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供热工程第五章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供热工程第五章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5、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的热媒,其适用范围广。
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蒸汽在系统散热设备中,靠水蒸汽凝结成水放出热量。
每1kg蒸汽在散热设备中凝结时放出的热量q,可按下式计算:
q = i - q1
kJ/kg
当进入散热设备的蒸汽是饱和蒸汽,流出的凝水是饱和凝水
时:
q=r
kJ/kg
如采用高温水130/70 ℃供暖,每1kg水放出的热量为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3、避免“水击”现象的产生 (1)“水击”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蒸汽供暖系统中,沿管壁凝结的沿途凝水可能被 高速的蒸汽流裹带,形成随蒸汽流动的高速水滴;落在 管底的沿途凝水也可能被高速蒸汽流重新掀起,形成 “水塞”,并随蒸汽一起高速流动,在遭到阀门、拐弯 或向上的管段等使流动方向改变时,水滴或水塞在高速 下与管件或管子撞击,就产生“水击”。 (2) “水击”现象造成的危害:噪声;振动;局部高压, 严重时能破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 (3)减轻“水击”的方法:
与热水作为供热(暖)系统的相对比,蒸汽具有的特点:
1、蒸汽在系统散热设备中,靠水蒸汽凝结成水放出 热量。
2、蒸汽和凝水在系统管路内流动时,其状态参数变 化比较大,还会伴随相态变化 。
3、蒸汽在散热设备中定压凝结放热,散热设备的热 媒温度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4、蒸汽供暖系统中的蒸汽比容,较热水比容大得多。 可大大减轻前后加热滞后的现象。
第五章 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教学目的:了解蒸汽供热系统的特点、 热媒特性,掌握附属设备
教学重点:蒸汽供热系统的布置形式, 设备特性
蒸汽供热原理图
蒸汽供热原理图 1-热源;2-蒸汽管路;3-分水器;4-散热设备;5-疏水器; 6-凝水管路;7-凝水箱;8-空气管;9-凝水泵;10-凝水管
第一节 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
2020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为了保持蒸汽的干度,避免沿途凝水进人供汽
立管,供汽立管宜从供水干管的上方或侧上方接出。
6、避免出现真空度
停止供汽时,原充满在管路和散热器内的蒸汽 冷凝成水,管路和散热器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真空 度。为了避免出现真空度,在每个散热器上设置蒸 汽自动排气阀等装置等措施进行补进空气。蒸汽自 动排气阀的工作原理:靠阀体内的膨胀芯热胀冷缩 来防止蒸汽外逸出和让冷空气通过阀体进入散热器。
大减轻前后加热滞后的现象。
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
4、蒸汽供暖系统中的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高 例如:高温水130/70 ℃供暖系统的散热器热媒平均
温度为(130+70)/2=100 ℃; 采用蒸汽表压力200kPa供热,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
为133.5℃; 5、由于蒸汽具有比容大、密度小的特点。水静压力比热
按照蒸汽干管布置的不同分: 1、上供式 2、中供式
3、下供式 按照立管的布置特点分:
1、单管式 2、双管式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蒸汽供暖系统采用双管式。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按照回水动力不同分: 1、重力回水 2、机械回水
高压蒸气供暖系统都采用机械回水方式。
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基本型式(a)
i≥0.003
(3)当疏水器安装在凝水干管末端时,P1=0.7 Pb。 此处Pb表示该供热系统的入口蒸汽表压力。
第五节 室内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的
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
室内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原则和方法
在进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 时,先从最不利的管路开始。
平均比摩阻建议控制比压降值按不超过 100Pa/m设计
后再用凝水泵将凝水送回热源重新加热。 在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中,凝水箱布置应低于所有 散热器和凝水管。
进凝水箱的凝水干管应作顺流向下的坡度,使 从散热器流出的凝水靠重力自流进入凝水箱。 为了系统的空气可经凝水干管流入凝水箱,再 经凝水箱上的空气管排往大气,凝水干管同样 应按干式凝水管设计。
干式凝水管:凝水管上部分充满空气,下部分充满凝 水,凝水靠重力流动,这种非满管流动的凝水管称干式 凝水管。
Q=c△tG =251.2kJ/kg。
采用蒸汽表压力200kPa供热,相应的汽化潜热r=2164kJ/ kg。
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
2、蒸汽和凝水在管路里流动时,会伴随相态变化 。
湿饱和蒸汽在沿途产生凝水;湿饱和蒸汽经 过阀门等节流后压力下降可能成为干饱和蒸汽或 过热蒸汽;从散热设备流出的饱和凝水,通过疏 水器和在凝水管路中压力下降,沸点改变,凝水部 分重新汽化,产生“二次蒸汽”。
温调式疏水器
二、疏水器前、后压力的确定原则
疏水器前的表压力P1 取决于疏水器在蒸汽供热系统 中连接的位置;
