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间质性肺病诊断与治疗徐作军
重症间质性肺病诊断与治疗徐作军
120
100
Male
80
Female
60
40
20
0 45-54 55-64 65-74 75+
Prevalence
300
250
Male
200
Female
150
100
50
0 45-54 55-64 65-74 75+
– Incidence: > 30,000 patients/year – Prevalence: > 80,000 current patients – Age of onset: most 40–70 years – Two-thirds > 60 years old at presentation – Males > females
a number of diseases
Asbestosis LAM BML LG
Adapted from Ryu JH, et al. Mayo Clin Proc. 1998;73:1085-1101. Adapted from ATS/ER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165:277-304.
重症间质性肺病诊断与治疗 徐作军
基本概念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 (DPL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IIP)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UIP)
1975年Liebow对IPF行进一步分类:
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 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 Giant Cel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3.Pneumothorax
•lymphangioleiomyom atosis •LCH
4.Predominantly Below with reduced volume
对于发病急且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推荐使用静脉 甲基泼尼松龙,可以80~160 mg/d,在病情缓解 之后改用口服泼尼松会取得较好的疗效。必要时 可以加用环磷酰胺及硫唑嘌呤。
四、肺血管炎
系统性血管炎 – 韦格纳肉芽肿(WG)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胶原血管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多发性大动脉炎 – 结节性多动脉炎
遗传因素 家族性IPF 结节性硬化 神经纤维瘤病 代谢储存病
肉芽肿疾病 结节病、 LCH
DPLD/ILD
特发性间质性肺 炎(IIP)
感染*
病毒 非典型病原体 PCP
继发于其他系统 疾病 消化、肾 脏、血液等
某些特异性疾病 PAP 癌性淋巴管炎 LAM / IPH 肺静脉阻塞性疾病 医源性(药物/放射)
欧洲血管炎研究小组(EUVAS)设计了一 个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分级体系,把疾病 分类为:
– (1)局限性(limited); – (2)早期全身性(early, generalized); – (3)全身活动性(active, generalized); – (4)重度(severe); – (5)顽固性(refractory)。
临床表现
发病率男女基本相等,年龄在50-60岁之间 。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咳嗽 ,乏力,食欲减低和体重下降。气短的症 状较轻。上述临床症状在数周内进展。体 检时可发现散在的湿性罗音。
病理特征
病变呈斑片状分布 ,在呼吸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细支气 管周围肺泡腔内有 由成纤维细胞组成 的息肉样组织。病 变区附近的肺泡间 隔常常增厚,单核 细胞浸润,肺泡II 型细胞增生。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指征
– 肺出血 – 小动脉/或肾小球袢坏死 –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方案
– MP 7-15mg/kg·d (0.5-0.8/d) X 3, 1-3个疗程 – 注意副作用:高血压,高血糖和水钠潴留
鉴别诊断
主要与感染性疾病鉴别
PCP
2006-12-24
CMV
甲型H1N1
鉴别诊断需要参考的其他方面
1. Acute
•P.Edema •Pneumonia
2. Pleural effusion
•1.pulmonary edema •2.lymphangitic carcinomatosis •3.lymphoma •4.collagen vascular disease
脱屑型间质性 肺炎(DIP)
隐原性机化性 肺炎(COP)
一、急性间质性肺炎
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IP)
AIP名称的变迁(一)
1944年,Hamman-Rich发表了一组不明病因的急 性进展的肺纤维化病例,并命名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胞增殖、胶原纤维的沉积 炎性细胞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可见残存的透明膜 晚期可见蜂窝肺
ARDS
AIP
AIP在HRCT的主要特征
弥漫性分布的双侧气腔实变影,以中 下肺为著
常伴双侧片状或弥漫的磨玻璃样影 由于突出的病程特点,AIP很容易与
其他类型的IPF相区别
AIP
推荐的AIP的诊断标准
COP在HRCT表现
双侧实变影,以胸膜下或细支气管旁区分布 可见到磨玻璃样影、不规则线状影及小结节影,但
没有蜂窝样改变 与NSIP相比,COP以实变为主而NSIP 以磨玻璃样
变为主,而且COP很少导致肺结构畸形
诊断
COP是依据的临床-放射-病理进行诊断的。肺活检是确诊 的依据。
灶性机化性肺炎是一种对肺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亦可继 发于其他病理过程,包括隐球菌病,Wegener肉芽肿,淋 巴瘤,过敏性肺炎和嗜酸性细胞性肺炎,若能明确病因, 则不作为C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多需机械通气维持,存活时间短,大部分在1— 2月内死亡,死亡率为78%。
发病年龄7—83岁,平均49岁。
大多数患者既往体健;绝大多数在起病初期有类似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实验室检查不具有特异性。
AIP病理
广泛分布的、表现均一的肺损伤 肺泡通常变形甚至塌陷 间质广泛增厚: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母细
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特点
★ 临床症状
– 进行性呼吸困难
★ 胸部影像学
– 双侧弥漫性间质性浸润
★ 肺功能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
★ 肺部病理生理改变类似
– 组织病理特征为肺间质的炎性和纤维化改变
吸入因素 职业(有机/无机) 环境(包括家居) 气体/蒸汽/气溶胶 爱好/鸟/宠物
胶原血管疾病 肺肾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N-乙酰半胱氨酸+硫唑 嘌呤( low) 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 low) 抗凝药物(very low) 吡非尼酮(low to moderate)
治疗IPF合并的肺高压(very low)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low)
IPF急性加重的诊断标准
诊断为IPF的患者在1个月内出现: 1、呼吸困难加重 2、HRCT见蜂窝肺+新出现的磨玻璃影、浸润影 3、动脉血氧在同检测条件下降低10mmHg以上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类
Historical Classification of IP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Sarcoidosis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UIP/IPF
1970s
Idiopathic IPs
Heterogeneous group that included
AIP名称的变迁(二)
1986年,Katzenstein和Myers提出了“急性间 质性肺炎(AIP)”这一独立的名词。
Olson等人进一步证实了其正确性,并认为AIP= Hamman-Rich Syndrome
2000年,ATS/ERS明确认定,AIP与IPF是完全不 同的疾病。 病因不清、起病突然、病理为弥散性的肺泡损害 (DAD)
由于肺部细菌或病毒感染后,也可以出现炎性肉芽肿性改 变,常也被称为“机化性肺炎”,但是需明确此种机化性肺 炎与COP不同,治疗与预后均有区别。
治疗及预后
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0.5-0.75 mg/kg/d,2~4周后 减量。皮质激素减量或停药后可出现复发。复发 对总预后影响不大。总疗程应在6~12个月,复发 病人治疗时间相对长些。
(MPA)
– 过敏性血管炎
–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Churg-Strauss 综合征) – 白塞氏综合征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 – 硬皮病 – 多发性肌炎
– 巨细胞动脉炎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诱导缓解治疗(初始治疗) 3—12个月 ❖ 维持缓解治疗 ❖ 复发治疗
ATS/ER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1:646-664. Raghu G,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6;174:810-816.
UIP在HRCT的特征
分布: – 肺外周部和下叶肺组织更显著
形态: – 网格状影,很少磨玻璃影 – 胸膜下肺大泡或蜂窝样改变 – 牵引性支气管扩张 – 晚期蜂窝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