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外治方案
一、肾气亏虚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Ⅰ号方(邓老沐足方):
组成: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5g、钩藤10g、夏枯草10g、吴茱萸10g、肉桂1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水温
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
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5cm×0。
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
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
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涌泉、太溪、太冲穴
方药: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1份
方法:清醋调成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
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二、痰瘀互结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Ⅱ号方:
组成:钩藤15g、野菊花10g、稀莶草30g、夏枯草20g、川牛膝20g、赤芍20g、川芎15g、葛根20g、
花椒1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脾、枕、皮质下、肾上腺、耳背沟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5cm×0.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
压、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
10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
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曲池、合谷、气海、丰隆、太溪
方药:生大黄20g、生石决明50g、牛膝50g、冰片5g诸药为末
方法: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
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三、肝火亢盛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Ⅲ号方:
组成: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水温4
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耳神门、耳尖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
5cm×0.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
0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
同时贴、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涌泉、太溪、太冲、曲池、风池、合谷
方药:清肝散:吴茱萸1份,黄连6份
方法:清醋调为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四、阴虚阳亢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Ⅳ号方:
组成:钩藤20g、吴茱萸1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加入食醋100ml,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肝、心、交感、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
5cm×0.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
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
同时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方药:生大黄20g、生石决明50g、牛膝50g、冰片5g诸药为末
方法: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
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