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蝇工作计划方案
篇一:20XX年9-11月灭蚊工作计划
20XX年9-11月工作计划
一、防治措施:采取环境治理与化学消杀结合的办法,整治孳生地。
对重点区域进行封闭式消杀,集中治理。
认真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上级灭蚊工作的布置,统一时间部署,结合我队实际,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集中整治,注重整治效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时间安排
为了确保我队灭蚊的开展,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9月灭蚊工作安排表:
2、10月灭蚊工作表:
3、11月灭蚊工作表:
伦教除四害专业队
20XX年9月12日
篇二:灭蚊工作方案
工地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方案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
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
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为加强工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的通告》、《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国庆节前开展全市灭蚊统一行动的通知》和《广州市20XX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建立工地防蚊灭蚊工作体系,广泛发动工地人员,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大力清除蚊媒传播,预防登革热发生和传播。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灭蚊知识的认知度,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防控登革热病的意识。
(二)发动施工人员做好宿舍、厕所、办公室、工地清
除积水工作。
清除积水是降低蚊虫密度、预防登革热病传播的关键。
广泛发动施工人员清理宿舍、水池、沟渠等各类小型积水和生活垃圾,从源头上清除蚊虫的孳生地。
(三)工地每周对施工范围内各种有可能孳生白纹伊蚊的容器积水或小型积水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处理。
将每周检查和控制情况填于《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周记》。
三、工作标准
具体灭蚊行动,参照《广州市20XX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执行。
四、检查工作时间
每周检查一次,并将检查与控制的情况填于《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周记》。
五、防蚊灭蚊人员组织架构
六、工作方式
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如墙报、传单)等民工容易接受、明白易懂的方式开展灭蚊知识的宣传,做到家人人皆知,使施工人员懂得登革热的防制知识,自觉参与防制登革热行动,做到人人动手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消灭成蚊。
做好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在疫情发生时要组织力量到现场指导灭蚊工作。
室内采用蚊香烟熏灭蚊,室外采用药品喷雾灭蚊,力争做到无卫生死角,杜绝蚊虫滋生源。
坚持以环境整治为主的方针,发动群众开展以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消灭病媒孳生
场所。
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病媒生物的侵袭,切断疾病的传播环节。
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及时填埋、清除积水,清理卫生死角,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七、灭蚊工作措施
1、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场所和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不乱倒乱丢垃圾。
2、定点、定人、定时对孳生场所进行药物喷洒消灭。
3、完善防蚊设施,垃圾箱有盖有门,密封存放垃圾,厕所定人打扫,定时喷洒药水。
4、尽快清除积水,填平低洼地,需要时可使用杀幼虫剂。
5、经常巡视,确保没有积水,有的话要清除积水。
6、清理丢弃的空罐等积水容器。
7、给贮水容器加盖。
8、将建筑用竹棚顶端穿孔或填塞幼沙。
9、及时将积水抽入渠道。
10、妥善处理垃圾。
11、把可储水的容器盖好或倒转摆放,以防积水。
12、把树洞、竹洞及不平的地面以沙、泥或英泥填平。
13、清除水渠内的垃圾及落叶,以防淤塞。
14、把车胎包好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花盆底及花瓶里的水应最少每星期清倒或更换一次。
八、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1、卫生包干区要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确保卫生全面
达标; 2、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清除卫生死角,办公场所卫生要达到要求;
3、不准乱倒垃圾,乱扔烟头和杂物。
大小便要及时冲洗,保持厕所卫生整洁;
4、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裸露的场地和集中的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5、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做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6、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
7、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并且必须采用响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
8、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9、办公室内作到天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摆放整齐,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外运。
10、施工人员宿舍铺上、铺下做到整洁有序,室内和宿舍四周保持干净,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外运,发现不符合此条要求,处罚当天卫生值班员。
11、食堂炊具经常洗刷,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食物保管无腐烂变质,炊事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
12、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塔吊或提升栏运下,严禁高空抛撒。
13、施工现场的厕所,做到有顶,门窗齐全并有纱窗,做到天天打扫,每周打药一、二次,消灭蝇蛆蚊虫,便坑加盖。
14、施工现场为了防止蚊蝇孽生,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定期打药、及时清理。
篇三:灭蚊工作方案
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卫生院
加强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广泛流行。
1978年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区发生流行,近十年来疫情在广东、海南省迅速蔓延,波及广西。
今年以来,我国邻近的部分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公布的登革热相关信息,截至6月3日,马来西亚的登革热病例数是33456例,菲律宾是21690例,新加坡是6024例。
我省对外交流频繁,与东南亚等地区人员交往密切,目前,我省在广州、珠海、佛山、江门和东莞等地已发现了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目前我省登革热处于高发季节,截止20XX年9月11日零时,全省共报告2175例登革热病例,广州已出现多区域持续多发病状
态,佛山、中山、江门等出现点状聚集性病例疫情。
当前我省各地正积极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防控成效已有呈现,如广州市南沙区疫情已有明显趋缓,越秀区近期加大防控力度,防控效果初步呈现,蚊媒密度明显下降,登革热病例数减少。
但上述的一些其他地区蚊媒密度仍处高、中风险,登革热有区域性扩散的风险。
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镇、村、户三级除害工作体系,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大力清除蚊媒传播,预防登革热发生和传
播。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灭蚊知识的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控登革热病的意识。
(二)发动群众做好家庭清除积水工作。
清除积水是降低蚊虫密度、预防登革热病传播的关键。
广泛发动群众清理自家屋前、屋后、沟渠等各类小型积水,从源头上清除蚊
虫的孳生地。
(三)在人口密集的菜市场、学校、卫生院等重点环境,开展定期抽查,不断推进我镇灭蚊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方式
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如墙报、传单)等群众容易接受、明白易懂的方式开展灭蚊知识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群众懂得登革热的防制知识,自觉参与防制登革热行动,做到人人动手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消灭成蚊。
做好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在疫情发生时要组织力量到现场指导灭蚊工作。
配合县政府、卫计局、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做好灭蚊,防控疫情的工作。
做好本卫生院及周边环境的灭蚊工作,室内采用蚊香烟熏灭蚊,室外采用药品喷雾灭蚊,力争做到无卫生死角,杜绝蚊虫滋生源。
全县统一灭蚊时间安排:9月12日、9月20日、10月6日、10月26日、11月7日、11月21日,办公场所采用烟熏灭蚊:17:00-17:30,居民住户灭蚊时间:19:30-20:30。
必背镇卫生院
二○一四年九月十三日。