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阅读答案:中国的山水画……(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意识
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
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
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
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
山
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
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
那时的古希腊地中海
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
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
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这一切。
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
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
以重新发展。
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
中国山水画
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
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
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
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
在山水画史上,许多
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
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
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
道家的这种哲学
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
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
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
欲行”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
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
术表现,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
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直是
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惟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
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顿悟”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
高一筹。
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形成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
禅宗无视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公式主义即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东西,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这给画家们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
这些观念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
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收束,由心主宰画面中天地间万物。
禅宗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更灵远的意境。
(摘编自周小平《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山水画的特征,也是其创作前提。
B.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对非拟人的自然哲学最基本的文字表述,该哲学是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
C.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来表现人的理想心态,这是“以形媚道”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D.在禅宗的影响下,画家们作画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在整个作画过程中,由心主宰画面中的天地万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决定了它不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
B.因为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兼融两种哲学思想之长,同时禅对人生及宇宙是直觉体验,所以比道家略高一筹。
C.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D.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禅宗更将其推向了更灵远的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是因为西方山水艺术的出现远远先于中国的山水画,但后来被扼杀、中断了。
B.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是需要使主客体完全融合。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主要从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中转化而来。
C.“禅”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体验。
禅宗象征着绝对的自由,这
一点与道家思想有所契合。
D.唯有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能够使“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得以实现,这使中国的山水画在空间艺术表现上无法超越。
1.B (“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
”注意原文“包括”一词,说明“非拟人的自然哲学”是山水画出现的前提之一。
本句表
述以偏概全。
)
2.D (A项原文“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
B项“兼融两种哲
学思想之长”无中生有,同时“所以比道家略高一筹”属于断章取义。
C项原
文“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这里故意扩大“画家”的范围。
)
3. C (A项强加因果。
B原文“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 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
”这是在说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最适宜表达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
C项根据第三段提到作画时受道家思想影响,力求达到自由境界与禅宗象征着
绝对自由有契合之处,可知C项正确。
D项“这使中国的山水画在空间艺术表
现上无法超越”,原文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