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概况2 编制依据及说明3 机组的安装程序4 机组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5 施工准备工作6 安装技术要求及措施7 安全技术措施8 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9 主要措施用料一览表10 检验、测量设备配备表11 施工进度计划12 施工劳动力计划1 概况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氮肥装置国产化工程C2001循环气压缩机为电机驱动,离心式式压缩机,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
2 编制依据及说明2.1 编制依据²《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氮肥装置国产化工程初步设计》²《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203-83²《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离心式压缩机HGJ205-922.2 编制说明²由于目前阶段,机组资料欠缺,本方案仅能对机组通用安装方法进行陈述²本方案编制参考我公司以往同类型大型压缩机组安装方案3 机组的安装程序4 机组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 4.1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4.1.1 离心式压缩机组出厂合格证书,出厂合格证书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1)机壳、转子、叶片等零部件的材质合格证书;(2)随机管材、管件、阀门等质量证明书; (3)机壳及附属设备水压试验记录;(4)转子制造质量检验证书;(5)转子动平衡及叶轮超速试验记录; (6)机组装配记录。
4.1.2 机组安装平、剖面布置图、基础图、装配图、系统图及配管图、单线图、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
4.1.3 机组装箱清单 4.1.4 基础中间交接资料4.1.5 施工规范标准、技术要求、施工方案4.2 施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并有记录4.3 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条件4.3.1 基础必须具备安装条件,基础附属的地下工程及地坪应完成,运输消防道路应畅通。
4.3.2 厂房应能防止风、沙、雨雪的侵袭,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4.3.3 厂房内的天车安装完毕,负荷试验合格,并经质量监督部门认可。
4.3.4 施工用水、电、气和照明应接通,且具备使用条件。
4.3.5 施工现场必须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4.3.6 备齐施工用机具及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精度等级满足测量要求。
4.3.7 施工现场具备材料及零部件存放条件。
4.3.8 各机组配置在同一压缩厂房内,安装过程中可考虑合理穿插施工,但机组之间必须采用逢布隔离,以便管理。
5 施工准备工作5.1 压缩机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资料5.1.1 压缩机组安装装箱清单;5.1.2 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图纸及压缩机组安装、试车和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技术资料;5.1.3 压缩机组(压缩机、电机、冷却器、油站、增速器)等出厂合格证;5.1.4 压缩机组各组件的质量保证书;5.1.5 压缩机组的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5.1.6 经甲方和监理单位审批过的安装方案。
5.2 压缩机组应按如下要求进行清点和验收5.2.1 设备到场开箱检验必须由设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甲方相关人员共同参加,并详细填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5.2.2 结合机组安装实际情况,点件与质量检查同步进行,除对零件按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核对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外,还应洗去防锈油脂。
对外观及锈蚀程度作出判断,必要时可结合精度检验以确定能否安装;5.2.3 按成套名细表清点各机组的专用工具并办理借用手续;5.2.4 与机组配套的电气、仪表等设备及配件,应由各自专业人员清点、验收、入库保存;5.2.5 清点验收后不能及时安装的零部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妥善保管。
5.3 基础的验收及处理按如下要求进行5.3.1 土建与安装及质检部门共同参与设备基础中间交接工作,同时必须移交质量合格证书、沉降观测原始记录,移交的基础应符合如下要求:5.3.1.1 在基础上明显的划出标高基准线及纵横中心线;5.3.1.2 基础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露筋等缺陷;5.3.1.4 基础如有问题,应由土建施工单位负责处理,合格后及时签字认可,办理交接手续。
5.4 基础表面疏松层应铲除,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以每平方分米3-5点为宜,麻点深度不应小于10mm。
6 安装技术要求及措施6.1 机组就位6.1.1 机组就位前应仔细检查基础尺寸和底板下表面,除掉锈蚀和油污等。
6.1.2 采用120t液压吊车将压缩机组整体吊放到基础上。
6.1.3 机组场内水平运输可利用120t吊车和40t拖车完成。
6.2 机座安装6.2.1 根据本机组公用底座为柔性钢底座的特点,公用底座应采用无垫铁安装法,具体工序参见本方案第3节;6.2.2 将压缩机公用机座中心线与基础中心划线对准,其定位基准线与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为平面位置±5mm,标高±5mm。
6.2.3 机器粗找平、找正的安装基准测点应选在公用底座和机体的加工平面上(见图1),粗找平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
