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办法

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办法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4标项目部二工区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1.1 为规范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4标项目部二工区关于混凝土拌和站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4标项目部二工区自建的工地混凝土拌和站(以下简称拌和站)的管理。

第二章拌合站基本概况2.1设置原则(1)混凝土采用集中加工、集中生产、集中供应,前期需要使用的商品混凝土必须达到铁路总公司相关规范规定的耐久性要求。

(2)充分考虑混凝土需求量与生产能力的配套。

(3)根据供应范围按实际需用量的1.5倍配备混凝土输送车。

桥梁施工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汽车输送泵。

(4)拌合站的所有场地已完成混凝土硬化处理,粗细骨料存放分为合格区和待检区,用隔墙隔开,隔墙高度2.5m,场内设置集水池、废水沉淀池、污水过滤池和洗车区,供电、供水的管线布置规范。

(5)混凝土拌合站按照工管办函【2013】283号《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合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事前试验、事中监控、事后把关”动态监管,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拌合站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存储、传输、统计分析生产数据,达到监控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及质量追溯的目标。

系统应能实现材料进场与混凝土出站信息管理、重点场所及关键生产过程监控、自动生成统计数据报表、误差报警提示等功能。

信息系统功能、系统配置、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应满足工管办函【2013】283号有关要求和规定。

2.2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为保证砼运输时间和质量,经过现场实际考察,结合工期情况,本工区共设混凝土集中拌合站4处,其具体设置情况见下表:2.2-1 混凝土拌合站分布表第三章拌合站采用标准、规范3.1拌合站采用标准、规范3.2拌合站质量保证体系框图第四章拌合站工作程序、质量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4.1工作程序4.2混凝土生产供应质量管理制度4.2.1拌和站应具备的条件4.2.1.1本工区混凝土工程采取集中拌和、统一供应的方式进行施工。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投产前,由工区技术质量部、工区试验室制订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标准及流程、环境保护方案及各种预案。

主要工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搅拌、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配置符合要求。

混凝土拌和质量必须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要求。

4.2.1.2人员配备每个拌和站应设有站长、技术主管各1人,试验员1人,及相关人员,每条拌和生产线配备搅拌司机2人。

4.2.1.3管理制度拌和站应制定明确的设备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包括拌和机操作规程、日常管理制度、进料检验制度、原材料检验制度、混凝土生产通知制度、混凝土检测制度和混凝土出场管理制度等。

4.2.1.4机械设备拌和站选用的拌和设备为强制式搅拌机,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计量设备、混凝土运输设备、材料清洗和过筛设备; 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量的要求。

拌和站计量设备有合格证,计量系统定期检定,并有检定证书原件。

拌和站应有备用电源。

4.2.1.5原材料储存场地砂子、碎石实行分区存放,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按“待检区”、“已检区”分别设置,不同“区”之间用三七砖墙隔离。

“待检区”、“已检区”砂子、碎石采用牢固的棚架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

料场和行车道路进行地基处理和表面硬化,并满足重载车辆的通行要求。

4.2.1.6产品标识各种原材料按ISO9000标准要求进行产品标识,做到标识内容齐全、醒目和规范。

拌和站建立健全完整的设备、材料、混凝土生产台帐以及相关的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4.2.2原材料质量控制4.2.2.1源头控制设备物资部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头进行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保证有充足合格的材料供应。

必要时派人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

4.2.2.2进场控制试验室负责对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实施进场取样检验。

4.2.2.3材料员对原材料的控制责任材料员负责材料统计工作并按生产计划制定材料需求计划。

根据台帐中材料消耗情况,报工区物资设备部,由物资设备部统一安排材料供应。

拌和站材料员负责材料进场初验,明显不合格的责令退回;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索取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达到一个检验批时30分钟内通知拌和站试验员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进场材料通知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

根据试验员反馈的试验结果,材料员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处置。

材料员负责材料的覆盖,以免雨淋和灰尘等污染。

材料员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是否到位的责任追究由拌和站站长负责检查并实施,工区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检查。

当发现擅自接收明显不合格材料、标识不及时、覆盖工作不到位。

将视情况给以50-100元罚款处理,情节严重者更换岗位。

4.2.2.4试验员质量责任试验员负责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检验)、报验、检验结果反馈等工作。

