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宣传创意文案篇一:城市广告创意文案广告创意文案——同住羊城,共绘梦想主题:同住羊城,共绘梦想具体内容:广播广告的创意说明:1在开头以一曲《落雨大》勾勒一幅童年时期美好回忆的画面,用旁白的形式讲述小时候这是耳熟能详的歌谣2紧接着就用东山少爷的《唱好广州》,体现广州现在的经济飞速发展,对广州的热爱情怀更加深沉。
3播放广州有名的粤剧《紫钗记》,等到老年时选择在家中听粤剧也是一种天伦之乐的享受。
慢慢回味羊城的文化风情。
4然后采用比较动感的音乐,形成一种音乐高潮的反差,旁白:“如今的羊城每天都在变化,不同的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梦想。
广州,的确是实现梦想和理想的地方。
”5总结性的重申主题“同住羊城,共绘梦想”户外平面广告的创意说明:广告词:“同住羊城,共绘梦想”画面说明:1、改革开放后,广州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我们借用小时候绘画自己理想的蓝图方式来启发羊城人带着红棉花生长的冲劲和不畏艰辛的奋斗,不断创建广州的美好家园。
2、那张海报采用了蓝色为主色调,说明我们羊城人正在共同绘画着理想的蓝图,广告词用红色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象征着我们永不泯灭的活力与热情;黄金色的五羊雕塑象征着创建一个繁荣富裕的羊城。
3、手握着那支广州市花“红棉花之笔”是代表了发展的速度和激情来绘画出创建广州宏伟蓝图(在植物当中木棉花是生长最快的),也说明了羊城人不可磨灭的建设功劳,更加激发人们对羊城内心的热爱。
广告创意的来源:? 广播:根据一个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的回忆和将来的期望,在如今广州的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对比下,人的一种对广州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人与人需要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建更加美好的广州。
? 户外广告:广州的高楼如雨后春笋竖起来,让人想到一股团结建设美好羊城家园的强大力量,因为有了羊城人的不畏艰辛精神,坚持不懈绘画理想蓝图的信念,才有如今繁荣富裕的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由此想到要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广告创意的方法以及策略:主题:同住羊城,共绘梦想围绕主要的内容“我和我居住的城市”,在这个的基础上提炼出简短有力的主题语“同住羊城,共绘梦想”不仅贴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加融合了主旨内容,使得整个广告的主题更加鲜明。
简短的广告语能够在人们脑海中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
现代广州繁忙的交通,快速的生活节奏感,体现了年轻人实现梦想的激情和渴望。
虽然人长大了但是有着熟悉不变的归属情感。
但历史沉淀出来的是那种越旧越浓的羊城韵味。
策略分析:广州文化是广州形象的核心。
随着广州对外交往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海外文化渐次侵入,并与早期岭南文化相融合,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心里状态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有别于内地的沿海商业文化。
所以,广州市的形象个性和特色,就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现时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个性。
社会经济活动室城市最核心的活动内容,城市的发展过程承载着时代的烙印,高新技术以及产业的发展,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实现。
因此在广播广告的设计中,我们以音效的形式体现时代的发展速度,音乐由原先的优柔逐渐动感的过程,让人更加直观的体会到广州的时代步伐的飞速提高。
给人一种老广州,新形象的感觉冲击,在听觉上有一定的效果。
而且植入一些本土的文化特色,比如说粤剧等等。
而在户外平面广告上,用绘画的手法体现广州的高楼如雨后春笋竖起来,让人想到一股团结建设美好羊城家园的强大力量,因为有了羊城人的不畏艰辛精神,坚持不懈绘画理想蓝图的信念,才有如今繁荣富裕的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由此想到要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2)城市特有的环境空间个性。
由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不同,构成了不同城市的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个性。
在广播广告中通过城市的飞速的发展,马路上车水马龙的现象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
而在户外平面广告中,通过一系列建筑物的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渲染了老广州独特的文化底蕴。
(3)城市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宗教影响等所反映出的城市个性。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记录积累和延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这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和积淀下来的。
广播媒体是通过无线电波向听众传播声音,是“只能传播音讯而没有视讯”的传播形式,正因如此,广播公益广告又被称为用声音来创意的艺术。
因此我们在广播广告中以一个在广州长大的人以写实的手法娓娓道来,在广播广告的开头就以《落雨大》比较脍炙人口的童谣引起人们的共鸣,还有加入本土特色的粤剧,很有韵味。
而且加入了正宗的白话讲述背景,很有气氛。
而在户外广告中则通过古建筑群体现广州文化的发展进步。
(4)通过贴近社会,贴近听众,敏锐清醒地介入现实观察,悉心研究听众心态,作深层挖掘思考,把公益广告要创导的正确观念与颇具魅力的广告艺术完美结合起来。
娓娓道来的写实方式给人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感觉,那么的亲切自然。
容易引起听众的听觉共鸣。
在户外平面广告上,以人的手拿着木棉花勾勒出美丽的羊城。
篇二:城市形象广告文案专集城市形象广告文案专集来源:互联网作者:匿名发表日期:2008-4-7 17:37:32 阅读次数:3010 查看权限:普通广告语城市形象广告文案专集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独白:我奶奶跟我说过,成都是一个你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
