系,并以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为线索全面推进、开发和实施相应的课程内容。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要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为线索推进开展实施的,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搜集资料、调查了解等一系列活动体会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重点抓好四个领域,即研究型学习领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域,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教育领域。

结合我校社区资源,“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以下领域,体现在:第一,研究型学习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本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的研究其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域。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我校频临港城大街和文化路两条城市主干道,可以带学生走出去,记录每分钟或每小时的汽车通行量,以发现尾气排放问题等。

第三,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

要通过整合这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通过“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的研究,可以出现科技创新、实验创新、电脑制作创新、社会探究创新、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第四,信息技术教育领域。

结合“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研究,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三、主题设定的依据环保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很受关注的问题,它甚至成为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总是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环保问题”是个大问题,其实我们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是停留在空喊口号上。

这次我们就制定了“低碳从我身边做起”这个研究主题,从低碳为切入口,让学生研究的能看得见、摸得着,能深刻的体会原来低碳如此简单、低碳能带给我们快乐、低碳能改变世界。

四、学生情况分析孩子们已经从三年级升入了四年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孩子们也很喜欢上这门课程。

结合四年级孩子心理和年龄的特点,确定了“低碳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研究主题。

主要基于一下几点:第一,这个研究主题比起三年级的研究主题更具有挑战性。

第二,四年级孩子具有一些基本的搜集信息能力。

比如:信息技术方面上、访问方面、查找书籍方面等。

第三,四年级孩子的有了一些初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通过这次主题研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交流。

五、主要能力培养目标总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具体目标:( 1 )通过主题研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怎么做才算是低碳生活。

( 2 )在主题活动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例如: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 3 )通过到主干道记录车流量,推算出尾气排放量和耗油量,体会低碳的好处,增加实践能力。

( 4 )通过整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具体实施计划1、开题课(2课时)(1)主要过程:第一,通过课程引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学生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低碳”。

第二,通过分组,推荐组长,制定小组研究主题、计划、组员分工、职责等。

(2)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第一,在推荐组长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第二,在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3)学习成果预设第一,孩子现有的对低碳的掌握。

第二,能撰写出小组分工计划表。

(4)评价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小组分工计划表,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自评的方法。

2、中期指导课(4课时)(1)主要过程根据每个班每个小组开展情况,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指导。

例如:连环画组、采访组、问卷调查组、文艺组、创新组、常识组等。

请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2)学生能力培养达到效果通过每个小组开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习成果预设连环画组:能绘制一幅连环画,并且内容能很好的低碳的重要。

采访组:学会采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采访过程。

问卷调查组:学会制作问卷,掌握调查方法和调查选择的环境,最后要怎样整理调查结果。

文艺组:能编排一个完整的、反映低碳环保的文艺节目。

创新组:能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常识组:掌握并能向大家传播一些关于低碳的常识或知识。

(4)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实施教师和指导教师评、家长评价、社会其他成员评价的方法。

3、成果展示课(2课时)(1)主要过程:分组展示成果、年级内展示成果(2)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树立自信,增强集体荣誉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习成果预设连环画、采访记录及图像资料、问卷调整理结果、文艺节目、小发明、小制作、手抄报等(4)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班级互评、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价的方法。

4、撰写学习报告(2课时)(1)主要过程:分小组完成本次研究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报告填写,在全班交流。

(2)学生能力培养达到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总结、交流能力(3)学习成果预设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4)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班级互评、小组互评、自评的方法。

5、终结成果预设学校:能为学校设计一个低碳的小发明,惠于全校师生。

教师:在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对采访、问卷调查等进行了涉取。

学生:连环画、采访记录及图像资料、问卷调整理结果、文艺节目小发明、小创作、手抄报等。

6、终结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