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清代文学常识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沈既济
枕中记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温庭筠
花间集;菩萨蛮
花间词
花间词派鼻祖;晚唐诗人里写词最多的作家,几乎是写女人、相似;风格香软,婉约缠绵。
和李商隐并称“温李”
李煜(李后主)
浪淘沙
词中之帝
国破家亡的悲伤
宋辽金文学
宋
金
辽
柳永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
写了不少关于爱情的词,以女性口吻写(定风波)
羁旅行役的感伤惆怅(雨霖铃,八声甘州)
骈偶化、辞赋化
汉
贾谊
过秦论,吊屈原赋,
骚体赋
骚体赋;继承楚辞怨刺传统
共同开启了后世骈文先河
汉
刘安
淮南子(鸿烈,淮南鸿烈)
骈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紧密关注现实,多用历史、神话、传说和故事来说理,文学色彩强烈;用大量排比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长门赋
散体赋
子虚赋讲述楚臣子虚出使齐国,齐王展示畋猎;上林赋紧接描绘上林苑游猎盛况
陌上桑:塑造了一个兼相貌品德性格心灵美于一身的女性形象,作品采用了镜里看花式烘托对比手法,幽默风趣。
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结合,语言生动活泼,结构完整紧凑。
乐府双璧
汉
班固
汉书
第一步纪传体断代史
记事始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
思想宗旨:正统入学,显示方面缺乏深刻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两都赋
词丽调美,通俗易懂,内容市井生活。
晏殊
浣溪沙
承袭了南唐词人清秀婉丽的风格
欧晏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
提倡古文创作,对韩柳文章进行学习;保留了骈赋、律赋在顶时尚的队长铺排,又有散文的灵活自如
苏轼
东坡全集,题西林壁,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
以诗为词,豪放派的先驱
黄庭坚
寄黄几复
江西诗派
文人气息特别浓厚
作者
作品
重点
魏晋
南北朝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操
蒿里行
建安文学
建安风骨:反映社会动乱现实与民生疾苦,又表现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壮志,内容充实感情丰富,时代特色鲜明,风格慷慨悲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曹丕
典论·论文
曹植
铜雀台赋,洛神赋,白马篇,美女篇
绣虎,三曹中数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最大。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作者
地位
重点
左传
左丘明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1.记录春秋时流传下来的着名人物的精彩辞令
2.叙事写人达到很高成就
国语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1.记言为主
2.反应了各国社会政治大轮廓,展示了相关人物的精神面貌。
3.人物刻画生动
战国策
汉·刘向整理成书
国别体史书
1.记言为主
2.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言论的历史散文集
诗歌围绕反清复明主题,内容可歌可泣,格调悲壮苍凉 ,语言简朴古雅,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对清初和晚清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以他为代表的遗民诗人群,体现了清初的时代精神。
名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纳兰性德
金缕曲,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许仲琳
封神演义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
从水浒传中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推演而来,描写了恶霸西门庆横行乡里的劣迹和荒淫污秽的生活,从而暴露明代中叶社会黑暗和腐朽;以现实社会和家庭生活为题材
红楼梦,醒世姻缘传受其影响,
冯梦龙
三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三言均为白话短篇小说集
张岱
石匮书
清代文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余光中说,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边塞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
高适(高常侍)
边塞诗
重在写诗,直抒胸臆
燕歌行,别董大,塞上听笛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战争主题,军旅生活,边塞特异的风情民俗以及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
东方莎士比亚
白朴
梧桐雨,墙头马上
梧桐雨是根据白居易长恨歌改变而成
近代王国维:“白仁甫秋叶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杂剧
西厢记是杂剧代表作,是参照唐代元稹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的;
名句: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贾中明称其为“天下夺魁”;牡丹亭、红楼梦都继承了西厢记中婚恋自由的思想
模仿司马相如赋中相互辩论的结构模式,文风典雅,思辨色彩鲜明
着实确定了京都赋(以歌颂城市的风物建筑,展示城市繁华富丽)的基本格式
汉
古诗十九首
