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检查手法
进行一系列横断面或矢状位的扫查尤其要仔细观察 cooper韧带走行可通过韧带走行的中断来识别微小肿瘤
正常cooper’s韧带
中断的cooper’s韧带
乳腺超声分区
中心区 外区 象限法 钟点法
乳头~30mm,厚16mm左右 30mm~边缘,厚10mm左右 四个象限,乳晕区 1~12点
乳腺超声分区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纵横比
•平行
不平行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纵横比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纵横比
这是一组左乳内上象限肿块的连续切面图。恶性肿块中也不乏平行方位。 显示乳腺癌的“异质性”,即不同病灶大体形态差异很大,不同切面形态亦有 很大差异,在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急性乳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发病 原因主要为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发病初期表现为乳 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后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常 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炎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增厚,内部回声不 均,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回声增强,形成不均质 增强团块,如形成脓肿,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边界厚而不光滑。时间长者形成强弱不均的镶嵌样改 变。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时钟”法描述 以乳头为参考点 病灶大小应记录最大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钟表法 四象限法 距乳头和距皮肤的距离
定位乳房内任何部位的病灶
乳腺超声分区
乳腺超声分区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乳腺腺体均匀回声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乳腺腺体不均匀回声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乳腺肿块的形状 圆形或椭圆形大部分为良性种瘤 不规则状几乎为恶性肿瘤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回声高低是与邻近组织回声相比较而言 邻近组织即脂肪或乳房纤维腺体组织 绝大部分实性肿瘤与纤维腺体组织比较时, 均为低回声,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乳腺肿块内部回声 均匀的、非均匀的
良性肿瘤 均匀的 恶性肿瘤 不均匀的低回声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肿块形状随着压力而改变,内部回声形态受到压力表现 为更加均匀很可能为良性 但不随压力而形状改变的肿瘤不能断言为恶性
乳腺导管扩张
轻度均匀扩张
扩张伴局限性占位
导管内结构紊乱
后二者往往是肿瘤直接征象
导管均匀扩张则是间接征象 前二者往往是非特异性表现
导管内乳头状瘤
导管内结构紊乱与导管内癌有相关性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双乳导管扩张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皮肤增厚、凹陷、不规则,皮下组织水肿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解剖
A:导管 B:小叶 C:输乳管 D:乳头 E:脂肪 F:胸大肌 G:胸壁、肋骨
A:正常导管上皮细胞 B:基底膜 C:导管腔
乳腺解剖
1皮肤 2皮下脂肪层 3腺体层 4乳腺后间隙 5胸壁肌层
乳腺解剖
导管小叶结构 导管
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剖
女性不同生理时期正常乳腺超声图
女性乳腺的图像在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 人在不同阶段乳腺图像也不同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纤维瘤超声表现 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瘤体较大时 呈分叶状,边界光滑完整,大部分有包膜,部分肿瘤 周边缺乏清晰的界面。内部呈低回声,多数较均匀。 肿瘤后方多数回声增强,有侧方声影。CDFI多数无血 流或少血流型。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纤维瘤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纤维瘤钙化
乳头溢液
在非妊娠和非哺乳期,自乳头内流出液体属病理溢液。 原因内分泌失调、炎症、增生性疾病、良恶性肿瘤等。 乳腺疾病患者约3%发生乳头溢液 哺乳期 乳汁分泌呈乳白或微黄色 鲜红血性溢液 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 棕褐色 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或囊性增生 黄色或黄绿色 常是囊性增生
乳头溢液
血性溢液亦多为良性肿瘤其次为非肿瘤性病变 非血性溢液多为非肿瘤性病变其次为良性肿瘤 癌在两种溢液中皆少见,在血性溢液中所占比例约为 非血性溢液的3倍 良性肿瘤几乎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约6.2%的乳头溢液具有癌的可能
可见,血流丰富
内部回声
低而均匀
强弱不等,分布不均
钙化
短棒状、蛋壳样
细小、多、团簇状
后方回声
无改变或增强
多有衰减
周围组织变化 无变化,界限清楚
有浸润,扭曲、水肿
活动程度

差(较固定)
乳腺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纵 横 比 纵横比大于1时可能为恶性
纤维腺瘤长轴平行于腺体方向生长,浸润性导管癌 纵向浸润性生长(纵/横﹥1)
乳 房 疼 痛 被认为是与月经周期相关的正常改变
乳痛 乳痛+肿块 近期乳痛
69%的女性经历过 50%乳腺门诊患者中出现