试验员接到材料员的原材料进场通知后,及时完成取样或送检工作,检验结果出来后,及时通知拌和站材料员。

拌和站试验员按照试验室的授权范围完成砂石料等的日常检验;需送中心试验室检验的,应填写《试验委托报送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材料报验。

试验室负责驻拌和站试验员送检原材料的检验,及时安排检测并将结果反馈回拌和站试验员。

对试验员不按要求取样送检或先使用后送检或工作马虎造成误用不合格材料的情节由拌和站站长对其施100-200元罚款,工区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检查情节严重者将调离岗位。

4.2.2.5拌和站站长质量责任拌和站站长是拌和站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拌和站工作,全力支持监督材料员、试验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对进场材料质量负行政管理责任。

因其工作不到位,致使他人不能完成工作时,由站长接受相应处罚。

对监督不力,管理不善的责任追究,由工区技术质量部实施,根据工作失误情节每发现一次处以300-500元罚款,累计3次调离岗位。

4.2.3混凝土生产4.2.3.1拌和计划责任混凝土应在有计划的状态下组织生产。

工区工程管理部或各施工队技术员应提前一天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拌和站调度报混凝土需求计划,内容包括混凝土类别、数量,要求等。

拌和站调度汇总后报拌和站站长。

各施工工点技术员还应在浇筑混凝土前二小时通知拌和站调度。

拌和站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保证混凝土供应。

拌和站站长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计划并由调度负责落实。

拌和站调度接到通知后,根据工点技术员预约的使用混凝土时间安排生产。

调度员应负责混凝土当日、月及年度统计。

由于计划、调度不周造成供应不及时(超时)或浪费由站长、调度员承担相应责任。

由工区技术质量部对其处以500~1000元罚款。

4.2.3.2混凝土搅拌工艺4.2.3.2.1 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

4.2.3.2.2 搅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

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

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4.2.3.2.3 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0.5%;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4.2.3.2.4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效果及生产效率等因素,规定合格的搅拌时间。

为提高负荷外加剂的效率并减少坍落度损失,规定投料顺序为: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加入水将其搅拌均匀后,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并搅拌均匀为止。

上叙每一个阶段不超过30S,搅拌总时间不得少于2min,也不得超过3min。

4.2.3.2.5 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

注:1 搅拌掺用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2 当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时,可适当缩短搅拌时间,但不应少于2min。

3 搅拌机装料数量不应大于搅拌机核定容量的110%。

4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2次。

4.2.3.2.7 搅拌机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数量宜用到标准数量的2/3。

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

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宜超过30min,最长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否则,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

混凝土应充分搅拌,应使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

搅拌时间应随搅拌机的类型及混凝土拌合料和易性的不同而异。

在生产中,应根据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的均匀性。

炎热季节,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30℃。

拌和站用水采用加冰拌合。

对料场进行遮阳防晒保护,粗骨料在使用前不受烈日晒。

降低骨料温度。

冬季搅拌时,必须对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

投料顺序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投料顺序如下:先投入粗细骨料,搅拌均匀后加入拌合用水,搅拌30s后加入水泥、矿粉、粉煤灰、外加剂。

上叙每一阶段不超过30S,搅拌总时间不得少于2min,也不得超过3min。

4.2.3.3拌和质量拌和站试验员负责混凝土拌制前及拌制中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并验证各种掺入料的合格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和技术负责人一起修改施工配合比中水和骨料的用量,使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水胶比符合选定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有见证要求时,需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交拌和站站长或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收到施工配合比后,及时交搅拌司机,并组织生产.不按上述规定操作,致使混凝土水胶比超限,每发现一次由拌和站站长对试验员处以200元罚款。

拌制混凝土时,拌和站司机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员下达的施工配料单以及拌和时间、技术交底进行数据输入、控制,对电脑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

对拌和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向试验员、站长反映,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纠正,不得擅自改变参数和程序。

拌和机司机应密切注意所生产混凝土的配料误差情况,确保各种材料计量误差,不超过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和用水1%,粗细骨料2%的规定。

拌和司机不按技术交底参数操作或拌和中发现异常情况不解决、不汇报,由站长对其处以50~200元罚款。

在每次开拌之始,试验员和拌和站司机应注意监视和检测前1~3盘混凝土的和易性。

如有异常,应立即分析情况并处置,直至拌和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

当因施工需要更换施工配合比后,亦应注意开拌时的监视与检测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