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的形成,而培养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正是素质教育对当代小学生的要求。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如孔子教学生,就很讲究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清代的思想家、大诗人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各种事业的发展。
而人的素质,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特长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地、主动地发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对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的形成,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正是素质教育对当代小学生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仅仅通过学习语、数、外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与学生培养目标相背离的。
2、对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个性特长成长与全面发展,不仅是我国教育部对儿童成长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自然需求,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培养有利于我国未成年人更好的成长,这既是学生的权利,又是学生的义务。
3、对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对小学生进行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培养更是当今社会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基础教育的主流思想,是势不可挡的教
育发展必然趋势。
二、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的现状分析。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1、教师对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有心无力”。
由于学科教学的压力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繁杂,使得部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对小学生进行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面对重重阻碍,如:强调个性发展就容易造成班级纪律混乱的现象;强调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又会出现学生厚此薄彼抓不住重点,甚至出现学生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该学会的知识没有学会,浪费了有效的学习时间,因此,班主任教师出于对班级“成绩”的考虑,不敢再做新的尝试,依旧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班级管理模式;再如,有些家长将学生成绩看得过重,与教师反映不希望子女把时间精力放在“没用的事情”上。
2、家长对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默契不足”。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然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学生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认识不足,对子女的学习评价还是侧重于学生的“分数”上,还有部分家长虽然已经认识到对子女进行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培养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生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还无法与教师达成共识,对教师的配合还存在“默契不足”的问题。
如家长在学生课余生活中强制要求子女参加各种特长班,如舞蹈班、钢琴班、主持班、书法班等,却并不符合子女兴趣发展,以至于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时间,让学生苦不堪言。
3、学生对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认识不足”。
小学生由于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要面对多种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出于惰性心理的影响,很多小学生习惯性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不愿意去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专长,只想学会老师在上课所教的东西,并不愿意主动探索,而对于自身的个性发展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认识,仅仅是模仿同伴们的选择,看到好朋友在体育
方面有优势,就和朋友一起参加运动会比赛,看到同伴参加夏令营活动,就也吵着要去参加夏令营活动等,而内心却并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自身发展方向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从性。
三、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思路。
由于年龄和心智发育的限制,小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还并不能做出良好的把控与调节,因此,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应该着重从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家长对子女个性培养,鼓励子女全面发展的认识程度。
为了能让家长认识到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就子女成长问题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在获取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
例如,邀请学生携带家长一起参加学校的特色校本活动,使家长看到子女的另一种风采,使家长意识到仅仅通过考试成绩对子女进行评价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
2、采取教研活动,加强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的探讨。
针对课程教学压力、班级管理压力与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这一矛盾,教师如何权衡如何把握,没有比与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更有效果的了。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就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以及全面培养问题的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师从困惑和迷茫中走出来,还能获得更好的教学与管理新思路。
我校自2014年建校以来,积极进行着办学理念的探索和实践,自2014年开始,学校开展了素质教育为主的各种教育活动,并进行新课程改革,开发适合我们正商学校孩子个性发展的第二课堂——校本选修课。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仅仅抓少数尖子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怎样开展好我们的第二课堂才能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呢?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我校提炼出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开发第二课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相信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一定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完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