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系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自动化系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大钦
所在院系10自动化系
报告组12 气动机器人
一实验目的
1 认识了解及熟悉运用“慧鱼”模型中的各种硬件。

2 按照模型拼搭机器人,掌握各个部分的硬件组成原理,理解各
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控制。

3学会软件的应用,理解编程原理
4创新实现自己的思想,用现有零件组成自己的模型,提高创新能力。

5自己编写软件程序并调试成功,真正实现模型的可实现性。

二实验器材
慧鱼气动机器人模型组合包,智能板接口,个人计算机及相关程序,实验使用手册。

三实验内容
1必做部分
(1)气动门机器人
实验模型如图
实验原理
通过电机产生气,通过气的进入和排出,产生两侧压强不等,使得活塞发生移动。

实验功能说明
电机产生气体,带动门开,门挡住小灯泡发出的光,传感器显示0;排出气体,带动门关闭,小灯泡发光,传感器显示1.
(2)传送机器人
实验模型
实验原理
通过电机产生气体,控制两个汽缸中活塞的运动,同时气缸1中带有弹簧,方便它能夹住东西
实验功能说明
电机产生气体,先通入气缸M1中,实现夹住东西,此时通入气缸M2中,M2推动底座的旋转,将物体带到另一端,这时气缸M1中气体排出,将物体放下,这样就实现了物体的传送。

2 选做部分
(3)信号分拣机器人
实验模型
说明:此实验未能实现区别黑白分拣的功能,虽然只差一点点,但调试总出问题。

分析失败的原因:1 小灯泡太亮,导致传感器一直显示1,不能区别
黑暗。

2 各部分之间缺少协调,显示1时却无法充气。

3 程序和模型之间存在不对口的地方。

创新部分
名称起重机(或电梯传送)
思想来源 1 建筑工地上,在建造楼房的时候,通过人工将砖和水泥搬上去,人力物力太大。

用“气动”这一思想可模拟实
现这种自动传输的功能。

2 通过电梯这种升降运输人的思想,也可以用模拟“电梯”
来实现物体传送,以实现这种自动化功能。

实验模型
实验原理
利用电机产生气体控制活塞的移动,活塞移动控制升降和取物,同时活塞还需控制挡光
实验功能说明
1 遮板挡住小灯泡的光,传感器显示0,提醒工人放入物体。

2 气缸控制升降机传送物体到高处。

3 挡板撤离,传感器感受到光,显示1,提醒工人拿走物体。

4 拿走物体后,升降机降落,挡板遮住光,传感器显示0,重新提醒工人放入物体,如此一直循环,实现自动化升降传送物体。

实验程序
说明:虽然程序简单,但一个电机却控制两个到三个气缸,一句代码就控制了两三个气缸的移动。

实际运用
1 可以实现建筑上运输水泥的功能(起重机)
2 实现电梯升降传送物体(电梯传送)
四实验整理
1 拆除所装机器人,整理零件
2 清点零件个数,并标明缺少零件个数,并记录。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收获甚大,尤其是在创新实验部分。

一开始只会“依葫芦画瓢”,照着模型拼装机器人,按现有程序运行,对机器人也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但到了创新部分,就必须从头开始。

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寻求创新思想,边想边搭,然后学会软件的编程,不断地调试修改模型和程序,直至实验的成功。

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让我学到了很多。

美中不足的事时间安排还有些不合理,自己想多创新一个模型时,时间却不多了,在必做部分可以加快速度。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让我收获了很多,达成并超过了实验开始时的设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