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日战争的手抄报 篇一:历史故事手抄报之抗日战争 上一页 下一页类 别:历史手抄报学 校:张集乡平岗集小学版面设计:金晓明 肖凌风 尺 寸:633x449 像素班 级:五年级(7)班文字编辑:金晓明大 小:101KB(102608 Bytes)指导 老师: 张慈海美术编辑: 肖凌风历史故事手抄报之抗日战争简介: 本作品尺寸为 633x449 像素, 由张集乡平岗集小学五年级(7)班金晓明和肖凌风共同制作, 手抄报版面设计过程在张慈海老师 的指导下完成。
本站推荐一年级语文手抄报作品——知识天地,2012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_元宵 的习俗,安全自护手抄报——反扒窃小常识,有关于生命的手抄报——生命无价,高中圣诞节 手抄报插图,歌颂十九大手抄报,小笨瓜乐园手抄报欣赏,希望你喜欢。
篇二: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手抄报资料 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手抄报资料: 南京保卫战第一枪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随着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抗战 烈火熊熊燃起!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拉开大幕。
1937 年 11 月 5 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随后即向上海大举进攻。
日军依仗其优势兵力, 11 月 12 日占领上海,然后兵分两路会攻南京,其中一路日军由太湖南侧经嘉兴、长兴向广德 进攻,企图直驱芜湖,截断南京守军的退路,以配合另一路日军围攻南京。
守一城, 捍天下!坚守广德, 才能拱卫南京。
1937 年 11 月 24 日, 被称为“南京会战第一枪” 的广德保卫战正式打响! 坚持就是胜利 70 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
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 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 年,日本年产钢 580 万吨,飞机 1580 架、坦克 330 辆、 大炮 740 门。
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 4 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共产党人不仅要面队中日两国如此大的差距,还要时刻警惕着国民党反动派所搞的阴谋 和小动作,甚至不少时候还要面临饿肚子的窘境,在如此艰苦困境下,共产党人发扬红军不怕 远征难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持久抗战,采用运动战、阵地阵、 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作战方法,使数百万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 中。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 1939-1941 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 1939 年为 83,1940 年为 78,1941 年为 70。
从而粉碎了德、意、日组成的法西斯联盟称霸世 界的梦想,无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 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
特别是敌 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勿忘历史 从 1945 年到 2015 年,整整七十年的春秋过去了。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近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领先走上了资产阶级道路,综合国力超越 了中国。
于是,这个曾经是中国附属的资源贫乏的小国开始觊觎中国地大物博的壮丽江山,他 们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国,而我们这个曾经的泱泱大国,此时也只能任人欺侮,因为自身贫弱 的我们,根本无法对敌人进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从 1937 年到 1945 年,中国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时间给予日本 军国主义侵略军狠狠地打击, 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 斯国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夹起了尾巴,低下了头颅。
因此,可以这样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人民重整旗鼓、扬眉吐气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 砸掉“东亚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开始。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开始没有顺利地进行下去。
内战,文革,战后整个世 界特别是亚洲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的第一次机遇我们错过了,中国的发展历经坎坷。
虽然,我们 今天的生活和国际地位已经和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大国”, 我们的综合国力与日本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始终以一种傲慢的态度 对待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他们的政府在正确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态度依 然暧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公然否认甲级战犯的罪行。
同志们,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听到了吗,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的灵 魂在呐喊,在战争中冤死的三千五百万民众的灵魂在哭泣……(建议停顿三十秒) 有句名言说得好:宽恕,但不要忘记。
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 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
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 忘记。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新的国际关 系构架下,歇斯底里的军国主义再也没有了市场。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70 多年前的战 争离我们并不远,当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完全是因为中国国 弱民穷、经济落后,而今天,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利益驱动仍然存在,国人还需提高 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经济飞跃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面 临着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中华民族中兴的机遇。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想对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学说:战争和报复不 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发愤图强,这才是我们庆祝胜利、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了解历史 抗日战争是 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根据远东军事法庭裁判:“中日战争”应从 1928 年皇姑屯事件开始)中国人民进行的 8 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 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 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姑屯事件 1928 年 6 月 4 日清晨, 奉系军阀张作霖(当时是中华民国总统) 的专车开到皇姑屯车站以 东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轰然一声巨响,专车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桥下的炸药炸 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四小时后不治身亡。
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 屯炸车案”(皇姑屯事件)。
铭记历史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 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 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 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 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 1937 年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 地中国驻军第 29 军发动进攻,第 29 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 月 13 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 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 政治局扩大会议, 通过了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故事 第一阶段: 从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广州、 武汉失守, 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 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 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 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 3 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 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 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 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 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 年 8 月 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八路军全军共 四万六千人,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一二○师,贺龙任 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一二九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10 月间,南方各省的 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 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1938 年 6 月蒋介石命令在花园口炸开 黄河南岸大坝。
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 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造成当地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
第二阶段:从 1938 年 10 月至 1943 年 12 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 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 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1938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 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 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 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 酷的“大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