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_现代平面设计观念的形成(一)

第四章_现代平面设计观念的形成(一)

两 方面的内容的,比如达达主义。
立体主义
一、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这个运动的起源在法国印象画派大师保
罗·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Paul Cezanne)。立体主义画家把塞尚的“要用圆柱 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 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
1900年以来,欧洲的艺术基本沿着两条不太相同的路径发展。一条是强调艺术家 的个人表现,强调心理的真实写照,强调表达人类的潜在意识,如表现主义、超现实 主义,以及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抽象表现主义。一条是力图在形式上找到所谓的“真
实”, 代表新时代的方式,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以及二战后的极少主义等。在 这两条路径之间,还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地带”,也就是说有一些艺术运动,是包含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1909—19 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1912年-1914年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在分析立体主义时 期,他们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 画平面上的方法。随着探索的发展,他们发现这样的“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
阿波里涅
贵拉姆·阿波里涅(Guillaume Apolinaire) 法国诗人,受到意大利未来主义,特别是马里内蒂的很大影响。他认为诗歌应该 是泛意的,他说,日常生活中所熟视无睹的海报、广告、招牌等等,其实都是诗歌, 是时代的诗歌。191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诗歌集《书法语法》,在这本诗歌集中,也 充满了毫无意义的单词组合,版面编排混乱,强调韵律和视觉的强烈,而不在乎内容, 与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平面设计如出一辙。
本 来的形态,而陷入一种抽象的形。
立体主义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 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亚威农少女》 、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哭泣的女人》
亚威农少女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哭泣的女人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影响各个欧美国家的国际运动。它包含了对 于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这个特征在某些国家得到更加理性 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造成对平面结构的分析和组合,并且把这种组合规律化,体 系化,强调纵横的结合规律,强调理性规律在表现“真实”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探索, 在荷兰“风格派”运动中,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中,特别是在德国
《书法》的版面设计
阿波里涅:诗歌《书法》 的版面设计,1918年
《书法》的版面设计
阿波里涅:诗歌《书法》的版 面设计,1918,利用版面编排 把字母组成飞鸟,喷泉和眼睛。
德比罗
佛塔纳多·德比罗(Fortunato Depero,1892-1960) 大部分的未来主义平面设计作品,都是由未来主义的艺术家或者诗人创作的,真 正完全采用未来主义方式来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是佛塔纳多·德比罗。他设计了大量 未 来主义风格的海报、广告、书籍版面。 他的设计,虽然具有强烈的未来主义风格,版面编排比较混乱,讲究活泼和青年 感受,但是,毕竟是商业设计,因此,他不能像其他的未来主义艺术家那样为所欲为, 自我发展,而必须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和传达规律。因此, 他的平面设计比较能够 为大众接受,兼具未来主义的风格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设计特征,应该说,虽然德比罗 的设计与上述的那些大师的设计比较,显得没有那样前卫,但是他却是真正把未来主 义的精神和部分设计思想带到实际的、日常运用的平面设计中的关键人物。
平面设计史
现代平面设计观念的形成(一)
第一节 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艺术改革运动,特别是在1907年、 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期间,这些运动发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结果是从思想方 法、表现形式、创作手段,表达媒介上对人类自从古典文明以来法则完成的传统艺术 进行了全面的、革命性的,彻底的改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这个庞 大的运动浪潮,我们往往笼统的称为“现代主义艺术”,或者“现代主义”。
的世 界最早和最现代的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设计学院中得到发扬光大,并且体现在建 筑设计,工业产品和平面设计中。因此,可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形 式基础。
二、未来主义运动 未来主义运动是意大利在20世纪初出现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的一场影响深刻
的现代主义运动。它的开端,是以意大利未来主义奠基人费里波·马里内蒂(Filippo T ommaso Marinetti,1878—1944) 在1909年2月20日的《费加罗日报》上,以浮夸 煽情的文辞发表《未来主义宣言》为标志的。《未来主义宣言》中号召扫荡一切传统 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未来主义宣言一方面讴 歌现代工业文明、科学技术使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完全改变,“宏伟的世界获得 了一种新的美——速度美”,因而主张未来的文艺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速度、力 量和竞争;另一方面诅咒一切旧的传统文化,扫荡从古罗马以来的一切文化遗产,主 张摧毁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
评论家沃克塞尔在为布拉克画展撰写的评论中使用了“立方体”,“立方体的 古怪”一词,从此立体主义正式登上画坛。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毕加索曾说过: “当 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布拉 克 则承认:“立体主义,或者不如说我的立体主义,乃是我所创造的,为我所用的一种 手
吉奥科莫·巴 拉(Giacomo Balla):《阳台上奔跑的女孩》 、《链条上的狗》
《阳台上奔跑的女孩》
《链条上的狗》
马里内蒂
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未来主义体现在它的众多的未来主义诗歌和宣传品的设计上。 费里波·马里内蒂未来宣传和树立未来主义的精神,在运动一开始的时候就撰写了大
量 的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都是故意违反语法和句法的,因此,大部分未来主义的诗 歌和文学作品根本无法通读。在这种前提下,版面的无政府主义式、反正规的编排就 成为提倡这个运动精神的方式。
费里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语言的自由》、《山·川·街·杰佛里》
语言的自由
马里内蒂:《语言的自 由》,1919年,是利用 文字、版面作为未来主 义平面设计的代表例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川·街·杰佛里
马里内蒂:《山·川·街·杰佛 里》,1915年。这是他的诗 歌,描述了自己的历程,其 中左边是关于法国,右边是 关于他访问立体主义画家列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