2/3工作女性和77%的普查人群经历过
乳腺疾病常见症状
炎症
剧痛和触痛
囊性增生
胀痛且有周期性,经前重经后轻
乳房肿瘤
良性病变多由激素活性引起
乳癌以乳痛为惟一症状的仅占7%
乳腺疾病常见症状
乳腺解剖
中央部-乳头 乳头周围色深的区域-乳晕 乳房内含有蜂窝状脂肪组织和15~20个乳房小叶 每个小叶有一总导管-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 状排列,至乳头的基底部呈壶腹样膨大-输乳窦,在 乳头尖端处变细-输乳孔,开口于乳头
乳腺解剖
胸部的浅筋膜包裹整个乳房-乳腺囊 乳腺囊伸入各小叶之间形成小叶间隔-乳房悬韧带或 库柏氏(Cooper’s)韧带
探头太用力 细小病灶变得不明显 血流信号不易显示 探头用力太轻 探头与皮肤之间容易造成阴影
检查手法
复合扫查式
-----放射状扫查与纵横扫查 相结合的方式
可疑病灶
二个垂直的切面或 更多的切面予以显示 使其具有可重复性
检查手法
检查乳头及乳晕后部位 适当加压 增加耦合剂 将探头放于乳头旁,使超声束 以锐角进入乳晕后区,检查者可以使用另一只手在探头的 对面推压 以使图像显示更佳.
库伯韧带后方回声衰减
纤维瘤钙化 后方衰减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钙 化 点 常为恶性种瘤的特征之一
较小时后无声影,较大的钙化点可有声影 恶性钙化: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细线状、分支状 5个以上是成簇状、节段性或楔形分布
微小钙化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是不同的 多见于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乳腺增生症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增生症是非炎症非肿瘤的乳腺良 性疾病,名称很多,如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 腺小叶增生病、乳腺腺病等。多见于30-40岁妇女, 由于卵巢功能发生紊乱,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 对增多,而引起的乳腺的导管及小叶上皮随月经周期 而发生增生及复原。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临床表现
乳腺内密集点状钙化恶性钙化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良性钙化:
杆状(导管扩张) 爆米花样(纤维腺瘤) 蛋壳样(如囊肿)
二维声像图乳腺良恶性鉴别诊断表
形态及边缘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规整 不规则,呈伪足样浸润
边界和包膜 清晰光滑,包膜纤细光滑 欠清,不光整,无包膜
恶晕征及血流 无,血流稀少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中心医院超声科2014-07
前言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50年来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其 诊治已成为一个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临床课题。与乳 腺钼腺靶摄影相比,超声声像图对乳腺肿块形态学特 征显示得更为清晰,诊断信息丰富,临床应用十分广 泛。对每一名超声医师来说,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提高 乳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一 侧或两侧出现间歇性胀痛, 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 有压痛,月经过后,症状缓 解。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增生超声图像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腺轻度对称性增
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呈 条样或斑片样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部可 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
15岁
中央区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
女性不同生理时期正常乳腺超声图
青春期女性乳腺纤维组织较多因而腺体回声细密
女性不同生理时期正常乳腺超声图
妊娠期女性乳腺显著增生
女性不同生理时期正常乳腺超声图
哺乳期,腺体层明显增厚,中央区乳腺导管显著扩张。
女性不同生理时期正常乳腺超声图
老年期乳腺逐渐脂肪化
乳腺疾病常见症状
疼痛与非疼痛
活检未发现组织学差异 免疫组化 白介素6、白介素1和肿瘤坏 死因子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乳腺疾病常见症状
2/3女性为周期性 平均年龄34岁 月经前3~7天敏感性加强 有不适和沉重感 影响外半乳腺
1/3女性为非周期性 年龄较大 平均43岁 可有持续性或随机性 1/4被描述为灼痛或牵拉痛
有人认为小结节形成可能与乳痛有关 导管扩张程度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关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腺病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像图
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分中央型和周围 型,多数人以乳头溢液为临床表现。本病常被称之为 “癌前期病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导管乳头状瘤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 和腺上皮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过多 刺激有关。常见于年青妇女。临床上一般没有明显症 状。纤维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有包膜,呈卵圆形, 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 没有粘连,触之有滑动感,切面色灰白,有光亮,肉 眼常见到许多排列不整齐的裂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