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护理学班级护理学业余本科2012级(3)班学生姓名黄晓銮学号****************指导教师梁肖渐2014年9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黄晓銮2014年7 月14 日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Abstract: postpartum depression, also called postpartum depression, children of women in the production because of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depression symptoms, nervous, doubt, guilt, fear, very few serious will be desperate, away from home, hurt the child or Dutch act thoughts and actions. Incidence of 5% - 25% delivery women. Nursing on maternal, infant comprehensive care, to avoid adverse maternal mental stimulation, for mothers create a safe, comfortable family environment.Key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state; psychological nursing目录一、论文前言 (1)1 临床表现 (1)1. 1 主要症状 (1)1.1.1 情绪低落 (1)1.1.2 兴趣缺乏 (1)1.1.3乐趣丧失 (1)1.2 心理症状 (2)1.2.1 焦虑 (2)1.2.2 自卑观念明显 (2)1.2.3 认知症状 (2)1.2.4多疑敏感 (3)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3)1.3躯体症状 (3)1.3.1 睡眠紊乱 (3)1.3.2 食欲紊乱 (3)1.3.3 精力下降 (3)1.3.4 昼重夜轻 (3)2 护理 (4)2.1一般护理 (4)2.1.1 睡眠护理 (4)2.1.2 饮食护理 (4)2.1.3 安全护理 (4)2.2 心理护理 (5)2.2.1倾听和倾诉 (5)2.2.3干预与预防 (5)3小结 (6)4结束语 (6)二、参考文献 (7)致谢 (7)前言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笔者对所研究的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
1.临床表现1.1主要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生理和躯体的变化三主征1.1.1心境或情绪低落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情绪低,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
起初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表现为无精打采,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
在抑郁发生后患者会慢慢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患者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
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
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
采取酗酒、吸毒等消极生活方式;缺乏锻炼、不愿运动;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进而厌世并有自杀念头,有自残、自杀倾向。
1.1.3生理和躯体的变化抑郁会导致食欲低下、从而体重减轻;容易失眠、早睡、疲倦和乏力;抑郁情绪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使人更容易患疾病,如冠心病、哮喘、头痛和溃疡病。
1.2心理症状1.2.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经常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
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比如我们产科有这样一个患者:2013年2月初生的孩子,后来月子里偶尔心情不好。
后来由于奶水不够,就吃催奶药不停的吸奶催奶,半夜上闹钟起来吸奶就为了多下奶给宝宝,特别紧张孩子吃不够母乳,一直还要加点奶粉。
慢慢我的生物钟乱掉了,先开始是半夜吸奶后就无法入睡了,再后来慢慢的入睡困难,再后来就发生整夜睡不着的情况,而且以为第二天婆婆带孩子她白天可以补觉,也就不放在心上。
后来就发展到连续几天入睡困难,突然开始害怕睡觉了,一想到睡觉就头疼,越困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着急。
后来干脆不喂了,但是还是睡不着,一夜有时候只能睡一两个小时,就是恶性循环。
白天就想着晚上怎么办?晚上躺那就开始烦睡觉,开始新一轮失眠,情绪非常差。
1.2.2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3认知症状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
1.2.4多疑敏感病人常在情绪低落时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比如,别人真诚地夸他,他会认为是挖苦。
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1.2.5自杀观念和行为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
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
但当情感低落,意志行为减退,思维活动异常,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
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
1.3躯体症状1.3.1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
其实是因为焦虑而后睡眠不好就变成了睡眠紊乱,病人常常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1.3.2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看什么都没有胃口,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1.3.3精力下降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1.3.4昼重夜轻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
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
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2护理2.1一般护理2.1.1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
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
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
比如上面的提到的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参加了一妈妈团,她从中了解了很多自己以为是问题的东西,其实是在平常不过的小事,这样就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
后来慢慢觉得小孩聪明可爱,看着就开心,她的睡眠就没有问题了。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1.2饮食护理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她喜欢的菜式,有些还有注意菜式的颜色和新鲜度。
比如可以去外面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而且有要平时没有吃过的菜式,但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2.1.3安全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
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
注意病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如果发现病人有什么异常时不能让她单独一人外出。
家人多拿出点时间去陪陪病人,和她一起度过难关。
另外要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多给让病人去参加积极有意义的活动,让病人融入社会,觉得自己生活有意义。
2.2心理护理2.2.1倾听和倾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是比较容易出现心烦,心情抑郁的现象的,所以也是比较多唠叨,家属一定要细心的聆听,要站在产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量的不要和她顶嘴,多开导一下她,多尝试沟通,不要总是一味的责怪。
也就是说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
这时家属要多带她出去散散心,多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总是让产妇呆在房间里面带小孩,一家人多沟通一下,经常性的出去旅游等等这些活动都是能让产妇开心的,心情好了之后才不会容易出现抑郁症的表现。
医生护士也要和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但是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了解病人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
了解对现在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了解病人对婴儿的态度。
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2.2.3干预与预防准妈妈和整个家庭做好妊娠前的准备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准妈妈要做好身体、心理上的准备,锻炼身体,良好体质有利于产后的恢复;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新生儿到来的准备,做好成为母亲的角色,如学习新生儿特点、如何喂养、如何抱、如何洗澡等,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等。
对于丈夫和整个家庭而言,给予产妇主观上和客观上的支持,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妇的应对能力。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紧张害怕,只要尽早发现,积极调整,积极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一般预后良好,症状缓解、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