她现在年纪大了,出不了远门,让我把成都拍回去,给她看看。
小谭,我朋友的妹妹,一个文静的成都姑娘。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不敢相信,这就是奶奶常跟我讲起的那个地方。
这就是奶奶记忆中的草堂,我猜想她年轻时一定在这里留下许多许多美丽的梦。
小谭告诉我,成都是个被水滋润的地方。
两千年的都江古堰,流淌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我想起了儿时奶奶唱给我的歌谣。
置身于这鲜明的节奏,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如此和谐。
在这个城市,我每天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质量的气息。
“成都火锅就是油辣油辣,你多吃几次就习惯了。
”奶奶说,她小时候最喜欢逛春熙路了。
这个城市,充满着节奏感。
这动与静的变幻,真让我有些着迷。
奶奶看了我发回去的照片,精神好了许多,吃得也多了,真让人高兴。
我告诉奶奶,我还要在这里多呆几天。
在成都,就算夜里3点,都会闻到阵阵麻香的味道。
我终于抵挡不住那种诱惑,又一次投入到沸腾之中。
几天的生活,让我对这个城市有了份眷恋。
在机场,小谭拿出一件东西,说是送给奶奶的礼物。
原来,这些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奶奶。
奶奶说得真对,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座自古风流的城市,这座时尚期刊造就的“第四城”,今年将为中国广告人敞开她的胸怀。
今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广告节将落户成都。
也许,是张艺谋执导的这部《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打动了广告人?桂林城市形象广告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确是天下闻名,我们的创作人员也是怀着向往的心情进行创作的。
跨入新的世纪,桂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特别是“两江一湖”工程的一期竣工,更为城市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川水流,灯火阑珊,更把美丽的桂林装点得绚烂多姿,正如一位美丽的新嫁娘,满怀着对生活的无比憧憬。
在对桂林城市整体形象的创作中,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桂林城市综合的魅力,不仅有山水,同时桂林还不乏现代化城市的先进性,而我们的创作中所要突出的就是桂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城市风貌与桂林人的精神风貌。
勾画出桂林的“山清、水秀、城美”这一鲜明的城市特色。
桂林旅游形象广告片桂林城市形象的塑造,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旅游形象,其二就是桂林的城市形象,由于对广告目的的不同要求,我们分别进行了创作。
桂林的美是世界性的,同样桂林也是世界的桂林,我们在创作中选择了一位外国游客的眼睛,从世界的角度饱览桂林的山水,以暗喻的创作手法,在徐徐流淌的《刘三姐》的民族音乐声中,借助一对美丽新人的具有当地民俗风情的结婚场面,营造出喜庆、浪漫、如诗如画的美丽氛围,同时展现了桂林山水与人文环境的独有魅力,刺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世界篇》“ 浪漫不只在巴黎活力不只在东京创意不只在纽约时尚不只在米兰韵味不只在威尼斯海纳百川尽在上海”本片通过采集上海与世界接轨的各方面信息,用世界顶尖城市的优秀气质来衬托上海,让世界看到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气度。
该片启用专业的广告摄制队伍,通过对拍摄视角的独特选择,以及对光线独具匠心的把握,赋予了上海各处知名景观、标志性建筑以全新的视觉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探索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编室的总体调度与协调,采用企业投资赞助、广告公司拍摄制作、知名人士友情演出、传媒集团把关终审的方式来制作完成。
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整合了文广传媒集团内外的各种资源,实现了传媒集团的零成本投入,并成功实现了政府、媒体、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具体来说,由广告公司自行解决策划和创意等前期发生的主要费用。
赞助企业则承担了影片的摄制经费、知名导演、演员的邀请费、以及活动的组织费。
而作为对企业和广告公司无偿投入的馈赠,在每条公益广告后,我们设置了传媒集团、广告公司和赞助企业的联合署名标版,从而使它们在11个专业频道的滚动播出中享受丰厚回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将广告摄制的所有费用全部消化,还能保证不冲击传媒集团已有的广告大盘,不花费集团的一分钱,还能为集团广告争取创收。
在这种模式中,我们思索了传媒集团的四种角色定位,是做埋头苦干的运动员,还是泰然指挥的教练员; 是做裁判员,还是做组委会。
我们的结论是,传媒集团首先要做好运动员,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片摄制的主力军,同时还要做好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组委会的定位不可或缺,这样不仅可以最大范围地调动、配置社会资源,还能保证专业化队伍的加入,以提升公益广告的整体质量,实现真正的“大创意,大制作,大手笔”。
泰山形象广告片泰山旅游局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是解决泰山旅游淡季过淡的问题; 二是要解决游客来过一次就不再来的问题。
我们这样审视泰山,泰山独尊五岳,其高高在上的气势业已千年,但远远不够亲民,更离旅游者希望轻松愉快的心情有些差距,泰山被人膜拜了千年,那么它就不能与我们更亲近些吗?我们就以此为出发点,把泰山在国人心目中能够“保平安”作为我们的创作重心,但要使泰山的总体形象更亲切,离我们消费者更近。
我们选择了普通的百姓形象,以一家人新年登泰山,祈求一家平安为主线,直接诉求社会大众,引起共鸣。
通过儿童稚嫩的童谣,渲染泰山亲切、轻松的旅游氛围,同时对比出泰山的雄伟与浓厚的历史气势。
通过奶奶给小孙子挂“平安结”等细节表现,表达出浓厚的中国特色及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望。
泰山在其中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
以“祈求平安”行为与泰山的完美结合,使泰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精神寄托,产生向往的心理需求,借此达到重塑泰山旅游形象,刺激泰山淡季旅游,同时增大旅游者重复来泰山旅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