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技术员工作总结篇一:注塑部技术员岗位职责说明注塑部技术员岗位职责篇二:有关注塑项目的总结报告有关注塑项目的总结报告经过了近四个月的立项、设备参数确定、下单订购、设备调试运行,注塑车间已于XX年12月初在我们公司的新厂区正式投入使用。
在此非常感谢领导能够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从项目的规划,设备参数的确认,再到模具一套一套的验收,最后到新注塑车间的的正常投产。
在此期间我找回了自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下面是本人做完这个项目后的一些感受。
一个项目的策划书对于一个项目的顺利有序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此次项目中我努力按照领导写的策划书,将这个项目有条不乱的实施进行。
一、注塑车间选址及布置阶段这个阶段是各部门同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阶段。
注塑车间的选址要考虑到公司的一个整理配置和管理、车间建筑成本、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经实地考察、厂房尺寸测量、水电和建筑成本分析,经公司领导审批通过,最终选择了小枧厂区电子丙膜一楼作为长期注塑用车间。
在注塑车间选址确定后,车间的水电配置、土建、车间起重设备的选配、注塑设备的购买等工作便紧锣密鼓的进行起来。
二、设备的订购阶段因是首次接触注塑机和模具,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设备订购,我多次去了公司的旧注塑车间,并在车间技术员的陪同下开始了解注塑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模具的构成原理。
回到办公室后我又查阅了与模具、注塑相关的一系列电子书籍,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与模具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为了确保我们订制的模具在产品尺寸上准确无误,我同车间技术人员多次沟通,并最终落实了模具产品尺寸大小、倒角位置、精度范围等重要参数。
在有条不紊的了解了公司需订购的模具和注塑机各参数后,我分别顺利地向台州市黄岩卓易模塑有限公司和广州辉源机械有限公司订购适合我公司实际使用要求的十套模具和注塑机。
在此阶段我对有关注塑和模具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与模塑相关的知识,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为公司的生产更好的服务。
三、设备的到货跟踪阶段在注塑项目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我深刻的感觉到统筹帷幄的重要性了。
因为一个项目的组建在软件是需要各部门的同事协同去完成,而在项目本身硬件方面也是需要各类的设备完美的组合在一起。
1.车间场地布置阶段:管道系统、配电系统、压空系统、起吊装置的配置完成都需要相关的硬件组合去完成,那么此阶段的采购及时性将直接影响到注塑车间配置完成工期。
在这个阶段,我催促负责车间布置的生产保障部同事统计并提出管件、电缆电线、灯具、通风机、起重设备等购买计划,并落实好购买工作。
协助完成车间水、电、气配置。
2.车间辅助设备的订购与催货。
注塑车间除了需要注塑机和模具,更少不了模具冷却循环系统(凉水塔)、原料烘干备用烘箱、车间电力配电柜、模具起吊装置(电动葫芦)。
这些辅助注塑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辅助设备在这一阶段我都一一订购,并有计划性地安排其到场时间。
3.模具的跟进。
在整个设备采购系统中,模具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时间对与整个项目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模具实际完成进度表:以上这边表格是我整理的本次项目中模具的一个进展进度表。
从此表可以看出,从模具的下单订购到模具到厂投入使用,整个过程历时三个半月。
但在此表中黄色箭头显示的是模具初验收阶段。
此阶段(包括调试人员路上时间)历时15天,占模具进度的七分之一。
在这占据模具进度的七分之一时间里,我一直秉承着模具生产安全性第一为原则,对每一套模具的生产安全性一一考察,严格要求模具生产过程产品自动脱落。
在秉承着模具安全生产,保证模具质量的原则下,模具的初验收共计进行了三次。
经过:试生产→分析确定合格/不合格模具→模具分析、修模→不合格模具再试生产→分析确定合格/不合格模具→修模→分析确定模具合格。
就这样一次次的试模,然后盯促修模,最终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模具的初验收。
经过这一阶段,我感触良多:1.模具厂家给你拿的样品不可信。
单个样本合格,并代表不了对应模具合格,合格样品很可能只是注塑参数调整后,某一模腔里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合格品。
2.模具厂家说的话不可信。
厂家给你说他们会加班加点的给你赶货不可信,模具生产商在下半年的活相对较多,他们会做自认为着急的货,或者自己乐意干的货,而他们所谓在加班加点给你赶的货可能还放在一边。
所以,减短修模时间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求厂家给书面承诺修模具完工时间,并蹲守在车间现场监督。
因为修模是件细活,慌忙中修的模具还是达不到料想的效果,所以得让工人拿足够的时间打磨。
3.秉承模具安全性能第一,质量至上为原则不动摇。
模具的制造工艺是很复杂的,设计-制造-试生产-水路测试-氮化处理-防锈处理等等。
这样的工序一般是不能改变的,一旦氮化处理,模具的内部尺寸将很难修改。
所以模具的初验收就显的非常重要,也只有在这一步把好关,才能避免模具再验收时出现麻烦。
四、设备到厂调试阶段比起模具的初验收阶段,此阶段的工作显得相对轻松。
在模具到厂之前,我们便安排了注塑机初步通电和液压测试、温度测试等检查工作。
因为对新的注塑机的不熟悉,在模具厂家和注塑机调试人员的协助下,我们用了近四天的时间顺利的完成了十套模具的到厂调试验收工作,并且要求车间质检人员对模具产品一一进行了尺寸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模具产品尺寸检测均合格。
