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听音乐画画教材分析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

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

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及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 绘画) 、音乐( 旋律) 、文学( 歌词) 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

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

教学目的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及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及线条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感悟音乐、文学及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参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l、绘画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 乒乓之歌) 及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及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

学生可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专门的墙壁上或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抹作画( 画完后,用湿布把手擦干净) 。

2 、回味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

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

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动1 、观看课件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

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2 、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 、请喜欢舞蹈的学生上台挑选彩带或彩球,根据歌曲运用色彩配合律动即兴表演。

4 、欣赏及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

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

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及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线条来表现。

三、创作表现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体呈现听觉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

儿童歌曲( 《大自然的声音》、《小月亮》的听声音及听曲子听歌词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播放,学生倾听。

选择印象最深。

最愿意表现的绘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学习活动评价自评及互评都参考下列条件:1 、自己是否对本次学习感兴趣2 、是否积极地参及学习活动3 、自己是怎样理解音乐。

并能否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听歌曲的感受。

4 、在体验练习及创造时有无注意清洁?5 、是否及同学和睦相处,不发生冲突?6 、能否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以及创造表现的优缺点? 还可以怎样表现会更好?五、学习迁移出示—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画家和小朋友的画再次证明。

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

第二课长长的线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2、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通过趣味线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毛线。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本、毛线等。

教学策略: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

学习策略:讨论、欣赏、练习、评价、感受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初步了解线的丰富性、多变性。

(二)探究交流:1、在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我们见到的哪些画面能让你联想到长长的线?(小组交流)然后展示交流结果。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线的图片,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配上背景音乐。

)3、出示图片“少女”让学生欣赏线条带来的美感。

4、出示图片让一名学生对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点图片进行连线(花),笔不离纸、一笔画成。

5、出示另一张图片,让一名学生上堂进行描线(狮子)。

6、教师示范一笔画成“狼”。

7、我们感受了这么多的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表现一下这些美丽的线条呢?8、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带来的优秀学生作业图片。

(出示课件,配上背景音乐)〈三〉尝试练习:尝试用一条不间断或多条长长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配上背景音乐)〈四〉讲评作业:师生共同评讲作业。

〈五〉拓展延伸:1、用线来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形象。

2、除了生活中我们能摸得着和看得见的长线以外还有一些线是看不见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比如爱心线等。

第三课画迷宫第四课好玩的玩具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及感受泥土;2、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器皿、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橡皮泥)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泥土)-----------揭题二、辨别: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有水,有草的味道。

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三、交流: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泥及土有没有区别?(土较硬,泥较软。

)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第五课火车开了教学目的:1、用多种形式表现火车。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3、通过对火车的了解,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火车的知识,开扩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现制作火车。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药盒、牙膏盒、饮料瓶、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1、进教室给学生在黑上写大大美术字,对于我来说很轻松。

学生在下面议论,情不自禁的喊到“火车开啦”2、老师也很高兴,告诉学生在讲《火车开啦》老师当火车头让坐的好的学生拿着水彩笔盒在后面跟着自己。

3、学生高兴,激动万分,学生老师一起着火车叫的声音,在教室走一圈,顺便把自己的水彩笔放在黑板的槽中,班里的学生沸腾了,真的很热闹。

4、师生开始讲各种各样的火车。

火车如果按动力方式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如果按用途来分有客运列车,货运列车和特殊用途列车;还有按轨道方式来分有轻轨列车和重轨列车.5、学生四人小组商量做什么?画什么?6、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7、展示学生的作业立体放在前面的桌上,画帖在黑上。

8、请一个火车头(一个学生)带大家看展览。

第六课纸条小玩具课时:1课时一、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1、欣赏纸条小玩具。

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纸条小玩具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拆折纸弹簧探索其中的奥妙。

3、学生创作活动。

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二、教材分析:纸是最常见的手工制作材料,利用纸的柔韧性和色彩变化,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玩具作品。

本课的设计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利用纸的特点,把两根彩纸条互相交叉,反复折压,变成一个“纸弹簧”,再把这个“纸弹簧”制作成玩具的腿、脚或身体,就能够做成一个可爱有趣的纸条玩具,通过欣赏和分析课本配套素材光盘中的玩具实物和示范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创作思路。

三、教学目标:1、学习用纸条制作有趣的玩具。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感受制作过程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在纸弹簧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创造。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纸弹簧。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纸弹簧示范作品3件、纸弹簧若干个、弹簧玩具一个、纸条若干根、剪刀、胶棒、双面胶、手工纸、瓶盖、课件。

学具准备:2厘米宽的纸条若干根、剪刀、胶棒、双面胶、手工纸、瓶盖、小棒、线一根。

六、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准备阶段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弹簧实物,师:请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生:弹簧。

2、师: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弹簧吗?学生1:床垫中有弹簧。

学生2:自动笔里有弹簧。

学生3:玩具手枪里有弹簧。

教师总结:弹簧在生活中的用途和作用。

3、老师带来了一件弹簧玩具,看:是一只受伤的蜻蜓,这只蜻蜓好像在哭泣……(学生们都在认真地思考翅膀折了的原因)生:是小朋友不好好爱惜玩具,把它的翅膀弄坏了。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玩具。

三、引导探究,联想创新1、播放课件中的弹簧玩具照片,学生欣赏。

生:哇!(兴奋、激动、异口同声)师:这些玩具真是太好玩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弹簧玩具。

(出示课题:《纸条小玩具》)2、师:老师准备了几件做好的纸条小玩具,你们想看吗?众生:想看。

(学生兴奋不已)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一个一个的展示给你们。

众生:真是太好了。

(课堂气氛热烈)3、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学生作品。

四、教师示范制作过程1、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同桌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的纸弹簧并对照书上的步骤图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

师:使用剪子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安全,废纸不要随便扔。

(边巡视边说,并把学生掉到地上的废纸捡起来)师:好,我看大家都很聪明,基本都能学会。

现在谁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的。

生1:我拆了拆就学会了。

师:你可真聪明。

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生1:自豪的走到讲台前在实物投影下一边折一边讲。

生2:(站起来展示白己的作品)我是看书上的图学会的。

师:你看着图就能学会,真了不起。

(老师竖起大拇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