内容主要是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对生命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叹。借景抒情,移情入景,感情真挚动人,具有民歌特点
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其一字千金。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朝代
荀况
1.以孔学为本,综合各家,建立新儒学,近于法家
2.起于《劝学》,终于《尧问》
《韩非子》
韩非
1.说理为主,直击要害,缜密透彻,说服力极强。
2.着名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
秦汉文学
朝代
作者
作品
文体
重点
秦
李斯
谏逐客书
说理文
言辞恳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结构多变,严谨有序,气势雄浑。
文天祥
正气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元好问
摸鱼儿,论诗绝句三十首
纪乱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摸鱼儿)
金代桂冠诗人
元代文学
元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关汉卿
窦娥冤,哭笑存,蝴蝶梦,鲁斋狼
该剧表现下层民众与上层官僚富豪矛盾,主人公具有坚强意志,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悲惨遭遇最后都能通过清关解决,寄托作者美好愿望。
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周邦彦
清真集,兰陵王·柳
格律派
重视词的音乐性
李清照
漱玉词,醉花阴,声声慢,夏日绝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陆游
放翁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钗头凤
把个人与国家,民生紧紧联系在一起,赤心不改
表达爱国情怀,对国家有担当,对生活充满热情
陶渊明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
田园诗
田园诗鼻祖;描写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农务劳作体验为主。
如果说陶诗是写意的山水画的画,那么谢诗就是写实的工笔画。
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谢灵运
登池上楼,过白岸亭,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山水诗
山水诗让自然界的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风尚,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与趣味的产生。
反封建倾向,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曲词优美,清丽典雅,深情缠绵,呼唤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
沈璟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吴江派的领袖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根据陈寿攥写的正史《三国志》,并参考宋代以来说唱文学和民间传说中流行的三国故事,经过作者精心创作而成。《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突触,善于描写战争,结构宏伟壮阔,情节曲折生动,语言简洁明快。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
“龙腾虎跃”的英雄气,对豪杰壮士的缅怀,也有展现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作品(清平乐)
与苏轼并称苏辛
姜夔(白石道人)
暗香,疏影,山园小梅扬州慢
从虚处着笔,遗貌而取神,侧面烘托表达,继承自诗骚而来的比兴寄托传统
宋人张炎概括为兼具“清空骚雅之长”
李商隐
锦瑟,碧城,圣女祠
无题诗
凄美朦胧,以朦胧情思和意境表现出一种“哀乐循环无端”的情感境界,多以悲剧性的爱情相思呈现
政治失意,个人沉沦,年华消逝,国家衰颓
王度
古镜记
唐传奇
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为后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太聊和叙事模式,在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稹
莺莺传
白行简
李娃传
陈鸿
长恨歌传
李朝威
柳毅传
施耐庵
水浒传
英雄传奇,结合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着重刻画英雄人物和描绘传奇般的事迹,故事虚多于实,创作目的是为了宣扬英雄良将的“忠义”精神
吴承恩
西游记
神魔小说,以神佛魔怪的出生修行,飞升斗法作为题材内容,充满幻想,情节离奇。在小说中描写社会百态,反映世俗生活情趣,隐晦曲折批判弊政漏风,寄寓作者拯世济民的人生理想和重建社会秩序的主张。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阮籍
咏怀诗
政治生涯和心理感受
曹魏后期,政治混乱黑暗,书写个人精神苦痛,内心忧愤,不同于建安诗歌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
干宝
搜神记
志怪小说
名篇:干将莫邪,董永,东海孝妇,嫦娥奔月
当时盛行民间巫风,佛教道教。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怪妖魅;唐传奇在此基础上发展
王维
山居幽冥,竹里馆,鸟鸣涧,渭川田家
山水田园诗
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耶溪泛舟
山水诗
作品主要写田园隐逸和山水行旅,孟浩然的诗可用“平淡”二字概括
他的山水诗上承谢灵运,下启王维。
李白(青莲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