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金融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
平也随之提高,居民们也越来越关注如何使手中的资金得到保值和增值这一问题上,因此,投资理财逐渐成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活动。
然而,进行投资如何能平衡
收益和风险两方面,仍需要进行思考。
本文对家庭进行的投资进行研究,说明我
国居民的当前情况以及与家庭相关联的风险,以促进我们国家家庭投资的可靠发展。
【关键词】家庭投资;风险;收益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能够分配的资金变得越来越多,金融投资也因此被看
作是现在的家庭投资特别重要的部分。
然而,随着国内外资源价格的普遍上涨,
外资资金大量流入中国市场,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2008年至2011年,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价格,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
的增长势头没有减弱,形式仍十分严峻。
专家指出,2013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
大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
通货膨胀导致家庭财富的不断缩水,央
行不断加息。
可是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房市调控政策的实施,中国股市的动荡
不稳,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家庭的资产保值投资方式,已经成为家庭在投资过程中
必须慎重考虑的首要问题。
家庭投资是指家庭成员在满足其消费需要后将多余资金进行以赢利和保值的投资
活动,以形成多种形式的家庭金融资产的行为。
家庭投资主要包括实物投资和金
融投资。
目前来讲,家庭投资的分类包含了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购买保险、投
资基金和股票等。
银行储蓄在我国是一项很传统,并且较为保守和适用的一种投
资方法,债券投资分为国债和企业债券,国债的稳定性最高,企业债券获利大,
但风险也大;保险投资也比较稳定安全;基金投资花费较低,流通好,但风险也
一直存在;股票起伏较大,风险和收益都存在明显的波动。
由于居民规避风险的
这种偏好,大部分居民还是会选择择风险小而稳定的存入银行以及国家债券。
通货膨胀往往意味着我们的物价上涨,货币资产价值缩水,购买力降低,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资产不缩水,并且能够有
效防范通货膨胀呢?首先应发现我们面临的几大问题:
一、家庭投资主体资产能力有限、投资意识不强
“小富即安”的生活习惯,使国人养成了许多家庭对金融投资了解的深度不够,认为金融投资是中高收入家庭为了寻求额外回报,提高生活质量的冒险游戏。
在
这种目标意识下,类似于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这些具有社会性和优越性的金
融投资项目在市场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家庭投资者往往只考虑收益预期很
明显的存款类和国债的投资。
另外,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部分追求高收
益的居民尚不具备足够的理财知识,他们的金融知识缺乏,还有的甚至于“羊群效应”的结果,别人炒股我即炒股,别人投资我即投资,使得家庭金融投资缺乏合理的判断,具有盲目性。
这就容易造成投资质量低下,收益降低的结果。
二、家庭选择金融产品单一
查阅近几年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分布的状况,不难发现,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
构并不合理,“存折”占将近八成。
也就是说,尽管金融理财渠道越来越宽,但基金、保险、债券、股票、黄金、期货等理财方式并没有得到国人足够的青睐。
局
面呢目前持有大量储蓄存款的做法虽然很稳妥,但并不合理。
储蓄存款与其他理
财方式相比,并不能让资产增值,从长期看也抵御不住通货膨胀的压力。
工商银
行某理财经理曾表示:“家庭金融资产大致应该成金字塔状,即以银行存款和保险
产品为主的‘塔基’应占40%~50%,以债券、人民币理财产品等收益性相对较强的
产品为‘塔身’,占得30%~40%,以基金、股票等高收益产品为主的产品即为‘塔尖’,占得比例为20%~30%。
”
三、通货膨胀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金融资产增长受阻碍
收入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讲,不仅是消费的基础,也是居民家庭资产累积的
基础。
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首先,可支
配收入用于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剩余的资金才来用于金融资产的投资。
其次,
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金融资产呈正相关关系,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家
庭金融资产增加。
但在通货膨胀持续走高的形势下,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
通货膨胀增长率,从而导致了名义工资增长了,减去通货膨胀率后实际工资缺下
降了。
另外,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但飞涨的物价并没有使得社会总需
求降低,反而令消费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从而加剧了居民资金紧缺的现象。
那么,我们应如何选择家庭金融投资策略,防范金融投资风险呢?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金融投资的认识,强化居民的金融意识,理财意识,风
险防范意识和提高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承受心理。
,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有多种表
现形式如资本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投资者个人风险等。
了解了这些风险,投资时就可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理性的投资判断,选择
投资的品种和投资机构,以此来提高金融投资质量。
其次,应根据不同家庭类型选择不同的金融投资方式。
家庭金融投资主要以
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等为基础,每个家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还要根据其家
庭资产结构和风险类型的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判断,选择家庭可以承受的风险产品
进行投资,以确保投资导致的损失自身是否可以接受。
因为,投资是现在的事,
收益是未来的事,未来的结果究竟如何,总有不确定性。
投资总有风险,并且高
的投资收益往往伴随着高的投资风险,若果收益不足以补偿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家庭就不愿意投资。
最后,政府可以对金融市场适当的干预。
面对通胀,政府可以采取控制商品
需求膨胀的手段或适当提高利率和调整出口信贷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利率的变
动影响贷款、汇率、证券价格,从而影响居民的储蓄、投资的变动。
近几年根据
通胀变动使得利率的升降,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政府还可以控制物价,从而
影响市场。
在后危机时代,面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动荡,如何有效地引导居民进行金融
投资,提供较好的金融投资环境及居民如何正确的面对金融投资,提高家庭金融
投资的质量,成为了解决家庭金融投资问题,防范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关键。
那么,在微观上,居民需要提高自己金融投资的水平,树立长期的投资目标意识,
在宏观上,国家需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出为市场保驾护航的作用。
这样从多个角度分析家庭金融投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强居民对金融投
资的认识,提高金融投资风险意识,选择适合居民家庭实际情况的金融投资策略和,选择适应居民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不可盲目跟风,我国金融业便
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
[2]崔萌,《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J]财经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