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涂涂层常见的弊病及排除方法

喷涂涂层常见的弊病及排除方法

喷涂涂层常见的弊病及排除方法序号弊病种类产生原因排除方法1流挂1、涂料粘度低,涂层过厚。

2、喷涂距离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

3、喷枪口径太大。

4、喷涂空气压力不均。

5、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搅拌不均。

6、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

1、调配好涂料粘度、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um 。

2、喷涂距离为150-300mm,并控制适当的喷枪移动速度。

3、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口径的喷枪,一般为1.5-2mm。

4、施工中保持稳定的空气压力。

5、施工中涂料要多次充分搅拌均匀。

6、应保证被涂物表面适当的粗糙度,各层之间应仔细打磨。

2渗色1、底层未干即涂面层涂料。

2、有色硝基底上涂聚酯漆。

3、涂料中有有机颜料,耐溶性差,未封闭处理。

1、底层充分干燥后再涂面漆。

2、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配套使用。

3、最好选用无机颜料,或先进行封闭处理,再涂其表面层。

3发白1、施工湿度大,温度高,溶剂挥发快。

2、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

3、施工中油水分离器出现故障,水分带入涂料中。

4、稀料溶解能力不够,使涂料的树脂析出变白。

5、手汗玷污工件。

1、调整施工环境中的温度或湿度,并加入防潮剂或慢干水。

2、注意选用正牌产品涂料。

3、修复油水分离器,避免水分进入涂层。

4、选用配套稀料。

5、戴布手套作业,将手汗玷污处打磨干净。

4起皱1、底面干速不一,外干里不干,即易起皱。

2、涂料粘度过大,涂层过厚。

3、涂料配方有问题。

4、采取不易挥发性稀料。

1、注意使用底层快干,面层干速稍慢的涂料。

2、施工中涂料粘度要适中,且控制好涂层厚度。

3、选用合适涂料。

4、选用配套稀料,防止树脂析出。

5桔皮1、溶剂挥发快,涂料流平不好。

2、涂料自身流平差。

3、喷枪嘴口径大,涂料粘度1、合理选用稀料。

2、调配好涂料粘度。

3、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

4、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中,调整好高。

4、喷涂距离不当,空气压力不足,涂料雾化不好。

5、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平整,影响涂料流平性。

6、涂料或稀料中吸收有水分。

喷涂距离。

5、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

6、剩余涂料或稀料注意密封。

6咬底1、底层与面层不配套,如硝基底漆上涂聚酯面漆。

2、底层未干就涂面层涂料。

3、底漆层过厚。

1、底层与面层涂料注意配套使用。

2、同一类型的面层涂料。

涂料,底层实干后再涂不宜过厚,一次涂层不超过30um。

7针孔1、涂料粘度过高,搅拌时间过长,空气进入涂料中放不出来。

2、被涂工件表面有油污,水分。

3、喷涂空气压力大,口径小,喷涂距离太远。

4、涂层太厚,溶剂挥发困难。

5、施工地温度高,湿度大。

1、涂料粘度调配适当,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2、工件表面处理干净后再施工。

3、调整空气压力,一般为0.6MPa,掌握好喷涂距离。

4、一次涂层不能太厚,为20um左右。

5、适当加防潮剂,慢干水。

8粗糙1、涂料中物质细度不够。

2、被涂表面未清理干净。

3、喷枪口径大,空气压力小,涂料雾化不好。

4、施工环境不清洁,室内灰尘多。

5、过滤网筛孔太大,涂料结皮、碎块混入其中未除。

6、喷涂工具不洁净。

7、喷涂过薄,无流平余地。

8、喷涂距离远,空气压力大,喷枪口径小,涂料到达表面溶剂已挥发,涂层不能流平。

9、涂料过期变质,树脂和颜1、选用细度要求合理的涂料。

2、处理被涂物表面的灰尘、杂质。

3、控制好喷枪距离,喷枪口径也不宜过大。

4、注意环境卫生。

5、过滤涂料要认真、防止杂物落入,面漆滤网选用200目左右。

6、清洗喷涂工具,并注意保养。

7、每涂层应保持能流平效果。

8、按喷涂工艺要求,调整施工工艺的合理参数。

9、注意检查涂料的生产日期,保护自料析出,造成反粗现象。

10、涂料和稀料不配套,溶解力不够。

己的合法权益。

10、按工艺要求选用涂料的配套稀释剂。

9起泡1、被涂物表面有油污、水分。

2、涂料本身耐水性差。

3、木材含水率高,不经干燥处理就施工。

4、稀释剂选用不合理,挥发太快。

5、干燥后放在高温、高湿中太久。

6、涂层过厚,溶剂挥发困难。

1、使被涂物表面保持干爽洁净。

2、选用耐水、耐潮涂料。

3、要求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如北京10%)。

4、添加慢干水,调整挥发速度。

5、避免干燥物的涂层放在高温、高湿的位置。

6、不宜过厚,一次涂层不超过30um。

