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大年事表

中国近代史大年事表

中国近代史大年事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840年—19世纪60年代)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英国)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家)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补充条约签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外资经济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19世纪60年代—1901年)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兴中会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美国檀香山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就亡政治运动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俄、日、法、德、美、意、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905年—1912年)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创办《民报》和提出“三民主义”日本东京)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1927年)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建立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卖国)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7月中国“二大”召开,制定民主革命最低纲领1922—1923年中共领导第一次工运高潮(二七罢工)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1924年—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二七惨案(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流血事件)5月黄埔军校成立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上海学生被英国开枪打死13人)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927年—1937年中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汉口)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30年—1931年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江西瑞金)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华北三省独立),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抗日战争(1937—1945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1937年秋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1938年秋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年)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双十协定签字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旧政协重庆)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刘邓大军推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反攻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11月2日结束)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1月31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中国现代史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1956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政协)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国民经济恢复,国营企业力量壮大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1954年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民族自治制度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1976年)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的良好开端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双百”方针1957年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8年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从庐山会议到“反右倾”斗争1961年春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重心的八字方针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主法制遭践踏,经济建设遭破坏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双方关系开始正常化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成功国民经济形式出现了复苏的局面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错误),成效显著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1977年—至今)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中美建交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正式成为指导方针)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3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思想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中国承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加入)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3年成功发射“神州5号”载人飞船(杨利伟)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补充:1、抗日战争三阶段: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1938年秋);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945年);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两个阶段: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2、“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3、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三年恢复、四年改造、十年探索、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改革开放之初、建立市场经济、进入科学发展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屈辱外交,建立独立自主的平等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残余,取缔特权,奠定新型关系基础;3“一边倒”—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使新中国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6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