(1)当疏水器用于排除蒸汽管路的凝水时,P1=Pb, 此处Pb表示疏水点处的蒸汽表压力,
(2)当疏水器安装在用热没备(如热交换器暖风机等) 的出口凝水支管上时,P1=0.95Pb,此处Pb表示 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
三、单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单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特点
1、散热器支管与立管的连接点必须低于散热器 出口水平面;
2、 立、支管的管径都需要粗一些; 3、每个散热器上,必须装置自动排气阀; 4、自动排气阀应装在散热器1/3的高度处。
第三节 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
在工厂,生产工艺用热往往需要使用较高 压力的蒸汽。
根据疏水器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三种 类型的疏水器
1、机械型疏水器(利用蒸汽和凝水密度的不 同,对液位敏感,以控制凝水排水孔自动启 闭工作; 如浮筒式疏水器)
2、热动力型疏水器(利用蒸汽和凝水热动力 学特性的不同; 如圆盘式疏水器)
3、热静力型(恒温型)疏水器(利用蒸汽和凝 水的温度不同引起恒温元件膨胀或变形来 工作的疏水器)如温调式疏水器
利用高压蒸汽作为热媒,向工厂车间及其辅助建 筑物各种不同用途的热用户供热,是一种常用的供热 方式。
生产工艺、热水 供应、通风及供
暖热用户等
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
干凝水管路(无论低压或高压蒸汽系统)通 过过门地沟时,必须设空气绕行管 。
但当车间地面不便布置凝水管时,也可采 用如图所示的上供上回式。
通常只有在散热量较大的暖风机供暖系统 等,且又难以在地面敷设凝水管时(如在多跨 车间中部布置暖风机等场合),才考虑采用上 供上回布置方式。
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基本型式
i≥ 0.003
i≥0.003
B
i≥
蒸汽
4 凝水
i≥ 0.005 3
2
h 200~250
Ⅱ ⅠⅠ
Ⅱ
i≥0.005
1 上水
排水
Ⅰ 上水
1—低压恒温式疏水器 2—凝水箱 3—空气管 4—凝水泵
机械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机械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特点
机械回水系统是一个“断开式”系统。 凝水不直按返回锅炉,而首先进入凝水箱。然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按照供汽压力的大小分: 1、供汽的表压力高于70KPa时,称为高压蒸 汽供暖; 高压蒸汽供暖的压力一般由管路和 设备的耐压强度确定。 2、供汽的表压力等于或低于70kPa时,称为 低压蒸汽供暖; 3、当系统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称为真 空蒸汽供暖。 卫生条件好,系统复杂。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实际运行时供汽压力总有波动,为了避免 供汽压力过高时未凝结的蒸汽窜入凝水管,可在 每个散热器出口或在每根凝水立管下端安装疏水 器。
蒸汽疏水器的作用是:
自动阻止蒸汽逸漏;
迅速地排出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
能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它不凝性气体。
疏水器是蒸汽供热系统中重要的设备。它的 工作状况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影响极大。
三、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特点
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型式简单,无需 如机械回水系统那样,需要设置凝水箱和凝水 泵,运行时不消耗电能,宜在小型系统中采用。
但在供暖系统作用半径较长时,就要采用较 高的蒸汽压力才能将蒸汽输送到最远散热器。
当系统作用半径较大,供汽压力较高(通常 供汽表压力高于20kPa)时,就都采用机械回 水系统。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在设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时,一方面尽可能采用较低的 供汽压力,另一方面系统的干式凝水管又与大气相通; 因此,散热器内的蒸汽压力只需比大气压力稍高一点即
可,散热器入口阀门前的蒸汽剩余压力通常为1500~
2000Pa. 2、供汽压力运行值的选取 下图(a)散热器工作正常,供汽压力符合设计要求,散热 器内充满蒸汽,进入的蒸汽量恰能被散热器表面冷凝下 来,形成一层凝水薄膜,凝水顺利流出,不积留在散热 器内,空气排除干净。 下图(b)散热器工作不正常,供汽压力低于设计值,进入 的蒸汽量减少,不能充满整个散热器,散热器内的空气 不能排除干净,或由于蒸汽冷凝,造成微负压而从干式 凝水管吸入空气。蒸汽只占据散热器上部空间,空气停 留在散热器下部。
B
i
h 200~250
Ⅱ
Ⅱ
i≥0.005
Ⅰ
ⅠⅠ
上水
排水
上水
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上供式供暖系统
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基本型式(b)
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下供式供暖系统
二、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工 作原理
锅炉充水至I—I平面。锅炉加热后产生 的蒸汽,在其自身压力作用下,克服流 动阻力,沿供汽管道输进散热器内,并 将积聚在供汽管道和散热器内的空气驱 入凝水管,最后,经连接在凝水管末端 的B点处排出。蒸汽在散热器内冷疑放 热。凝水靠重力作用沿凝水管路返回锅 炉,重新加热变成蒸汽。
二次蒸发箱(器)
n 二次蒸发箱的作用
将室内各用汽设备排出的凝水,在较低的 压力下分离出一部分二次蒸汽。
n 二次蒸发箱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