五、设备运行跟踪现象一:注塑机、模具均属新设备,在设备运行初期存在一些类似于吸料机吸料不顺利、注塑机射嘴过短。
措施:及时联系注塑机厂家绵阳维修点进行吸料机限位调整和更换加长射嘴。
现象二:车间技术员及注塑机操作人员多设备操作、参数调整不熟悉。
措施:为避免操作人员在不懂参数调整的情况下,私自乱调设备,本人多次联系注塑机绵阳维修人员到场指导调试。
现象三:小蓝堵头模具因缺少限位螺栓,出现弹簧断裂现象。
措施:增加限位螺栓,避免弹簧再次超极限运行。
现象四:双向堵头模具出现生产过程中螺丝松动现象。
措施:联系模具厂家要求其限时更改模具油缸安装设计,确保油缸能正常稳定运行。
整体来讲,设备到厂运行良好,但双向堵头模具的运行还需继续跟踪,若再出现固定油缸处螺栓频繁松动,则要及时联系模具厂家将次套模具进行去油缸处理,以保整模具使用寿命。
针对此现象要明确向模具厂家说明,并扣留部分模具尾款。
做完这个项目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一个全局性思维能力。
刚接手此项目时感觉有些手足无措,但经过仔细阅读了领导交给我的项目计划书,让我在整个项目的进度安排上有了整体性的掌控。
另外阶段性的总结报告,对于一个项目的进行也非常重要,在注塑项目进行的设备订购阶段和设备到货跟踪阶段我及时的记录项目进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间。
当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和车间技术、生产保障部、项目办、质检、法律顾问等等部门相关人员及时沟通,并落实各自工作任务,进一步的提高办事效率。
在经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全局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办事效率。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篇三:注塑第六次工作报告工作报告(第六次)姓名:刘炜日期:XX/9/6尊敬的经理:你好,一个周的工作学习下来,有对之前工作的重复,有新的问题和挑战。
对一个周的工作总结能更好的系统化的学习和查漏补缺,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能更有帮助。
在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大学习的力度。
这个周搞了几个小模具,小制品,有的是初次试模,只要让产品不缩水等,然后再找原因修模,相对简单。
5#,因为前一次的调试的时候冷嘴,这次开始便把温度升高了。
在没打保压时候,储料量在30时都有残料,打了保压在50的时候都没残料,而且已经知道止逆环的泄漏。
在又一次没有产品出来,把座台退出来的时候,发现居然漏胶了。
而射嘴在不断的流出料来,空退一段距离后依然有料流出来,什么问题都出现了,顿时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遇到问题了该冷静,一个个的来解决。
33#,滑块是用弹簧控制的,上面的两个弹簧太松了,在开模后,制品取出可能会有障碍,因此把那两根弹簧换掉。
每一次遇到的情况都会更加熟悉模具,了解模具,各部分的作用,对制品或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能更加容易找到原因和解决措施。
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加大对模具的了解。
这周因为机台的原因,也遇到好好几次的冷嘴,射不出胶等。
要寻找原因和解决措施。
比如1#需要在射嘴上再加一个发热圈。
也有好几次的胶料堵住了流道,因为胶料流动性太好了需要座台后退及空射一段。
有的要求射嘴温度很高,有的又需要不那么高。
1#,接上模温机后,管道的热油只有一点(把两组热油串联在一起的),。
再检查了运水路线是正确的后,开始以为是模温机的问题,认为是模温机的压力不够。
后来经师父的提点,把两组管道分开来接,发现只有一组的管道里不通油,短接模温机的进出管道,发现模温机是好的,能够正常的运油。
最后确定是前模的运水有问题,把前模下来交给模具师傅修理。
在把前模挂上机台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把前模和后模相合,然后再一起定位。
如果先把前模定位,即便有定位圈的,即便是低压锁模也有可能把模具卡死。
(因为定位的位置是圆的,或许是之前定位的时候模具没端正,或许是之后前模的定位没端正,反正两个不相匹配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务必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进行,切勿侥幸)1#上的另外一套模具,隔三差五的就冷嘴,把射嘴温度也提高了,依然不见好转,最后把冷却时间提高一点,把注射压力加大一些,注射速度加大一些。
然后把背压加大一点,到射胶的时候射嘴有料冒出来,当然也不能太多。
这样就不会冷嘴了。
10#,对于有滑块的模具一定要注意,在合模下模的时候,一定要低压,而且手上操作一定要慢,停。
因为或许因为种种原因滑块没到位,强制合模会损坏模具。
33#,滑块是用弹簧控制的,上面的两个弹簧太松了,在开模后,制品取出可能会有障碍,因此把那两根弹簧换掉。
每一次遇到的情况都会更加熟悉模具,了解模具,各部分的作用,对制品或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能更加容易找到原因和解决措施。
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加大对模具的了解。
21#,双色在打马仔之前一定要高压把模具合紧,如果在打马仔的过程中因为没锁紧模造成了轻微的偏移,在转盘转过来的时候都一定会合模不顺畅。
33#,KS130071,透明PC产品遇到很多问题,首先还是冲花的问题,速度快了在浇口处会产生冲斑,速度慢了会在浇口处产生一圈一圈的太阳纹。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填充阶段要分为好几段,关键是要找准位置。
第一段走水口,第二段走进胶口。
第一段可以快一点,调到进胶点,也就是说用快的一段刚好把流道注满,再用慢速进胶把有冲花或有气纹的那段过完。
关键是找准位置,如果位置错了,速度再低也没有用,这个速度也跟塑料的物性有关。
速度太慢的话,会射不出胶。
接下来是制品翘曲,取下来的制品,在向前模的方向翘曲,于是把前模的70℃改为了恒温水,制品虽然不翘曲了,但总是出现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