10失光1、被涂物表面潮湿或有酸、盐、碱等物质。

2、涂料和稀料中混有水分。

3、被涂物表面过于粗糙,对涂料吸收量大,涂层太薄。

4、现场环境湿度大,大于90%,涂层极易发白失光。

5、现场温度太低,干燥太慢,水聚在表层造成失光。

6、空压机中的水分清除不净,混入涂层中产生病变。

1、处理好被涂物表面的杂质。

2、妥善保管好涂料,防止混入水分。

3、注意打磨砂纸的粗细,保证被子涂物表面平整。

4、调整室内温度或停止施工。

5、施工环境温度一般在10°C以上。

6、空压机气体中的水分,保养油水分离器。

11开裂1、面层涂料硬度高,柔韧性差。

2、底涂层过厚,没干透就涂面层。

3、催干剂太多,表层干速太快。

4、涂料不配套,底面层的硬度相差太大。

5、面层涂料耐侯性差。

6、涂料过期,颜料与树脂分1、选用柔韧好,硬度适中的涂料。

2、底涂层实干后,再涂面层涂料。

3、催干剂不宜太多,须使用适量。

4、底层与面层涂料注意应配套。

5、选用耐侯性较好的涂料。

6、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使用时应注意搅拌均匀,。

7、涂层应尽量避免在大气污染的环境层,搅拌不均易裂。

7、环境恶劣,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8、面层涂料固体含量低,成膜结合力差。

中施工。

8、注意涂料中的固体含量,挥发物不宜加入太多。

12起皮1、被涂物表面不干净,且有其他有害物质。

2、底材与涂层之间过于光滑,涂层附着不牢。

3、底层未干即涂面层,面涂层的表面张力大,易引起底涂层脱落。

4、涂层之间使用的涂料不配套(如:硝基底、聚酯面)。

5、腻子刮涂后,表面溶剂或水分未干即涂面层。

6、木材中含水率太高。

7、木材封闭效果不够好,空气湿度大,吸湿太多。

1、被涂物表面处理应彻底。

2、底材表面要有适当的粗糙度。

3、底涂层干透后再涂面层(如硝基漆)。

4、不要选用强溶剂的涂料作面层涂料,注意底面漆配套使用。

5、腻子必须充分干燥,水磨时干燥时间要相应延长。

6、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

7、将木材进行合理封闭处理。

13跑油1、涂料和稀释剂中有水或有油滴落在涂层表面。

2、被涂物表面有油、蜡、皂类、酸、碱等其他杂质。

3、空气压力太大,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

4、涂料的粘度过高或过低。

5、被涂物表面粗糙不均,打磨不完整。

6、环境被严重污染。

1、处理好油水分离器,防止水分混入其中,或避免油,蜡落在涂层表面。

2、清理被涂物表面。

3、调整空气压力,以及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4、调配好涂料的粘度。

5、涂装前检查工件打磨程度是否平整、细致。

6、切断污染源。

14拉丝1、涂料粘度过高,空气压力过大。

2、稀料溶解力差。

3、合成树脂含量过高。

4、涂料与稀释剂不配套。

1、选择合适的涂料粘度,调整喷涂空气的压力。

2、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3、选用树脂含量适中的涂料。

4、与稀释剂应配套使用。

15露底1、涂料中树脂多,颜料含量少,遮盖力下降。

2、涂料搅拌不均,颜料没有搅拌起来。

3、涂料粘度低,涂层太薄。

1、加大颜料量,加强遮盖力,。

2、施工前注意搅拌均匀。

3、调配涂料粘度,涂层要厚薄适当。

4、操作中产生漏涂。

5、底涂层颜色深,面涂层颜色浅。

4、按一定顺序操作,避免漏涂。

5、底层、面层涂料颜色不宜相差太大。

16砂纸纹1、打磨使用的砂纸粒度较粗。

2、涂层干燥不彻底就打磨。

3、手工磨痕太深。

1、打磨注意选用合适的砂纸,砂布。

2、涂层实干再打磨。

3、可增加底漆涂层,磨平整后再涂面层。

17缩孔(发笑)1、涂料本身流平较差。

2、底涂层过于光滑,再涂面涂层,出现该现象。

3、被涂物表面有水、油、各类酸、碱等其他杂质。

4、被涂工件或施工时温度低。

1、可适量添加流平剂。

2、底涂层注意打磨处理后,再涂面涂层。

3、清除被涂物表面的一切杂质。

4、施工时温度不能低于10°C。

18不干(打磨粘砂纸)1、稀料溶解力不够,不能充分溶解油漆,使油漆中树脂(-OH)与固化剂(-NCO)不能充分接触发生化学交联反应.2、固化剂的量不够,有剩余树脂未参加反应。

3、树脂类型与固化剂成分类型不同,不能完全参加交联反应。

4、空气潮湿度太大。

5、温度太低,分子活动量不大,从而影响其干燥。

6、砂纸的砂粒排列结构不合理,以至砂尘进入砂纸中较难脱落,或砂纸型号不恰当。

7、砂磨方法不当。

1、选用溶解力较大的配套稀料。

2、严格要求配比的准确性,尽量避免随意加减油漆或固化剂。

3、选用能充分反应交联的配套固化剂。

4、注意工作房的湿度处理,或增设空气抽湿装置。

5、提高室内温度,或延长干燥时间。

6、选用砂粒排列合理或恰当型号的砂纸。

7、按木材纹理方向顺木纹砂磨。

19起粒1、作业环境较差。

2、固化剂加量太多或搅拌不均。

3、涂料中夹杂着颗粒状的物品,未经过滤即使用。

4、超出涂料有效使用期限,或涂料分散不均。

1、改善环境,避开污染源。

2、按要求配比,充分搅拌均匀。

3、有关容器须清洗好,使用前要选用合适滤网过滤。

4、先检查后使用。

5、工作架、喷台、排尘设备、输送带中国新型涂料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