图1 公用底座表面水平度的检查点及方向6.2.4 公用底座的调整利用机器上已有的安装用顶丝并辅以安装用的小型千斤顶来找平机器,公用底座轴向粗找平宜高向电机端。
6.2.5 公用底座找平应采用条式钳工水平(l=100mm)或合象水平仪测量,测量时应进行180°旋转复测,以中和消除误差。
6.2.6 地脚螺栓孔灌浆(一次灌浆)在公用底座粗找平、找正经检查合格后,在24小时内可按(图2)进行地脚螺栓孔灌浆,灌浆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标号应比基础沉凝土的标号高一级。
灌浆时应锁紧顶丝及安装小千斤顶,并在机座纵、横测量点设置水平仪全程监测灌浆。
图2 底座灌浆形式6.2.7 机座精找平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进行机座的精找平工作。
测量点是在机座和机体的加工面(或外露轴的表面)。
水平度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6.2.8 机座二次灌浆在机器精找平、找正工作结束,隐蔽工程经相关各方检查合格后24小时内,可按(图2)进行机座二次灌浆工作。
灌浆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配比见表一)。
二次灌浆前安设内、外模板并在顶丝和安装千斤顶旁设置灌浆隔板(见图2),二次灌浆工作应连续进行,并保证捣浆充分可钢板制造(见图3)专用捣浆工具,用6磅手锤打击手柄,以捣实砂浆。
灌浆过程中应在机座纵、横测量点设置水平仪全程监测。
无收缩水泥砂浆参考配比(表一)图3 捣浆工具6.2.9 机座顶丝位置灌浆二次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机组各段缸与增速器,增速器与电机对中完毕,经各方共检合格后,可取出千斤顶,松掉顶丝,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填实空穴,操作过程中应在联轴器上架设千分表监测。
工作结束后应复测水平度。
6.3 变速器(齿轮箱)的安装6.3.1 变速机安装前检查6.3.1.1 箱体外观检查,铸件无裂纹、气孔、夹层等缺陷,焊件无变形、裂纹等缺陷。
6.3.1.2 检查轴的园度、园柱度,径向跳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6.3.1.3 检查水平推力盘的表面粗糙度Ra,径向跳动值应符合图纸要求。
6.3.1.4 齿轮工作面无剥落、裂纹、锈蚀、补焊等缺陷。
6.3.2 变速机轴承安装检查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6.3.3 经制造厂试运转合格又不超过机械保证期限,变速箱可不做揭盖检查,如确有需要,须作如下检查:6.3.3.1 用涂色法检查齿轮副接触痕迹,符合设计要求。
6.3.3.2 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3.3.3 两啮合齿轮的啮合间隙用压铅法进行检查,啮合间隙值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6.4 机组联轴器对中6.4.1 机组联轴器对中选择变速器(齿轮箱)作为基准设备,分别找正各段缸体和电动机,按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及使用制造厂带的专用找正工具。
6.4.2 对中器具及调整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6.4.2.1 千分表周检合格,精度应符合测量要求。
6.4.2.2 表架应结构坚固,重量轻,刚度大,安装牢固无晃动。
6.4.2.3 应避免在阳光照射或冷风偏吹情况下进行对中。
6.4.2.4 调整垫片应清洁、平整、无折边、毛剌。
6.4.3 清洗联轴器各部件,外观检查无毛剌、裂纹。
当拆卸和安装时必须按照定位标记,使内外套对准,同时联轴器的螺栓必须按标志安装定位,除非绝对需要,不得拆卸调换,以免破坏动平衡。
6.4.4 按照制造厂家的找正图表或冷对中数据进行对中,对中时须充分考虑热膨胀的影响。
6.5 压缩机组轴承,密封检查6.5.1 整体安装的机组,在制造厂试运转合格而又不超过机械保证期限,现场可不作解体(揭盖)检查。
6.5.2 机组(压缩机、变速器、电机)各轴承外观检查。
轴瓦合金表面不得有裂纹、孔洞、重皮、斑痕等缺陷。
合金层与瓦壳应牢固紧密地结合,经涂色检查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
6.5.3 径向轴承的装配检查6.5.3.1 用涂色法检查瓦背与轴承座孔应紧密均匀贴合,接触面积不少于75%。
6.5.3.2 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过盈量符合规范规定。
6.5.3.3 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情况,轴瓦与轴颈接触应均匀,轴向接触度不小于80%。
6.5.3.4 用压铅法测量径向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6.5.3.5 可倾瓦的瓦块厚度应均匀,各瓦块间厚度差不应大于0.01mm,装配后瓦块能自由摆动,无卡涩现象。
6.5.3.6 瓦口接触应紧密。
自由状态时,用塞尺检查,间隙不得大于0.05mm。
6.5.4 推力轴承的装配检查6.5.4.1 推力瓦块的外观检查,应符合本方案6.5.2节规定。
6.5.4.2 推力瓦块厚度应均匀一致,同组瓦块的厚度差不应大于0.01mm。
6.5.4.3 用涂色法检查,推力轴承与推力盘应均匀接触,接触面积不小于75%。
6.5.4.4 测量推力轴承间隙,应在上下两半推力瓦、定位环和上下两半瓦套紧固后进行,推力轴承的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
6.5.5 机器密封情况根据装配图和技术文件要求测量、调整。
6.6 电动机安装6.6.1 电动机就位、找正工作应符合本方案6.1.1节的相关规定。
6.6.2 对电动机定、转子检查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6.6.3 定子支座与底座的连接面,应清洗干净,连接面的接触应均匀,底座的固定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6.6.4 轴承座与相连接的部件表面,应平整清洁。
轴承座与底座、轴承座与连接件之间,必须安设绝缘衬套,轴承座与底座之间绝缘电阻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6.6.5 轴承的检查符合本方案6.5节的规定。
6.6.6 转子的定位,应以变速机为基准,除根据联轴器的对中要求确定中心位置外,还应符合本方案6.4节相关规定。
6.6.7 定子与转子的空气间隙应均匀一致。
检测位置应在电动机两端同一断面分上、下、左、右四点进行,允许实测值与气隙的平均值之差,不超过25%。
6.6.8 油路管道全部连接好后,必须复测轴承座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