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益富强的祖国

日益富强的祖国

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从我们生活、农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反映出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祖国的英明决策下经济
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教学目标:
首先从人们“吃”的变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进而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最后,让学生从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中,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能够运用一些信息做简单的分析。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他们生来就有着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对于祖国过去的贫穷落后几乎一无所知。

社会和家庭对于他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使他们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意识。

另外,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运用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教师教学时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
生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策略】:
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入手,学会在生活中细心的观察、体验、亲身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运用了调查、整理、归纳、汇报、讨论等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感悟祖国的日益富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
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还记得建国60年中的阅兵式吗?就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激
动人心的一幕吧!(播放视频)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强大、富强、整齐
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益富强的祖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

通过回顾阅兵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祖国的发展骄傲自豪,有利于顺利的展开教学。


二、餐桌上的变化
祖国的富强在这样的大事中能看到,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都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去餐桌上看看。

(板书:餐桌上的变化)
1、课前大家调查了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谁先来把自己课前调查的情况给大家说说?(出示表格)
(过去与现在,人们的餐桌是上有什么变化?)学生汇报交流2、同学们,从你们的调查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上升。


3、图片对比
通过对比,你想说什么?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40年代到50年代,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60年代到80年代时,人们勉强能吃得
饱,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三、了解“中国人吃饱”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际上曾有人预言:无论怎样,中国的每一届政府都绝对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我们先不讨论那些外国人的预言是否成立,我们先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用事实来说话。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对粮食的调查结果?
我们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品种多,价格便宜,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的统计图。

1、打开课本63页仔细观察统计图。

通过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2、学到这儿,大家可能和老师一样,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为什么我们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1%的人口呢!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交流,师引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3、图片展示农业发展过程
4、师:说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农业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快速阅读65页的阅读材料。

这位了不起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学生交流)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出示课件: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等信息。


师:有了袁隆平,有了杂交水稻,我国水稻单产量由原来的200多公斤增长到现在的600多公斤。

全国每年可多产粮食上百亿公斤。

这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5、我们莱州市也有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学习了两位科学家的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不同时代的生活获得更真实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感悟出祖国的日益富强。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探讨“中国人吃好”的问题
师:是啊,两位科学家对我们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都说“手
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更是如此。

正是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不仅基
本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保证了国内粮食安全,而且为促进世
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吃饱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变着花样吃,天天吃到各种不同的蔬菜。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

1、课前大家都去市场、超市做了有关蔬菜水果的调查,谁来把你课前的调查汇报一
下。

(1)蔬菜、水果
现在有那么多的选择呀,你都知道哪些以前冬天没有,现在却能出现在餐桌上的蔬菜、水果?还真不少呢,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了,为什么餐桌上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蔬菜大棚)你去过蔬菜大棚吗?里面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充分的说)
除了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鲜蔬菜水果,你还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外地产品越来越多?(运输方式、冷库储存、有钱、种植多)
师补充小结:是呀,我们现在不但吃得饱,而且还吃出了营养,吃出了健康呢。

是呀,看着现在餐桌上天天变化的菜肴,我们多么幸福呀!
3、谁调查了其他方面?
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是呀,孩子们,在以前,这些东西有可能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些农副产品的需
求量也日益增加,现在我们还是这样家家户户在家里养殖吗?为什么养猪养鸡的少了,我们还有吃不完的肉蛋呢?(生答)(养殖基地)
正是由于这些高科技的养殖基地,我们的餐桌上才会出现这么多丰盛的食物,我们的各项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4、其它(有哪些是以前没见过的)
以前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现在都很平常了呢。

小结:是呀,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原来面粉只能做馒头、面条,现在却能做出油饼、锅贴等食物,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
四、升华:探讨我们生活变化的原因,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

1、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用不上,到现在的吃得好、用的好时,你最想说些什么?(生答)
2、是呀,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自由交流)
3、是呀,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这都归功于我们党的英明伟大的决策:改革开放。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在城市废除终身制,打破大锅饭,建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我国沿海建立了经济特区,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等。

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美好的春天。

(歌曲《春天的故事》。

播放音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才有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才有祖国的日益富强。

让学生记住:这些变化的取得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相信以后,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唱首赞歌吧!(播放《歌唱祖国》)
附:板书设计:
2、日益富强的祖国
餐桌上的变化:吃不饱
吃饱日益富强
吃好
(安全、营养、卫生、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